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33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坐骨神经痛复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被动训练时,患者腰部重量全压在托腰板上,而压迫缓冲柱在空腔内下降,从而触碰触杆翻转,触杆通过第一拉绳带动密封塞封堵排气槽,空腔密封,此时缓冲柱与升降柱形成刚性连接,此时升降柱继续上升才能顶着患者腰部上升,且此时为腰部最小上升幅度,同时触杆通过第二拉绳将升降斜齿轮拉至单向单齿斜齿条正下方,此时升降柱每升降一次,升降斜齿轮与单向单齿斜齿条啮合一次,支撑柱就上升一定高度,腰部上升幅度逐渐增大,患者在训练时腰部肌肉、神经能逐渐适应训练强度,让患者更舒适,提高训练效果,同时避免顶伤。同时避免顶伤。同时避免顶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外科复健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指收住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诊室,可以分为脑外科、脊柱脊髓外科和周围神经外科,所收治的疾病主要包括颅脑以及脊髓的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颅内肿瘤,颅脑损伤,癫痫以及颅内血管病变等;另外还包括脊髓相关的疾病,如脊髓的肿瘤、脊髓损伤、先天性的脊柱畸形等等,经常会出现肢体瘫痪、表现为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等;
[0003]其中腰部脊髓病变以及脊髓膨出、脊髓压迫神经等疾病在术后经常通过物理训练的方式,刺激腰部神经恢复,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是进行一些拱腰锻炼,如四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等,常用的训练方式为五点支撑法:双肘部、两个脚后跟、后脑勺向床面用力,挺起腹部,坚持数秒后,腰臀下沉,休息数秒后,再次发力提起腰臀,重复上述过程进行锻炼;
[0004]但对于康复训练初期的患者,此时病情最为严重,患者很难靠自己发力完成上述动作,强行发力则会加重病情,因而多数患者采用制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地基上的训练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床(1)底端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柱(5),升降柱(5)由驱动装置驱动而竖向间隔往复运动,升降柱(5)上端设有上端开口的安装腔(6),安装腔(6)内轴向滑动配合有缓冲柱(7),缓冲柱(7)与安装腔(6)之间设有缓冲弹簧(8),缓冲柱(7)上端竖向滑动安装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上端铰接有托腰板(28);所述安装腔(6)左侧壁转动安装有触杆(9),触杆(9)左右两悬臂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10)、第二拉绳(11),安装腔(6)底壁内设有与外界筒的U形排气槽(12),排气槽(12)左悬臂连通有密封槽(13),密封槽(13)内滑动安装有密封塞(14),密封塞(14)与第一拉绳(10)固定连接,密封塞(14)与密封槽(1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安装腔(6)左侧壁上端左右滑动安装有伸缩板(16),滑板与升降柱(5)之间设有拉簧(17),伸缩板(16)与第二拉绳(11)固定连接,缓冲柱(7)上端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杠(18),升降丝杠(18)上对称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每段螺纹上均螺纹安装有与缓冲柱(7)滑动配合的楔形块(19),支撑柱(20)底端设有与楔形块(19)适配的楔形面,伸缩板(16)的活动端转动安装有与升降丝杠(18)轴向滑动配合的升降斜齿轮(21),训练床(1)底端设有与升降斜齿轮(21)配合使用的单向单齿斜齿条(24),托腰板(28)上设有按摩装置,缓冲柱(7)左侧设有用于驱动按摩装置运转的动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神经痛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嵌入在托腰板(28)上的按摩气囊(29);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与按摩气囊(29)底端连通的伸缩软管(30),伸缩软管(30)底端从支撑柱(20)轴心插入支撑柱(20)后插入缓冲柱(7)内,而后自缓冲柱(7)侧壁位于丝杠下方位置伸出,伸缩软管(30)末端连通有固定安装在滑板左侧壁上的负压罐(32),负压罐(32)内滑动安装有活塞(34),活塞(34)上端铰接有连杆(33),滑板左侧壁转动安装有按摩斜齿轮(22),连杆(33)非同轴心转动安装在按摩斜齿轮(22)左侧壁上,训练床(1)底端设有与按摩斜齿轮(22)配合使用的按摩斜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瑞杨凤东魏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