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31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包括:固定端子和接线端子,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一侧镶嵌有金属套壳,所述金属套壳内设置有接线柱,所述金属套壳两侧的固定块上均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固定块内并贯穿限位插槽;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握柄,所述握柄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金属套壳的金属插接壳,所述金属插接壳内设置有与接线柱套接的接线套管。该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具有限位功能,确保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控制与传递的稳定性。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控制与传递的稳定性。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控制与传递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大变革,传统汽车主要以化石能源(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作为动力来源,并以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带动整车的运转。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主要来自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为整车提供动力来源;而电机、电控则作为整车的驱动控制系统。
[0003]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中,电池用于为电机与整车动力控制元件(即控制器)提供电能,动力控制元件则控制电机运转,驱动新能源汽车行驶,而到动力控制元件与电池以及电机之间需要采用线束以及线束端部的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其中连接器分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活动端与线束连接,固定端固定在电机、动力控制元件或电机上,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插接实现控制电路的连通,具有重复拔插功能,以便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然而,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仅依靠单一插接的方式实现控制电路连接,容易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松动,影响汽车的动力控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包括:
[0006]固定端子和接线端子,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一侧镶嵌有金属套壳,所述金属套壳内设置有接线柱,所述金属套壳两侧的固定块上均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固定块内并贯穿限位插槽;
[0007]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握柄,所述握柄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金属套壳的金属插接壳,所述金属插接壳内设置有与接线柱套接的接线套管,所述金属插接壳两侧的握柄上设置有能够插入限位插槽的限位插条,所述限位插条上开设有供定位销穿过的定位槽。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插槽上方和下方的固定块内镶嵌有第一金属片,所述定位销贯穿第一金属片,且所述第一金属片与金属套壳为一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压片的两端设置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固定在压片两端的耳片,所述耳片下表面竖直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竖杆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第一金属片上,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挡板之间的竖杆上套设有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设置有耳块,所述耳块与固定块为一体结构,且所述耳块上穿设有固定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耳块内镶嵌有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与金属套壳为一体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接线柱外套设有能够容接线套管插入的限位套,所述压片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
[0014]通过将固定块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元件上,接线柱与动力控制元件内部电路连通,将握柄与新能源汽车动力(即电池)输出线路连接,其中接线套管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输出线路电性连接,只需将金属插接壳插入金属套壳内,对应的接线套管与接线柱套接,便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元件与动力源之间的控制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利用固定块内镶嵌的金属套壳、第一金属片以及第二金属片,提高了固定端子整体结构的牢固性,确保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控制能够正常运作。
[0015]通过限位插槽与限位插条的插接配合,能够对接线柱与接线套管的插接限位,且在接线套管与接线柱插接后,弹簧弹力推动挡板带动耳片和压片下压,使定位销穿过插入限位插槽内限位插条上的定位槽,便可实现握柄与固定块之间的相对限位,确保接线套管与接线柱插接的稳定性,尽量避免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接线套管与接线柱松动影响动力控制与传递的问题。该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具有限位功能,确保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控制与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固定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固定端子;2、接线端子;3、固定块;4、耳块;5、固定螺栓;6、金属套壳;7、接线柱;8、限位套;9、限位插槽;10、第一金属片;11、压片;12、把手;13、耳片;14、第二金属片;15、弹性限位件;16、固定板;17、竖杆;18、挡板;19、弹簧;20、定位销;21、握柄;22、金属插接壳;23、限位插条;24、定位槽;25、接线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元件与电机或电池之间的快速连接,该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包括:固定端子1和接线端子2,固定端子1包括固定块3,固定块3内部一侧镶嵌有金属套壳6,金属套壳6内设置有接线柱7,接线端子2包括握柄21,握柄2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金属套壳6的金属插接壳22,金属插接壳22内设置有与接线柱7套接的接线套管25,其中,固定块3的两端均设置有耳块4,耳块4与固定块3为一
体结构,且耳块4上穿设有固定螺栓5,固定块3通过固定螺栓5能够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元件上,接线柱7用于与动力控制元件内部电路连通,握柄21与新能源汽车动力(即电池)输出线路连接,其中接线套管25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输出线路电性连接,当握柄21插入金属插接壳22后,接线套管25与接线柱7套接,便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元件与动力源之间的控制连接。
[002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了防止固定端子1和接线端子2松动,金属套壳6两侧的固定块3上均开设有限位插槽9,固定块3上表面设置有压片11,压片11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2,压片11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销20,定位销20插入固定块3内并贯穿限位插槽9,金属插接壳22两侧的握柄21上设置有能够插入限位插槽9的限位插条23,限位插条23上开设有供定位销20穿过的定位槽24,在接线套管25与接线柱7套接的同时,限位插条23插入限位插槽9内,定位销20穿过定位槽24,便可实现对握柄21与固定块3的限位,尽量避免固定端子1和接线端子2松动的问题。
[0024]如图1、图2所示,为了提高该连接器的结构稳固性,限位插槽9上方和下方的固定块3内镶嵌有第一金属片10,定位销20贯穿第一金属片10,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子(1)和接线端子(2),所述固定端子(1)包括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部一侧镶嵌有金属套壳(6),所述金属套壳(6)内设置有接线柱(7),所述金属套壳(6)两侧的固定块(3)上均开设有限位插槽(9),所述固定块(3)上表面设置有压片(11),所述压片(11)下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销(20),所述定位销(20)插入固定块(3)内并贯穿限位插槽(9);所述接线端子(2)包括握柄(21),所述握柄(2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金属套壳(6)的金属插接壳(22),所述金属插接壳(22)内设置有与接线柱(7)套接的接线套管(25),所述金属插接壳(22)两侧的握柄(21)上设置有能够插入限位插槽(9)的限位插条(23),所述限位插条(23)上开设有供定位销(20)穿过的定位槽(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槽(9)上方和下方的固定块(3)内镶嵌有第一金属片(10),所述定位销(20)贯穿第一金属片(10),且所述第一金属片(10)与金属套壳(6)为一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南汇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