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2-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215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及结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及结晶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5‑
氟尿嘧啶为嘧啶类抗代谢药,对增殖期各期均有作用,能阻止胸腺嘧啶的形成,抑制D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肝癌等,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膀胱癌、宫颈癌、胰腺癌等亦有效。5

氟尿嘧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子式C4H3FN2O2。
[0003]5‑
氟尿嘧啶在水中略溶,渗透性差,这导致其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共晶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增强药物的溶解度、渗透性、生物利用度以及机械性能等理化性质,且不会对原料药的分子结构和药理活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形成共晶来提高5

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0004]中国专利CN111440124A公开一种5

氟尿嘧啶与咖啡酸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该5

氟尿嘧啶

咖啡酸共晶的组成为[C4H3N2O2F
·
C9H8O4·
2H2O],通过一个5

氟尿嘧啶分子、一个咖啡酸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形成基本结构单元。该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1,晶胞参数为:α=99.55

99.95
°
、β=96.18

96.58
°
、γ=98.61

99.01
°
,该共晶PXRD特征衍射峰出现在11.36
°±
0.2
°
、13.1
°±
0.2
°
、15.64
°±
0.2
°
、19.48
°±
0.2
°
、26.08
°±
0.2
°
、28.12
°±
0.2
°
处。以5

氟尿嘧啶和咖啡酸为原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和降温法制备此共晶。该专利采用传统溶剂挥发法,此种方法制备共晶易发生单组份从溶剂中析出的现象;另外该专利前驱体是咖啡酸,共晶结构中咖啡酸的酚羟基易与水分子氢键结合表现出吸湿性,从TGA曲线可以看出该共晶在87℃出现水的失重行为,表现出热不稳定性。
[0005]中国专利CN104557732A公开一种5

氟尿嘧啶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5

氟尿嘧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以烟酰胺为药物前驱体;5

氟尿嘧啶药物共晶为三斜晶系,其轴长轴角α=86.296

86.596
°
,β=76.709

76.909
°
,γ=69.343

69.743
°
。该专利同样是采用传统溶剂挥发法,制备共晶易发生单组份从溶剂中析出的现象;另外该专利选择烟酰胺为前驱体,共晶结构中是通过水分子将5

氟尿嘧啶与烟酰胺连接,表现出吸湿性及热不稳定性。
[0006]中国专利CN104356072A公开一种5

氟尿嘧啶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选用5

氟尿嘧啶原料药作为药物API,选用的药物前驱体为对氨基苯甲酸,制备的5

氟尿嘧啶药物共晶为三斜晶系,其轴长XRD谱特征峰值出现在6.75
°‑
7.25
°
,13.49
°‑
13.99
°
,16.36
°‑
16.86
°
,17.43
°‑
17.93
°
,24.26
°‑
24.76
°
,27.74
°‑
28.24
°
。该专利采用传统溶剂挥发法制备共晶,易发生单组份从溶剂中析出的现象,制备难溶性药物共晶较为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共晶中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与2

吡啶甲酰胺的酰胺基直接通过氢键相连,这种氢键通道防止了水分子的攻击,使共晶中不含有水分子,共晶具有非吸湿性;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其分子式为[C
14
H
12
F2N6O5],结构式为:
[0010][0011]该共晶的PXRD衍射在衍射角2θ值为11.341
°±
0.2
°
、16.861
°±
0.2
°
、19.737
°±
0.2
°
、21.855
°±
0.2
°
、28.152
°±
0.2
°
、33.711
°±
0.2
°
处具有特征衍射峰。
[0012]其中:
[0013]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轴长轴角α=90.000deg,β=105.846deg,γ=90.000deg。该药物共晶的表晶格单位、残差因子及加权重的残差因子分别为Z=4,R1=0.0380,wR2=0.1031。
[0014]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的单晶中,不对称单元包含2个5

氟尿嘧啶分子和1个2

吡啶甲酰胺分子,5

氟尿嘧啶分子和2

吡啶甲酰胺分子的摩尔比为2:1;2个5

氟尿嘧啶分子分别为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二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与2

吡啶甲酰胺分子直接相连,二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与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相连,且不与2

吡啶甲酰胺分子相连;其中,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与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该共晶的PXRD衍射在衍射角2θ值为11.341
°±
0.2
°
、16.861
°±
0.2
°
、19.737
°±
0.2
°
、21.855
°±
0.2
°
、28.152
°±
0.2
°
、33.711
°±
0.2
°
处具有特征衍射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轴长/c空间群,晶胞参数:轴长轴角α=90.000deg,β=105.846deg,γ=90.000de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的单晶中,不对称单元包含2个5

氟尿嘧啶分子和1个2

吡啶甲酰胺分子,5

氟尿嘧啶分子和2

吡啶甲酰胺分子的摩尔比为2:1;2个5

氟尿嘧啶分子分别为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二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与2

吡啶甲酰胺分子直接相连,二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与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相连,且不与2

吡啶甲酰胺分子相连;其中,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与2

吡啶甲酰胺的酰胺基直接通过氢键相连,共晶中不含有水分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

氟尿嘧啶
‑2‑
吡啶甲酰胺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不对称单元内部形成的氢键如下: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与2

吡啶甲酰胺的酰胺基形成两个氢键,其中,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的氧原子与2

吡啶甲酰胺的酰胺基的N

H键形成氢键O
···
H

N,一级5

氟尿嘧啶分子中与氟相邻的亚酰胺基的N

H键与2

吡啶甲酰胺的酰胺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钊范莹肖忠伟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