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74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及后模,后模包括后模架、后模模芯及若干斜顶块,后模模芯设置于后模架内,斜顶块设置于后模架上,第一前模包括第一模架及第一模芯,第一模芯上开设有避空槽,第二前模包括第二模架、第二模芯、脱模件、顶板及若干侧滑块,各侧滑块均滑动设置于第二模芯上,顶板滑动设置于第二模架上,脱模件固定设置于第二模架上,且脱模件与顶板相连接,如此,由后模与第一前模先成型透明片,再由后模与第二前模在透明片的基础上成型底壳,使得模具采用倒转结构进行成型,而且脱模将及顶板安装在第二前模上以推顶底壳进行脱模,能够避免透明片的表面产生压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注塑领域。于注塑领域。于注塑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色倒装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双色倒装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塑料,且两种塑料在产品上能够明显区分的塑料制品称为双色制品。安装在具有两套注塑装置的同一台注塑机上(即双色注塑机),按照先后顺序注入两种塑料并生成双色制品的模具称为双色模具。
[0003]双色模具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型芯旋转式、型芯后退式、推板旋转式。其中型芯旋转式又可分成分体式和连体式两种类型,分体式是用装在一台注塑机上的两副模具来完成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连体式是在一副模具中完成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其中型芯旋转分体式应用较为广泛。
[0004]对于传统的型芯旋转分体式双色模具(以下简称双色模具),其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后模及两个结构相异的前模,两个后模在驱动作用下每次转动180
°
以与两个前模轮流合成两副模具。为了便于描述,将双色制品中第一次成型的部分定义为基层,第二次成型的部分定义为顶层。任意的一个后模与其中一个前模合模以成型出基层,然后该后模连同基层转动180
°
后与另一个前模合模,以在基层的基础上成型出顶层,最后利用后模上的顶针将成型的双色制品推顶出模。
[0005]然而,传统的双色模具在成型异形结构的双色制品时会遇到如下问题,对于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色制品,为用于摄像头的镜头塑胶盖20,其包括开设有镜头过孔21的底壳22及覆盖在底壳22上的透明片23。由于透明片23为直接面向使用者的侧面,不能使用顶针对其进行推顶,避免在透明片23上留下顶痕,如果采用传统的双色模具进行注塑,便需要先注塑成型底壳22(即基层),然后注塑透明片23(即顶层),注塑完成后利用后模的顶针推顶底壳22以出模。但是由于底壳22为异形结构的塑胶结构,传统的双色模具无法注塑成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对传统的双色模具进行改进,提出本申请的先成型透明片23后成型底壳22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先成型透明片后成型底壳,而且避免透明片的表面出现压痕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及后模,所述后模用于依次与所述第一前模及所述第二前模相扣合;
[0009]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架、后模模芯及若干斜顶块,所述后模模芯设置于所述后模架内,所述斜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架上;
[0010]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模架及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模架上,所述第一模芯上开设有避空槽,第一前模用于与所述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所述斜顶块均
位于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第一模芯与所述后模模芯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透明片的第一空腔;
[0011]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模架、第二模芯、脱模件、顶板及若干侧滑块,所述第二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内,各所述侧滑块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芯上,所述顶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穿过所述第二模芯的顶针,所述脱模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脱模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前模用于与所述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所述斜顶块分别推顶各所述侧滑块,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模芯、后模模芯与所述侧滑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底壳的第二空腔。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模架上设置有导位柱,所述后模架上开设有导位孔,所述后模架与所述第二模架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导位柱穿设于所述导位孔。
[0013]优选地,所述后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模依次轮流与所述第一前模、第二前模相互扣合。
[0014]优选地,所述脱模件包括两个脱模气缸,两个所述脱模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的两端上,且两个所述脱模气缸的输出轴均与所述顶板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前模还包括第一热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模架内,且所述第一热流道穿设于所述第一模芯,以使所述第一热流道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前模还包括第二热流道,所述第二热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内,且所述第二热流道依次穿设于所述顶板及所述第二模芯,以使所述第二热流道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0017]优选地,在任意一个所述侧滑块中,所述侧滑块与所述第二模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8]优选地,所述斜顶块上设置有T型凸台,所述侧滑块上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T型凸台适配设置于所述T型凹槽内。
[0019]优选地,在任意的一个所述侧滑块中,所述侧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芯上,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滑块相卡接。
[0020]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模芯之间形成一限位槽,以使所述侧滑块的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技术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及后模,后模用于依次与第一前模及第二前模相扣合,后模包括后模架、后模模芯及若干斜顶块,后模模芯设置于后模架内,斜顶块设置于后模架上,第一前模包括第一模架及第一模芯,第一模芯设置于第一模架上,第一模芯上开设有避空槽,第一前模用于与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斜顶块均位于避空槽内,且第一模芯与后模模芯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透明片的第一空腔,第二前模包括第二模架、第二模芯、脱模件、顶板及若干侧滑块,第二模芯设置于第二模架内,各侧滑块均滑动设置于第二模芯上,顶板滑动设置于第二模架上,且顶板上设置有若干穿过第二模芯的顶针,脱模件固定设置于第二模架上,且脱模件与顶板相连接,第二前模用于与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斜顶块分别推顶各侧滑块,进而使得第二模芯、后模模芯与侧滑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底壳的第二空腔。如此,利用后模与第一前模先成型透明片,再利用后模与第二前模在透明片的基础上成型底壳,使得模具采用倒转结构进行成型,而且脱模将及顶板安装
在第二前模上以推顶底壳进行脱模,能够避免透明片的表面产生压痕。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镜头塑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4所示的第一前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5所示的第二前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2所示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图5所示的第二前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及后模,所述后模用于依次与所述第一前模及所述第二前模相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架、后模模芯及若干斜顶块,所述后模模芯设置于所述后模架内,所述斜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架上;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模架及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模架上,所述第一模芯上开设有避空槽,第一前模用于与所述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所述斜顶块均位于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第一模芯与所述后模模芯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透明片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模架、第二模芯、脱模件、顶板及若干侧滑块,所述第二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内,各所述侧滑块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芯上,所述顶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穿过所述第二模芯的顶针,所述脱模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脱模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前模用于与所述后模相扣合时,以使各所述斜顶块分别推顶各所述侧滑块,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模芯、后模模芯与所述侧滑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底壳的第二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架上设置有导位柱,所述后模架上开设有导位孔,所述后模架与所述第二模架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导位柱穿设于所述导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模依次轮流与所述第一前模、第二前模相互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正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