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套筒组件及其通道转换方法、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243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0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筒组件及其通道转换方法、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所述多功能套筒组件包括:外套筒,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套筒芯、内套筒和弓根钉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套筒芯为实心,底端为圆锥体结构;内套筒,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钻具;所述套筒芯、所述内套筒、所述弓根钉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套筒长度小于所述内套筒的长度,且小于所述套筒芯的长度。所述外套筒在首次骨面定位后即可不再移除,可以保护骨面软组织不受二次伤害。仅在外套筒内更换内套筒等组件,即可实现多级导向通道变换,满足钻具、弓根钉等多种器械的工作导向需求。根钉等多种器械的工作导向需求。根钉等多种器械的工作导向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套筒组件及其通道转换方法、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套筒组件及其通道转换方法、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中采用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来辅助手术,以提高手术精度。
[0003]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辅助手术时,需要通过带有示踪器的套筒为手术器械构建导航通道。一般来说,套筒的规格是固定的,一个套筒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手术器械。而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在辅助脊柱骨科手术中,会涉及到开创、软组织分离、磨骨、钻孔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用到的手术器械不同。而每个手术器械均需要利用对应的套筒为其构建导向通道,导致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更换手术器械则需要更换套筒的情况。而多次更换套筒,会增加骨面软组织的创伤次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每个手术器械均需要利用对应的套筒为其构建导向通道,导致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更换手术器械则需要更换套筒,而多次更换套筒,会增加骨面软组织的创伤次数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筒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套筒组件,可拆卸固定于机械臂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套筒芯(2)、内套筒(3)和弓根钉中的任意一个;套筒芯(2),为实心,底端为圆锥体结构(23);内套筒(3),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钻具;所述套筒芯(2)、所述内套筒(3)、所述弓根钉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套筒(1)长度小于所述内套筒(3)的长度,且小于所述套筒芯(2)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径管(4),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导针(7);所述内套筒(3)的内表面被构造成容纳钻具或所述减径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为至少两个,各内套筒(3)的外径相同、内径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径管(4)为至少两个,各减径管(4)的外径、内径至少一项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顶端设有第一凸缘(11),和/或,所述套筒芯(2)的顶端设有第二凸缘(21),和/或,所述内套筒(3)的顶端设有第三凸缘(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底端为带圆角平头结构(13);所述内套筒(3)的底端为齿状结构(32);所述套筒芯(2)容纳于所述外套筒(1)时,所述圆锥体结构(23)刚好全部伸出;所述内套筒(3)容纳于所述外套筒(1)时,所述齿状结构(32)刚好全部伸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包括磨钻(5)和/或攻丝钻(6)。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1)上设有示踪器(12);所述第二凸缘(21)和/或所述第三凸缘(31)设有滚花。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径管(4)上设有刻度标识(42)。10.一种机器人手术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芳陈平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佗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