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037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标本涂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下壳体上端竖向贯穿开设有矩形孔,所述下壳体开设矩形孔内壁口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条,所述上壳体内部为空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进行涂片和夹片等处理,避免了一些较明显的灰尘之内落入标本中,而且可以通过两个载玻片将液体标本更加均匀的铺在载玻片上,提高了涂片的检验效果,通过两个长管吸盘的设计,使得上载玻片可以稳稳吸附住,再通过压杆向下压动,带动上载玻片向下压去,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


[0001]本技术涉及标本涂片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

技术介绍

[0002]涂片是检测血液中或者组织中的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体的一种检查方法,涂片检查中未检出绝对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数量及所在部位应该正常,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悬液并涂成直径约1厘米的薄层;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检验涂片器,公开号:CN207866593U,添加了冲洗管、软管、对接头、凹槽以及弧形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检验涂片器缺少辅助冲洗功能,造成套筒内部难以清洗,清洗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涂片时菌种相互掺杂,影响涂片检查结果的问题,实现了辅助冲洗套筒的目的,降低了套筒清洗的难度,提高了涂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0004]临床上在制作检验涂片时,大多是将样本滴在载玻片上,一手固定载玻片,另一手持空白载玻片并将前端抵在样本滴加处向前方推送涂抹开样本,这样样本涂抹很不均匀,且容易四处乱溅而引发交叉感染,样本组织细胞破坏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下壳体上端竖向贯穿开设有矩形孔,所述下壳体开设矩形孔内壁口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条,所述上壳体内部为空心,所述上壳体下端四角处均竖向开设有圆形槽,四个所述滑动柱均竖向滑动安装在上壳体开设的圆形槽内,所述上壳体前端贯穿开设有滴液孔,所述上壳体开设的滴液孔内壁中间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上壳体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面和上壳体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柱和上壳体开设的矩形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上端两侧均竖向穿插固定安装有长管吸盘。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两个长管吸盘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杆和两个长管吸盘均穿插滑动安装矩形板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进行涂片和夹片等处理,避免了一些较明显的灰尘之内落入标本中,而且可以通过两个载玻片将液体标本更加均匀的铺在载玻片上,提高了涂片的检验效果,而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避免了液体标本四处乱溅而引发交叉感染,液体标本组织细胞破坏较严重。
[0014]2、该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通过两个长管吸盘的设计,使得上载玻片可以稳稳吸附住,再通过压杆向下压动,带动上载玻片向下压去,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1、上壳体;12、圆形槽;13、滴液孔;14、挡板;21、压板;22、长管吸盘;23、压杆;24、矩形板;25、矩形滑槽;26、支撑柱;27、滑块;31、下壳体;32、滑动柱;33、矩形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包括下壳体31和上壳体11,下壳体31上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柱32,下壳体31上端竖向贯穿开设有矩形孔,下壳体31开设矩形孔内壁口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条33,在使用该液体标本涂片器时,先将上壳体11从下壳体31上向上移动,漏出两个矩形条33,在将载玻片放入下壳体31上端两个矩形条33上,此时松开上壳体11,上壳体11下端便会与下壳体31贴合,此时通过将上壳体11开设的滑动槽内的挡板14向上移动漏出滴液孔13,再从滴液孔13内向载玻片上滴入液体标本,在滴入完成后,将另一个载玻片放入两个长管吸盘22下端,通过吸气泵穿过两个长管吸盘22上端使得长管吸盘22下端将载玻片吸住,在向下按压压杆23,使得压杆23带动压板21下移,而载玻片通过两个长管吸盘22也会下移,与下端的载玻片贴合,在贴合时吗,会将液体样本挤压到覆盖整个载玻片,在下壳体31下端放置一个摆盘,多余的液体便会流入到摆盘上,上壳体11内部为空心,上壳体11下端四角处均竖向开设有圆形槽12,四个滑动柱32均竖向滑动安装在上壳体11开设的圆形槽12内,上壳体11前端贯穿开设有滴液孔13,上壳体11开设的滴液孔13内壁中间开设有滑动槽,上壳体11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14,上壳体11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6,两个支撑柱26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板24。两个支撑柱26相对面和上壳体1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25,两个支撑柱26和上
壳体11开设的矩形滑槽25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27。两个滑块27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板21,压板21上端两侧均竖向穿插固定安装有长管吸盘22。压板21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压杆23,压杆23位于两个长管吸盘22之间。压杆23和两个长管吸盘22均穿插滑动安装矩形板24上,该装置通过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31之间进行涂片和夹片等处理,避免了一些较明显的灰尘之内落入标本中,而且可以通过两个载玻片将液体标本更加均匀的铺在载玻片上,提高了涂片的检验效果,而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避免了液体标本四处乱溅而引发交叉感染,液体标本组织细胞破坏较严重。同时该装置通过两个长管吸盘22的设计,使得上载玻片可以稳稳吸附住,再通过压杆23向下压动,带动上载玻片向下压去,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23]使用说明:在使用该液体标本涂片器时,先将上壳体11从下壳体31上向上移动,漏出两个矩形条33,在将载玻片放入下壳体31上端两个矩形条33上,此时松开上壳体11,上壳体11下端便会与下壳体31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包括下壳体(31)和上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1)上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柱(32),所述下壳体(31)上端竖向贯穿开设有矩形孔,所述下壳体(31)开设矩形孔内壁口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条(33),所述上壳体(11)内部为空心,所述上壳体(11)下端四角处均竖向开设有圆形槽(12),四个所述滑动柱(32)均竖向滑动安装在上壳体(11)开设的圆形槽(12)内,所述上壳体(11)前端贯穿开设有滴液孔(13),所述上壳体(11)开设的滴液孔(13)内壁中间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上壳体(11)开设的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临床检验用的液体标本涂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6),两个所述支撑柱(26)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