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17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该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通过设置阻水带和包层,方便电缆本体具备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护套,方便该电缆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以及燃烧时不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通过设置耐光层,方便该电缆耐日光老化,通过设置加强层,方便该线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通过设置耐磨层,方便该线缆可以防止鼠蚁啃咬,通过设置限位环、固定块、穿孔和螺栓,方便将该电缆在使用时可以固定在指定位置,防止电缆会散乱不堪。堪。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的开发和使用起步较晚,大概滞后发达国家十年左右,起初这类线缆完全依赖进口,直到2000年以后这种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目前国内主要的制造商有天津金山、上海南洋、巢湖海兴电缆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20%左右,并且是低端市场。
[0003]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在地下建设,一旦发生火灾,地下封闭的环境给人员逃生和消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现有的电缆在发生火灾时大多都会燃烧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会对一些设备和仪器仪表产生“二次灾害”,同时现有的电缆大多没有固定限位结构,直接进行连接使用,使得电缆会散乱不堪,故而提出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具备固定限位结构,防止电缆在使用时散乱不堪,性能满足较高的阻燃及燃烧时不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的要求,防水性能好,同时还具有耐日光老化,防水及防鼠蚁性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缆在发生火灾时大多都会燃烧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会对一些设备和仪器仪表产生“二次灾害”,同时现有的电缆大多没有固定限位结构,直接进行连接使用,使得电缆会散乱不堪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0006]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阻水带、包层、护套、耐光层、加强层和耐磨层,所述阻水带固定连接在绝缘层的外部,所述阻水带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包层,所述包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光层,所述耐光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0007]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环、固定块、穿孔和螺栓,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在防护结构的外部,所述限位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穿孔,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
[0008]进一步,所述绝缘层为聚烯烃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与电缆本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外部与阻水带的内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包层为铝塑纵包,所述包层的内部与阻水带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护套为125度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护套,所述护套的内部与包层的外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耐光层为防紫外线涂层,所述耐光层的内部与护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与耐光层的外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耐磨层的内部与加强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分别套接在耐磨层左右两侧的外部。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块中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限位环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穿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穿孔分别开设在四个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螺栓的外部分别通过四个穿孔套接在四个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耐磨层右侧的外部与连接头左侧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通过设置电缆本体和绝缘层,方便用于地下轨道交通车辆供电,通过设置阻水带和包层,方便电缆本体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护套,方便该电缆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以及燃烧时不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通过设置耐光层,方便该电缆耐日光老化,通过设置加强层,方便该线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通过设置耐磨层,方便该线缆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并可以防止鼠蚁啃咬,通过设置限位环、固定块、穿孔和螺栓,方便将该电缆在使用时可以固定在指定位置,防止电缆会散乱不堪,通过设置连接头,方便该电缆可以连接其他电缆或者电源接头。
[0016]2、该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首先通过连接头,将该电缆和其他电缆或者电源接头连接在一起,然后将限位环套接在耐磨层的外部,再将螺栓穿过穿孔套接在固定块的内部,最后通过螺栓将该电缆固定在指定位置,开始使用该电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电缆本体;2、绝缘层;3、防护结构;4、限位结构;5、连接头;301、阻水带;302、包层;303、护套;304、耐光层;305、加强层;306、耐磨层;401、限位环;402、固定块;403、穿孔;40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2,通过设置电缆本体1和绝缘层2,方便用于地下轨道交通车辆供电,绝缘层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结构3,防护结构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4,防护结构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通过设置连接头5,方便该电缆可以连接其他电缆或者电源接头;
[0023]防护结构3包括阻水带301、包层302、护套303、耐光层304、加强层305和耐磨层306,阻水带301固定连接在绝缘层2的外部,阻水带3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包层302,通过设置阻水带301和包层302,方便电缆本体1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包层3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护套303,通过设置护套303,方便该电缆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以及燃烧时不产生浓烟及有毒害作用的卤酸气体,护套3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光层304,通过设置耐光层304,方便该电缆耐日光老化,耐光层3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305,通过设置加强层305,方便该线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加强层30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306,通过设置耐磨层306,方便该线缆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并可以防止鼠蚁啃咬;
[0024]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环401、固定块402、穿孔403和螺栓404,限位环401活动连接在防护结构3的外部,限位环4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2,固定块402的内部开设有穿孔403,固定块4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404,通过设置限位环401、固定块402、穿孔403和螺栓404,方便将该电缆在使用时可以固定在指定位置,防止电缆会散乱不堪。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结构(3),所述防护结构(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4),所述防护结构(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所述防护结构(3)包括阻水带(301)、包层(302)、护套(303)、耐光层(304)、加强层(305)和耐磨层(306),所述阻水带(301)固定连接在绝缘层(2)的外部,所述阻水带(3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包层(302),所述包层(3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护套(303),所述护套(30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光层(304),所述耐光层(3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305),所述加强层(30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306);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环(401)、固定块(402)、穿孔(403)和螺栓(404),所述限位环(401)活动连接在防护结构(3)的外部,所述限位环(4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2),所述固定块(402)的内部开设有穿孔(403),所述固定块(4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为聚烯烃层,所述绝缘层(2)的内部与电缆本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2)的外部与阻水带(301)的内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铁隧道内车辆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康杰朱文英张茜王志娟胡晓倩曾霞狄标锋吴小敏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