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292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在现场监测时,利用电导率仪器量测的土体电导率值除以含水率值,将比值与污染程度判别表中不同污染情况下的斜率值进行比对,找到比值所在的区间,即可简便、快速的判断土体污染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导率法应用于现场监测时,首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金属污染源,通过对土体电导率进行修正,得到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的比值,将该值与与污染程度判别表的比对,实现对土体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预判。对目标物含量进行实时在线跟踪测定。原位监测可以实现快速、非破坏、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项目是对土壤、作物有害的重金属如镉、汞、铬,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砷、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及残留的有机农药等进行监测。
[0003]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该法操作简便、迅速、费用低,但选择性较差,样品前处理繁琐、灵敏度低,仅适用于样品中常量组分的分析。
[0004]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项目是对土壤、作物有害的重金属的监测,公开的《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技术探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环境监测中心,黑龙江 杜蒙 ),土壤经氢氟酸—硝酸消煮后,消煮液中的镉离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但是这种测定污染物的办法,试验需要多次,本身灵敏度低。这种监测方法具有不能实时监测以及监测地区范围狭小等异位监测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实现快速、非破坏、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在现场监测时,利用电导率仪器量测的土体电导率值除以含水率值,将比值与污染程度判别表中不同污染情况下的斜率值进行比对,找到比值所在的区间,即可简便、快速的判断土体污染程度。
[0007]具体步骤:S1、首先配置好各种金属离子不同污染程度的土样,采用ERT测量电极分别对电导率值进行测量;S2、将测得的电导率值进行修正,采用的办法为减去其初始电导率值,初始电导率值为100

150ms/m,将结果除以含水率得到斜率值,即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结果曲线;S3、通过结果曲线可看出,当含水率较低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较小,判别效果较差;而随着含水率增大直至饱和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随之增大并存在明显差异,判别效果优于低含水率的情况;S4、斜率值,再与判别表进行比较,得到不同深度的污染程度表。
[0008]进一步的,采用沿试验区中心线按0.25m等间距的布设多根ERT测量电极,开机扫描试验区域的初始视电阻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ERT 监测强电解质溶液入渗过程的土壤视电阻率变化用于土壤优先流识别。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强电解质溶液采用NaCl 溶液。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用蒸馏水浸提土壤中的氯离子,然后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浸提液中的氯离子,由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量,求得土壤中氯离子的含量。
[0012]在试验箱中,沿自下而上于四个面依次在距顶端 15 cm、30 cm、45 cm、60 cm 处开孔并依次放置探头,土体填入完成后顶端也布置一个探头,共计五个探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导率法应用于现场监测时,首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金属污染源,通过对土体电导率进行修正,得到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的比值,将该值与与污染程度判别表的比对,实现对土体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预判。对目标物含量进行实时在线跟踪测定。原位监测可以实现快速、非破坏、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结果曲线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阻率和氯离子浓度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在现场监测时,利用电导率仪器量测的土体电导率值除以含水率值,将比值与污染程度判别表中不同污染情况下的斜率值进行比对,找到比值所在的区间,即可简便、快速的判断土体污染程度;S1、首先配置好各种金属离子不同污染程度的土样,采用ERT测量电极分别对电导率值进行测量;S2、将测得的电导率值进行修正,采用的办法为减去其初始电导率值,初始电导率值为100

150ms/m,将结果除以含水率得到斜率值,即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结果曲线;S3、通过结果曲线图1可看出,当含水率较低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较小,判别效果较差;而随着含水率增大直至饱和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随之增大并存在明显差异,判别效果优于低含水率的情况;S4、斜率值,再与判别表进行比较,得到不同深度的污染程度如表一。
[0018]S1中,采用沿试验区中心线按0.25m等间距的布设多根ERT测量电极,开机扫描试验区域的初始视电阻分布。以有效和精确地捕捉农田大尺度条件下土壤优先流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
[0019]在试验箱中,沿自下而上于四个面依次在距顶端 15 cm、30 cm、45 cm、60 cm 处
开孔并依次放置探头,土体填入完成后顶端也布置一个探头,共计五个探头。
[0020]对于深度分别为 0cm、15cm、30cm、45cm、60cm 的土体,不同孔隙率的电导率发现随着孔隙率的增大,电导率的变化速率也随之增大,且到达各个深度处的时间间距也在增大。
[0021]对于不同孔隙率土体,当污染物向上渗流时到达各探头处的时间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缩短,可认为渗透速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
[0022]用蒸馏水浸提土壤中的氯离子,然后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浸提液中的氯离子。由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量,求得土壤中氯离子的含量。
[0023]图2所示,当氯离子浓度较小时,电阻率随着离子浓度的变化而迅速变化;而当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电阻率则逐渐趋近于定值。
[0024]因此,ERT 监测强电解质溶液(如 NaCl 溶液)入渗过程的土壤视电阻率变化可有效用于土壤优先流(位置和过程)识别。NaCl 作为一种强电解质,其分布可以明显地改变土壤电阻率和电导率分布,从而易于被 ERT 监测和捕捉)灌入试验区域。
[0025]应用电导率法进行现场监测时,由于土体初始电导率值较高,建立判别曲线时需对土体电导率进行修正,即减去其初始电导值,从而建立划分曲线,并得到不同污染程度的参考值。通过现场测得的电导率值除以含水率值得到斜率值,再与判别表进行比较,即可初步判断土体的污染程度。
[0026]本专利技术对目标物含量进行实时在线跟踪测定。原位监测可以实现高时效性,同时做到大面积、连续、高密度获取数据,避免采样、土样前处理这一系列繁琐环节,且不会破坏待测物组分,保证其周边环境不被扰动,原位监测可以实现快速、非破坏、大面积的污染物监测。
[0027]尽管已经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监测时,利用电导率仪器量测的土体电导率值除以含水率值,将比值与污染程度判别表中不同污染情况下的斜率值进行比对,找到比值所在的区间,即可简便、快速的判断土体污染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首先配置好各种金属离子不同污染程度的土样,采用ERT测量电极分别对电导率值进行测量;S2、将测得的电导率值进行修正,采用的办法为减去其初始电导率值,初始电导率值为100

150ms/m,将结果除以含水率得到斜率值,即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结果曲线;S3、通过结果曲线可看出,当含水率较低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较小,判别效果较差;而随着含水率增大直至饱和时,不同污染等级之间土体电导率差值随之增大并存在明显差异,判别效果优于低含水率的情况;S4、斜率值,再与判别表进行比较,得到不同深度的污染程度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测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萍陆培培崔芬祺张烜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