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60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拉伸模具,具有拉伸模组和拉断模组,拉伸模组排列设置有多组,拉伸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压料杆和成型模,压料杆具有直杆部,直杆部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直杆部的另一端具有缩径部,缩径部的直径沿其与直杆部的连接端至远离端逐渐变小,成型模的进口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成型环和第二成型环,第一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缩径段、第一等径段和第一扩径段,第二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缩径段、第二等径段和第二扩径段,第二等径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等径段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实现物料的薄壁拉伸作业,并且保证壁厚均匀,槽孔开口处均匀。槽孔开口处均匀。槽孔开口处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拉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冷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薄壁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冷镦机是一种在常温下对金属坯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在模腔内产生塑变,按规定的形状和尺寸成型的专用设备。传统的冷镦机,都是直接通过单次冷镦挤压成型的,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内有槽孔且外壁较薄的特殊形状的产品,单次冷镦加工后,经常会存在壁厚不均匀、槽孔开口处不顺滑的情况,冷镦加工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地实现物料的薄壁拉伸作业,并且保证壁厚均匀,槽孔开口处均匀的薄壁拉伸模具。
[0004]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薄壁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拉伸模组和拉断模组,所述拉伸模组排列设置有多组,所述拉伸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压料杆和成型模,所述压料杆具有直杆部,所述直杆部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具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的直径沿其与直杆部的连接端至远离端逐渐变小,所述成型模的进口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成型环和第二成型环,所述第一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缩径段、第一等径段和第一扩径段,所述第二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缩径段、第二等径段和第二扩径段,所述第二等径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等径段的直径,所述拉断模组包括压料杆和切断模,所述切断模的进料端设置有切断环,所述切断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三缩径段、第三等径段和第三扩径段,所述第三等径段的直径小于第二等径段。
[0006]所述拉伸模组排列地设置有三组。
[0007]所述压料杆活动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压料杆的一端与活动块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在安装座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挤压活动块的一端,在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挤压有凸轮,所述凸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薄壁拉伸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成型环和切断环与压料杆的缩径部配合,进行物料的多次薄壁拉伸以及槽口的切断,使得物料的壁厚更加均匀并得到更加顺滑的槽口。
附图说明
[0009]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A指向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3为图1中B指向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加工物料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薄壁拉伸模具,具有拉伸模组和拉断模组,拉伸模组排列设置有多组,本实施例中,拉伸模组排列地设置有三组。拉伸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压料杆和成型模,压料杆具有直杆部3,直杆部3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直杆部3的另一端具有缩径部4,缩径部4的直径沿其与直杆部的连接端至远离端逐渐变小,成型模的进口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成型环5和第二成型环10,第一成型环5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缩径段6、第一等径段7和第一扩径段8,第二成型环10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缩径段9、第二等径段11和第二扩径段12,第二等径段11的直径小于第一等径段7的直径,拉断模组包括压料杆和切断模,切断模的进料端设置有切断环13,切断环13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三缩径段14、第三等径段15和第三扩径段16,第三等径段15的直径小于第二等径段12。在成型模和拉断模的内部设置有供物料穿过的出料槽21,压料杆活动设置在安装座2内,压料杆的一端与活动块1连接,活动块1设置在安装座2的滑槽内,滑槽内设置有弹簧20挤压活动块1的一端,在活动块1的另一端挤压有凸轮19,凸轮19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凸轮19可以是连接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即可带动凸轮转动,挤压活动块带动压料杆动作,将物料压入到成型模和拉断模内,同时随着凸轮继续转动,弹簧会带动活动块往回移动,以实现压料杆的复位。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物料22首先被送至第一组拉伸模组的压料杆和第一成型环5之间,且物料22的槽口对准压料杆,之后压料杆的缩径部4将物料22压入到第一成型环5内,并与其第一缩径段6配合实现物料壁的挤压拉伸,再经过第一等径部7实现物料壁厚的第一次同径挤压,之后经过第一扩径段8,实现物料的松弛,以便与第二成型环10配合,再将物料压入第二成型环10内,并与其第二缩径段9配合实现物料壁的挤压拉伸,再经过第二等径部11实现物料壁厚的第二次同径挤压,得到所需壁厚的物料,并再经过同样的两组拉伸模组的挤压拉伸,可以保证得到均匀壁厚的拉伸物料,最后拉伸得到所需壁厚的物料被送至压料杆和切断模之间,压料杆的缩径部将物料压入到第三成型环13内,其中缩径部4的最宽部位与第三等径段15配合,刚好对物料22的槽口部位产生巨大的挤压作用力,能够顺势将槽口部位进行切断,进而得到比较顺滑的槽口。
[0016]本技术的这种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成型环和切断环与压料杆的缩径部配合,进行物料的多次薄壁拉伸以及槽口的切断,使得物料的壁厚更加均匀并得到更加顺滑的槽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拉伸模组和拉断模组,所述拉伸模组排列设置有多组,所述拉伸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压料杆和成型模,所述压料杆具有直杆部,所述直杆部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具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的直径沿其与直杆部的连接端至远离端逐渐变小,所述成型模的进口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成型环和第二成型环,所述第一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缩径段、第一等径段和第一扩径段,所述第二成型环的内圈从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缩径段、第二等径段和第二扩径段,所述第二等径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等径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黄豪潘小慧朱况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瑞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