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01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包括:配料装置、输送装置、物料提升装置、搅拌装置、输送泵和储料罐;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螺旋叶片、轴承、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电机固定布置在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螺旋叶片的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口布置在壳体侧面,所述第二进料口布置在壳体顶端,所述出料口布置在壳体底端;所述配料装置的出口端布置在输送装置水平端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斜置并延展至物料提升装置的入口内,所述物料提升装置的出口端与搅拌装置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装置的第二进料口通过管路与输送泵的一端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另一端与储料罐的出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搅拌装置采用螺旋叶片,其搅拌效率高、成品料质量好;采用防爆加热棒用于内部加热,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与成品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路面养护材料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以表面平整,行车舒适,有很好的减振性,噪音小,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等优点占有主导地位。在使用过程中,路面在各种自然因素(如氧、紫外线、温度、水等)和人为因素(如施工,重载等)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路用性能降低,甚至出现坑洞、坑槽等结构性病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及时消除病害,不仅会影响路基的寿命,而且会导致路面行车质量严重下滑,造成交通事故率增高,从而带来社会负面影响。
[0003]目前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坑洞、坑槽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混合料进行修补。采用这几种方式修补存在受季节、施工条件等限制,不仅施工成本高、施工压实工艺难度大、施工需要加热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修补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往往修补后不到3个月就再次破损。
[0004]冷补沥青混合料是国内新兴的一种路面坑槽修补材料,不受天气条件限制,随用随补,适宜于在热沥青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如冬季、雨天或紧急任务、道路抢修中使用。常温沥青速铺料作为冷补沥青混合料中的典型代表,以其优异的粘附力、成型强度、耐水损坏性,特别是其使用寿命超过1年,综合性能与普通热沥青混合料相当而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0005]然而,在常温沥青铺料生产过程中受生产设备的限制,通常利用简易的强制搅拌机进行生产加工,特别是在投加沥青胶结料环节缺乏有效控制,导致质量波动较大,生产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旨在实现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与成品率。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包括:
[0009]配料装置、输送装置、物料提升装置、搅拌装置、输送泵和储料罐;
[0010]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电机、搅拌轴、轴承、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电机固定布置在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螺旋叶片的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口布置在壳体侧面,所述第二进料口布置在壳体顶端,所述出料口布置在壳体底端;
[0011]所述配料装置的出口端布置在输送装置水平端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斜置并延展至物料提升装置的入口内,所述物料提升装置的出口端与搅拌装置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装置的第二进料口通过管路与输送泵的一端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另一端与储
料罐的出口端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叶片包括:螺旋轴和叶片结构,所述螺旋轴和叶片结构拼接固定,所述螺旋轴上还开设有轴孔与定位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还固定布置有防爆加热棒。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底端还固定布置有支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还固定布置有除尘装置。
[0016]本技术的优点:
[0017]本技术提供的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搅拌装置采用螺旋叶片,其搅拌效率高、成品料质量好;采用防爆加热棒用于内部加热,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与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外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

配料装置,200

输送装置,300

物料提升装置,400

搅拌装置,401

壳体,402

第一进料口,403

电机,404

螺旋叶片,4041

螺旋轴,4042

叶片结构,4043

轴孔,4044

定位孔,405

第二进料口,406

轴承,407

出料口,408

支架,409

防爆加热棒,410

除尘装置,500

管路,600

输送泵,700

储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按照常温沥青配方定量配送物料的配料装置100,用于运输物料的输送装置200,用于提升物料的物料提升装置300,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400,用于定量输送沥青的输送泵600,以及用于存储沥青的储料罐700;搅拌装置400包括:壳体401、电机403、螺旋叶片404、轴承406、第一进料口402、第二进料口411和出料口407,电机403固定布置在壳体401内部的顶端,螺旋叶片404的一端与电机403的转轴固定连接,螺旋叶片404的另一端与轴承406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406的外圈与壳体40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进料口402布置在壳体401侧面用于加入辅料,第二进料口411布置在壳体401顶端用于喷射沥青,出料口407布置在壳体401底端用于输出成品料,电机403带动螺旋叶片404可以使第一进料口402加入的辅料与第二进料口411加入的沥青按照配比进行搅拌,螺旋叶片404的搅拌效率高、成品料质量好;
[0023]配料装置100的出口端布置在输送装置200水平端的上方,用于运输配好的辅料;输送装置200的末端斜置并延展至物料提升装置300的入口内,用于提升辅料至进料口;物料提升装置300的出口端与搅拌装置400的第一进料口402连通用于将辅料添加至搅拌装置400,搅拌装置400的第二进料口411通过管路500与输送泵600的一端连通用于将沥青泵送至第二进料口411进行喷射,输送泵600的另一端与储料罐700的出口端连通。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螺旋叶片404包括:螺旋轴4041和叶片结构4042,螺旋轴4041和叶片结构4042拼接固定,螺旋轴4041上还开设有用于接入电机403转轴的轴孔
4043,以及电机403转轴进行定位的定位孔4044。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壳体401内侧壁上还固定布置有防爆加热棒409,防爆加热棒409用于内部加热,提升搅拌效率与成品率。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装置、输送装置、物料提升装置、搅拌装置、输送泵和储料罐;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螺旋叶片、轴承、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电机固定布置在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螺旋叶片的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口布置在壳体侧面,所述第二进料口布置在壳体顶端,所述出料口布置在壳体底端;所述配料装置的出口端布置在输送装置水平端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斜置并延展至物料提升装置的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清李九苏邓宗萍戴聆春杨雄覃春秀徐国栋潘昊宇龚文剑熊奎元胡松山罗婷倚覃春丽张一铭侯文斌刘玉梅梁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