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该发明专利技术借助TCP/IP网络对各系统远程控制与管理,不但包含视频、门禁、报警,而且还将巡更、防盗以及安防保卫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纳入其中,增加了RFID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个性化目标探测技术。该发明专利技术是一个分级网络版的“网络系统”,满足多级多监控中心的需求。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信息,并根据汇总的实时信息提供多种应急解决方案,适用于区域整体安全防护或某些重点场所的安全防护。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从点到线、从点到面地进行区域联网,从而最终形成区域间多级安全防护和应急反应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适用于道路交通、银行、城市公共 安全与应急指挥系统以及狱政等系统的安全防治工作。
技术介绍
安防行业快速发展,各类安防产品己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对安全防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各产品孤立地运行,给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今,人们已不再满足于 仅仅建设独立的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和防范报警系统,如何将这些系统完整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成为新的关注点。目前在各行业的安防系统中, 一般会有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多套系统在运 行着,每个系统都有了自己的配套软件,在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上,每天管理这些系统,即繁 琐,劳动强度又大;在有事件发生并要査询相关系统的日志进行关联时很费力,有些甚至无 法实现,或者监控中心的日常工作也没有相关记录。目前,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多种 安防系统集中于一个综合的安防系统,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如中国专利01106183.3公开 的人像识别门禁系统,只能进行门锁的开启和简单报警,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且添 加的硬件设备较多,成本高,结构复杂。中国专利03119517.2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和手型识 别的双模态生物认证系统,也只能进行简单的认证和控制,且利用指纹识别的门禁系统需要 专用的图像采集设备,成本也较高。中国专利200610095331.3公开的多功能门禁、监控与报 警综合系统,预先录入可进入人员的脸部图像、计算人脸特征值,并将特征值、人员编码和 相应密码存入数据库,通过输入设备来摄取来人图像,决定是否发送开门信号;同时具有报 警发送短信等功能。但也只是将面相识别系统、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完 全结合市场上的安防系统,例如缺少物品管理系统和防盗系统。如果能将这些系统进行统--管理和操作,进行信息联动,将大大增强整个安防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如何将各种安防产品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操作,已经成为亟待解决 的问题。如果能将各种安防产品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便会解决 上述安防系统中所存在的管理繁琐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多种安防系统集中控制与通信联动 的问题。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未见到此类型产品,而市场需求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安防系统中多种安防产品孤立运行,不便于管理和控制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集生物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工作规程管理、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 巡更、贵重物品管理、网络视频及语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安防体系与应急反应平台,实现了 所有安防要素的集中控制与联动,真正实现了区域内安全技术防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规范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包括一个系统平台计算机、该系统平台计算机 通过系统总线与多种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相连接;这些子系统包括出入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防盗管理系统、报警系统、值班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网络音视频系统;其中,出 入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管理系统、值班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分别通过系统总 线与报警系统连接,并进行通信;各个子系统通过系统总线与中心服务器连接;基于区域安 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设置有一个门禁管理系统和一个面向识别系统,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和 面相识别系统通过系统总线与出入安全控制系统、防盗管理系统以及值班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的网络结构采用分级的网络结构,分别为一级监 控中心和至少一个二级监控中心,其中一级监控中心为所述系统平台计算机,二级监控中心 为所述各个子系统; 一级监控中心通过局域网对系统的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一级监控中心 与二级监控中心通过虚拟专用网进行通信,获得二级监控中心的相关信息。所述出入安全控制系统包括门禁管理系统和门禁服务系统,出入安全控制系统并根据通 道类型分为车辆通道和人员通道;车辆通道设置有车辆通道门禁控制器,车辆通道门禁控制 器上设置有远程射频卡;人员通道设置有人员通道门禁控制器,人员通道门禁控制器上设置 有面相识别系统;车辆通道门禁控制器和人员通道门禁控制器通过RS232或者RJ45与门禁管 理系统连接;门禁服务系统负责门禁协议的分析和执行,并通过局域网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电视墙、显示器、各种类型的监控主机;通过网线将各种类型的 监控主机连接到视频监控系统;电视墙和显示器通过VGA总线连接到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中设有视频控制协议封装层和视频显示协议封装层。所述防盗管理系统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面相识别系统和物品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物品 管理系统包括固定RFID标签、RFID读卡器、A/D转换器、传感器,物品管理系统服务器;固 定RFID标签和RFID读卡器用于识别可固定RFID标签的物品,通过计算机232串口与物品管 理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A/D转换器和传感器用于识别有固定重量的物品,通过计算机232 串口与物品管理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物品管理系统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系统平台计算机机 进行通信。所述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报警探头、 一台VISTA120报警主机和一个IP2000;报警探 头与VISTA120报警主机连接;VISTA120报警主机可与IP2000之间进行通讯;IP2000通过局 域网与报警系统连接。所述值班管理系统包括门禁管理系统、值班管理服务器、面相识别系统、身份证阅读器; 门禁管理系统和面相识别系统与值班管理服务器相连接;身份证阅读器与值班管理服务器连 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 在平台统一界面上实现了对各个子系统的全局监视、控制和管理,根据各子系统产 生的信息变化情况,让各子系统做出相应协调动作,从而达到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处理。二、 采用先进技术将原本无法由计算机识别的管理与监控对象(或目标)进行数字化, 变被动报警为主动管理,变人工监控为智能监控、变局部安防为全面安防。三、 各平台间采用多级结构。分级结构的平台结构层次分明,便于信息统一调度,协调 指挥,较强的从属和合作关系,便于管理。该多级结构是一个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容错 性的架构。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当一个子系统发生问题时,不应影响其它系统,确保可靠性。 根据应用需要,快速、方便地在安防监控中心把各系统的数据资源、控制资源等信息,通过 集成联动平台的方式组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体资源,做到优势组合,满足应用的需要。四、 采用中间件技术和硬件开发来整合市场上的不同产品,极大的增强了平台的兼容性、 实用性。五、 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安全技术防范多种类传感器融合探测及集成联动控制。 本专利技术结合软件、硬件处理设备来完成系统的建设。保证各应用子系统工作的独立性;开发连接各种设备的软硬件接口,使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根据需要 快速实现个性化联动;收集各安防信息合理组织形成预决策结果。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智能网 络分析技术、视频压縮自动识别技术和视频解压縮自适应技术,能很好地兼容不同厂家的不 同种类的视频监控产品,真正实现了在网运行的视频监控设备的集中管理、统一监控和全程 联网互动。本专利技术采用目标探测一〉传输一>处理--〉监视一〉控制技术应用模式进行出入口控 制,并使用生物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系统平台计算机、该系统平台计算机通过系统总线与多种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相连接;这些子系统包括出入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管理系统、报警系统、值班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网络音视频系统;其中,出入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管理系统、值班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分别通过系统总线与报警系统连接,并进行通信;各个子系统通过系统总线与中心服务器连接;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设置有一个门禁管理系统和一个面向识别系统,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和面相识别系统通过系统总线与出入安全控制系统、防盗管理系统以及值班管理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李新华,刘向阳,姜树明,李鲁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