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79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合金、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泽度高且焊接性良好的铜合金以及使用其的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铜合金为含有合计0.5~5.0质量%的Ni及Co中的1种以上,0.1~1.2质量%的Si,其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轧制材,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sk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合金、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212628.3,专利技术名称为“铜合金、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申请日为2020年03月24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合金、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

技术介绍

[0003]在铜及铜合金的条及箔的制造中,已知冷轧中会调整表面的光泽度。冷轧中被控制的条件为轧制速度、轧制油的黏度、轧制油的温度、加工度、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工作辊的直径等。
[0004]例如,日本特开2006

28124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内容:使用纯铜的轧制铜箔作为使用了覆铜积层板的挠性印刷配线板(FPC),冷轧中对下述式(1)所规定的油膜当量进行调整:
[0005](油膜当量)={(轧制油黏度、40℃的动态黏度;cSt)
×
(轧制速度;m/分)}/{(材料的降伏应力;kg/mm2)
×
(辊咬入角;rad)}

(1)。
[0006]若根据专利文献1,基于上述式(1),使用低黏度的轧制油或减慢轧制速度等来控制油膜当量,由此可调整由纯铜构成的轧制铜箔的光泽度。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812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0011]存在于轧制辊与轧制铜箔之间的油膜的厚度并不是严格地均匀,而是混合存在厚的部分和薄的部分。油膜厚的部分和油膜薄的部分中,表面的塑性变形的态样不同。
[0012]油膜薄的部分相比于油膜厚的部分,作用于表面的按压力较大,形成在轧制辊表面的凹凸的束缚较强。因此,油膜薄的部分会因形成在轧制辊表面的凹凸而使得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出现新生面。另一方面,油膜厚的部分相比于油膜薄的部分,作用于表面的按压力较小,形成在轧制辊表面的凹凸的束缚较弱。因此,油膜厚的部分会因具有流动性的油膜介于其间而使得表面的氧化膜受到保存。
[0013]在轧制铜箔形成来自金属组织的局部凹陷,该局部凹陷被称为油坑(oil pit)。油坑是轧制铜箔的表面中油膜局部变厚的部分。油坑会残留氧化膜形成凹陷,阻碍光的反射,会妨碍提高光泽度。因此,于由纯铜构成的轧制铜箔的情形时,如果油膜当量小,那么存在于轧制辊与轧制铜箔之间的油膜变薄,结果可抑制油坑的产生,而获得光泽度高的轧制铜箔。
[0014]然而,已知即使对卡逊合金(Corson alloy)将油膜当量控制为较小的情形,亦只
能获得显著低于由纯铜的实绩所预想者的光泽度。特别是厚度0.1mm以下的卡逊合金箔中该倾向很强烈。
[0015]进而,在通过控制油膜当量来提高光泽度的研究中,已知到处可见焊接性差的铜合金。特别是光泽度低的卡逊合金箔中该倾向很强烈,光泽度高的合金箔中也有焊接性差的铜合金。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泽度高且焊接性良好的卡逊铜合金以及使用其的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
[0017][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001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于一方面是如下铜合金,其为含有合计0.5~5.0质量%的Ni及Co中的1种以上,0.1~1.2质量%的Si,其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轧制材,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sk为

0.50~0.70,沿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RD
为200以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于一实施例中,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TD
为150以上。
[002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于另一实施例中,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3~0.20。
[002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于再另一实施例中,于轧制材的表面具备镀敷处理层,沿与轧制材的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该镀敷处理层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TD
为250以上。
[00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于再另一实施例中,以总量计含有0.005~3.0质量%的Sn、Zn、Mg、Cr、Mn、Fe、Ti、Zr、P、Ag、B中的1种以上。
[0023]本专利技术于另一方面为具备有上述铜合金的伸铜品。
[0024]本专利技术于再另一方面为具备有铜合金的电子机器零件,电子机器零件包括相机零件。
[0025][专利技术的效果][0026]若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光泽度高且焊接性良好的铜合金以及使用其的伸铜品及电子机器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为含有合计0.5~5.0质量%的Ni及Co中的1种以上,0.1~1.2质量%的Si,其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轧制材,沿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RD
为200以上。
[0028](Ni、Co及Si的添加量)
[0029]Ni、Co及Si通过适当的时效处理而以Ni

Si、Co

Si、Ni

Co

Si等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析出。该析出物的作用使得强度提高,由于会因析出而使得固溶于Cu基材中的Ni、Co及Si减少,因此导电率提高。然而,如果Ni与Co的合计量未达0.5质量%或Si未达0.1质量%,则难以获得高强度的铜合金。如果Ni与Co的合计量超过5.0质量%或Si超过1.2质量%,则会因热轧裂开等而导致合金的制造变得困难。
[003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将Ni与Co中的1种以上设为合计0.5~5.0质
量%,将Si设为0.1~1.2质量%。Ni与Co中的1种以上的添加量更优选为0.8质量%以上,再更优选为1.2质量%以上。Ni与Co中的1种以上的添加量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再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Si的添加量更优选为0.35质量%以上,再更优选为0.40质量%以上。Si的添加量优选为0.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80质量%以上。
[0031](其他添加元素)
[0032]作为副成分的Sn、Zn、Mg、Cr、Mn、Fe、Ti、Zr、P、Ag、B有助于强度上升。进而,Zn对提高镀Sn的耐热剥离性有效,Mg对提高应力缓和特性有效,Cr、Mn对提高热加工性有效。如果Sn、Zn、Mg、Cr、Mn、Fe、Ti、Zr、P、Ag、B以总量计未达0.005质量%,则无法获得上述效果,如果超过3.0质量%,则弯曲加工性显著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优选为以总量计含有0.005~3.0质量%的这些元素,更优选含有0.01~1.0质量%。
[0033](光泽度)
[003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铜合金其表面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合金,为含有合计0.5~5.0质量%的Ni及Co中的1种以上,0.1~1.2质量%的Si,其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轧制材,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sk为

0.50~0.70,沿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RD
为20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60度光泽度G60
TD
为15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3~0.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合金,其沿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测定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野慎平野末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JX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