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320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包含放卷组件、涂覆组件、热压组件、冷却组件、裁切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放卷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其结构相同,所述放卷组件包括有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所述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分别用于同时对离型纸卷与碳纤维纱卷进行放卷,两组所述放卷组件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用于限制离型纸卷与碳纤维纱卷始终处于放卷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涂覆组件设置于离型纸放卷组件的一侧,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离型纸经过涂覆组件,所述涂覆组件用于在离型纸上涂覆环氧树脂,所述涂覆组件包括有若干组活塞缸,本发明专利技术,便捷高效地实现了自动加工功能。便捷高效地实现了自动加工功能。便捷高效地实现了自动加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生产的
,名称是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在经过高压高温技术将环氧树脂复合在碳纤维上。由碳纤维纱、环氧树脂、离型纸等材料,经过涂膜、热压和冷却等工艺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也称为碳纤维预浸料,又名碳纤维预浸布。
[0003]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123055774.9中,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浸布高精度进料机构”,针对现有的环氧树脂在进料时不能够根据需求调整进料速度和排料方式以及碳纤维预浸布压合的距离不能够根据厚度进行调整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其中涂覆机构包括储料罐、进料管、流量调节阀、排料斗和螺纹块,所述进料管位于储料罐的顶端,且所述流量调节阀位于进料管的圆周侧壁,所述储料罐的底端与螺纹块相连接,所述螺纹块与排料斗相匹配,且所述排料斗呈扁平状。此专利技术创造能够根据材料的需求,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环氧树脂的导入速度,然后通过材料的需求可以更换排料斗的排料方式,通过扁平的排料斗能够均匀的将环氧树脂均匀的涂覆在离型纸上。
[0004]此技术方案通过工作人员对流量调节阀的手动调节,从而实现控制环氧树脂的下料速度,实现均匀涂覆的效果,但是通过手动对流量调节阀的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影响生产效率,不能自动控制环氧树脂涂覆的速度,且加工设备不能根据不同的碳纤维纱的宽度进行调节,通用性较差。
[0005]故,有必要提供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可以达到自动加工的作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包含放卷组件、涂覆组件、热压组件、冷却组件、裁切组件和传送组件;其中,所述放卷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其结构相同,所述放卷组件包括有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所述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分别用于同时对离型纸卷与碳纤维纱卷进行放卷,两组所述放卷组件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用于限制离型纸卷与碳纤维纱卷始终处于放卷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涂覆组件设置于离型纸放卷组件的一侧,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离型纸经过涂覆组件,所述涂覆组件用于在离型纸上涂覆环氧树脂,所述涂覆组件包括有若干组活塞缸,所述涂覆组件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传送组件相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在传送的同时驱动活塞缸挤出环氧树脂进行涂覆;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设置于涂覆组件的工序之后,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放出
碳纤维纱至传送组件内且压合在涂覆的离型纸上;所述热压组件用于将碳纤维纱热压在离型纸上,所述热压组件包括有铜辊与传送辊,所述铜辊的上侧设置有热风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热压组件的工序之后,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热压后的碳纤维材料进行降温冷却,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散热桨叶;所述裁切组件设置于冷却组件的工序之后,所述裁切组件用于对冷却后的碳纤维材料进行裁切,所述裁切组件通过半交叉带传动机构与散热桨叶相连接,所述裁切组件进行裁切的同时驱动散热桨叶转动对碳纤维材料进行散热。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内侧设置有四对传输辊,所述传输辊按工序前后依次分为传输辊一、传输辊二、传输辊三和传输辊四,所述传输辊二的外端贯穿于传输通道的侧壁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辊二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上端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中心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支撑柱与传输通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于活塞缸的一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活塞缸的内侧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的一端滑动配合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的一端设置有涂覆盒,所述涂覆盒内部与活塞缸内部相通,所述涂覆盒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单向扁嘴头。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缸的上端管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管道连接有储料箱,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料箱的两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与蜗轮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与蜗轮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内侧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传输通道的一侧。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组件包括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与离型纸卷和碳纤维纱卷间隙配合,所述防护罩的一端铰链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放置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固定盖板相互焊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圆片,所述固定圆片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圆片,所述固定圆片与转动圆片均套接在放置杆外侧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活动盖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套,所述圆环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所述圆环套的内侧滑动配合有若干组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拉杆贯穿于固定圆板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圆环,所述旋转圆环套接在放置杆的外侧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活动盖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旋转圆环的直径,所述旋转圆环的一侧焊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固定圆板相互焊接,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设置于传输通道的头端,所述传输辊一用于将离型纸放卷组件中的离型纸拉出并传输,所述传输辊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设置于热风组件的上端,所述传输辊二用于将碳纤维纱放卷组件中的碳纤维纱拉出并与涂覆后的离型纸压合在一起,所述铜辊的上侧设置有上U型壳,所述上U型壳上开设有若干组通气孔,所述上U型壳贯穿于传输通道且
