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适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08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多点适配结构,其包括沿轴向插合的固定端和浮动端,浮动端的框架上设有多个能够进行径向和轴向浮动的插头,固定端的安装面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插头适配插合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用于接收插座输入信号的输入插头和用于向插座输出信号的输出插头;所述浮动端具有若干组通过功能模块连接的输入插头和输出插头,并由上述通过功能模块连接的输入插头和输出插头将固定端输入的信号通过分路、波分、放大或衰减等信号处理或信号重新排布后重新输送至固定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连接器和功能模块集成在浮动端,从而将信号处理和传输链路重新排布,实现浮动端和固定端若干连接器的一次性插拔,不仅简化了结构,压缩了链路占用空间,降低了使用和装配难度,而且提高了使用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点适配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点适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电信号在通过连接器和功能模块器件进行信号处理或信号重新排布和连接时,多采用功能模块处理单元和光缆组件或电缆组件互联的形式,由此使得该链路长度过长,且在需要通过不同连接器和功能模块处理单元处理分配的信号路数较多且交错关系复杂时,存在如下问题:
[0003](1)每个连接器都需要分别对接,而连接器的对接形式大多为螺纹或卡口形式,对接过程耗时耗力;
[0004](2)装配关系复杂,容易出错;
[0005](3)连接器尾部附件以及线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装备体积增大;
[0006](4)线缆固定方式需合理,否则将导致装备可靠性大大降低。
[0007](5)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点适配结构,使其能够实现信号处理和输送,并实现多组连接器的在不同位置的同时插拔。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适配结构,其包括沿轴向插合的固定端和浮动端,其特征在于:浮动端的框架上设有多个能够进行径向和轴向浮动的插头,固定端的安装面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插头适配插合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用于接收插座输入信号的输入插头和用于向插座输出信号的输出插头;所述浮动端具有若干组通过实现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连接的输入插头和输出插头,并由上述通过功能模块连接的输入插头和输出插头将固定端输入的信号经信号处理或排布后重新输送至固定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浮动端框架的封闭腔体内,且该封闭腔体内还设有用于与功能模块以及输入插头和输出插头尾部连接的线缆内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导体为光纤、光柔性板、导电线芯或电刚柔结合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的安装面板和浮动端的框架通过导销和销孔的配合实现一级插合引导,所述插头和插座上还设有用于实现插合二级引导的导销和销孔。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多点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端的框架包括外框和固定在该外框中的内框,所述内框各个边内侧形成有多个用于实现插头安装定位的分支,且该内框的各个边以及分支为互相连通的中空结构,实现插头之间连接的线缆内导体以及功能模块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梅陈慧静陈原王海涛李治清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