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辊的下侧设置有下U型壳,所述下U型壳贯穿于传输通道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上U型壳与下U型壳相反设置,所述热风组件固定在上U型壳的上端,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吹出热风进入上U型壳内。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通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散热桨叶固定连接,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散热槽。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辊三用于将冷却好的碳纤维材料传输进入裁切组件中,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有裁切刀,所述裁切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刀柄,所述刀柄贯穿于传输通道的上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刀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摇柄,所述摇柄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圆盘件,所述摇柄设置在圆盘件侧面且远离其圆心处,所述圆盘件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下侧设置有两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与传输通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裁切刀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包含放卷组件(2)、涂覆组件(1)、热压组件(3)、冷却组件(4)、裁切组件(5)和传送组件;其中,所述放卷组件(2)设置有两组且其结构相同,所述放卷组件(2)包括有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所述离型纸放卷组件与碳纤维纱放卷组件分别用于同时对离型纸卷(201)与碳纤维纱卷(202)进行放卷,两组所述放卷组件(2)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用于限制离型纸卷(201)与碳纤维纱卷(202)始终处于放卷组件(2)的中间位置;所述涂覆组件(1)设置于离型纸放卷组件的一侧,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离型纸经过涂覆组件(1),所述涂覆组件(1)用于在离型纸上涂覆环氧树脂,所述涂覆组件(1)包括有若干组活塞缸(101),所述涂覆组件(1)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传送组件相连接,所述传送组件在传送的同时驱动活塞缸(101)挤出环氧树脂进行涂覆;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设置于涂覆组件(1)的工序之后,所述碳纤维纱放卷组件放出碳纤维纱至传送组件内且压合在涂覆的离型纸上;所述热压组件(3)用于将碳纤维纱热压在离型纸上,所述热压组件(3)包括有铜辊(301)与传送辊(302),所述铜辊(301)的上侧设置有热风组件(303);所述冷却组件(4)设置于热压组件(3)的工序之后,所述冷却组件(4)用于对热压后的碳纤维材料进行降温冷却,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有散热桨叶(401);所述裁切组件(5)设置于冷却组件(4)的工序之后,所述裁切组件(5)用于对冷却后的碳纤维材料进行裁切,所述裁切组件(5)通过半交叉带传动机构与散热桨叶(401)相连接,所述裁切组件(5)进行裁切的同时驱动散热桨叶(401)转动对碳纤维材料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有传输通道(6),所述传输通道(6)的内侧设置有四对传输辊(601),所述传输辊(601)按工序前后依次分为传输辊一、传输辊二、传输辊三和传输辊四,所述传输辊二的外端贯穿于传输通道(6)的侧壁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辊二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08),所述蜗杆(108)的上端啮合连接有蜗轮(109),所述蜗轮(109)的中心设置有螺纹杆(110),所述螺纹杆(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113),所述支撑柱(113)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支撑柱(113)与传输通道(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1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11),所述移动板(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活塞杆(107),所述活塞杆(107)贯穿于活塞缸(101)的一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106),所述活塞板(106)与活塞缸(101)的内侧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111)的一端滑动配合有导向杆(112),所述导向杆(112)与支撑柱(11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101)的一端设置有涂覆盒(103),所述涂覆盒(103)内部与活塞缸(101)内部相通,所述涂覆盒(103)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单向扁嘴头(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101)的上端管道连接有输送管(102),所述输送管(102)的上端管道连接有储料箱(104),所述输送管(102)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料箱(104)的两端与支撑柱(11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0)与蜗轮(109)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110)上固定连接有挡片(114),所述挡片(114)与蜗轮(109)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蜗轮(109)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环(115),所述锁紧环
(115)的内侧与螺纹杆(11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1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6),所述电机(116)固定在传输通道(6)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组件(2)包括有防护罩(215),所述防护罩(2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板(203),所述固定盖板(203)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放置杆(204),所述放置杆(204)与离型纸卷(201)和碳纤维纱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