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测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188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包括有随动模块和非随动模块,随动模块安装在旋转物体上,非随动模块则不与随动模块及旋转物体直接接触,非随动模块包括有稳压单元和无线数据接收单元;随动模块包括有电源电路、测温主控电路、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测温单元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数据经测温主控电路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单元传输给非随动模块的无线数据接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无线收发器来传输测温数据,并采用热敏电阻接触式测温,具有测温准确、误差小、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来接收检测温度,避免了测温线直接连接到显示控制机构,实现了对旋转物体的高精度温度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测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测控
,尤其涉及一种对旋转物体进行温度测控的无线测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温度测控在许多领域都会应用到,现有的测温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接触式测温,另一种是非接触式测温。接触式测温主要应用的测温元件是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和IC测温,非接触式测温中主要应用的是红外测温和红外热成像测温。两种测温方式各有优缺点,接触式测温中,热电偶和热电阻检测温度的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贵;测温IC检测温度范围小,对于高温场合不适用;还有,由于测温线需要直接连接到显示控制机构,因此在针对旋转物体时,如果应用接触式测温,测温线会旋转打结,最终断裂。所以接触式测温不能用于检测旋转物体的温度。
[0003]目前检测旋转物体的温度主要使用红外测温方式。但是,红外测温检测的温度误差大、不准确,对于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不适用。也就是说,目前的测温方式中既要满足能检测旋转物体,同时检测温度准确、电路简单、成本低的方案几乎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检测精度高、尤其适用于旋转物体检测温需求的无线测温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随动模块和非随动模块,随动模块安装在待测温的旋转物体上形成随动结构,非随动模块则不与随动模块及旋转物体直接接触,但与随动模块具有无线通信联系;
[0006]其中,非随动模块包括有稳压单元和无线数据接收单元,由稳压单元对无线数据接收单元进行供电,无线数据接收单元与显示控制机构连接以显示测得的温度数据;
[0007]所述随动模块包括有电源电路、测温主控电路、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分别与测温主控电路连接,整个随动模块的各电路单元由电源电路提供电源;测温单元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数据经测温主控电路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单元传输给非随动模块的无线数据接收单元。
[0008]所述非随动模块还包括有无线供电发射单元,而随动模块的电源电路则包括有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其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感应接收无线供电发射单元的输入电压,以实现对整个随动模块进行供电。
[0009]测温主控电路包括有主控芯片JU3,主控芯片JU3的型号为STM32F030F4P6,其第19、第20脚连接烧录口JP1。
[0010]无线数据发射单元采用无线发射器JU4,无线发射器JU4的型号为WL

LC12SL,其与主控芯片JU3的第6

9脚连接,并且还与电源电路连接以获得3.3V的稳压电源。检测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单元发射给无线数据接收单元,然后由无线数据接收单元传输给到
显示控制机构处理。
[0011]测温单元采用NTC热敏电阻配合二极管构成NTC测温单元;还包括有电压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由电阻JR25、电阻JR26、电容JC22及二极管JD7构成,通过电压检测单元对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感应接收的输入电压进行检测;NTC测温单元及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主控芯片JU3连接。
[0012]稳压单元采用稳压芯片FU1,稳压芯片FU1的型号为AMS1117

3.3,其对外输出3.3V稳压电源;无线数据接收单元采用无线接收器FU4,无线接收器FU4的型号为WL

LC12SL,其连接稳压单元提供的3.3V电源。
[0013]无线供电发射单元包括有发射控制芯片FU2和发射控制芯片FU3,发射控制芯片FU2的型号为XKT

001,发射控制芯片FU3的型号为XKT

333;在发射控制芯片FU2和发射控制芯片FU3之间连接有供电发射电感FL1。
[0014]电源电路包括有接收控制芯片JU2和感应接收电感JL2,收控制芯片JU2的型号为MT1471;电源电路通过一稳压芯片JU1输出3.3V稳压电源,该稳压芯片JU1的型号为AMS1117

3.3。即通过发射电感FL1与接收电感JL2感应传输电力给随动模块。
[0015]存储单元采用存储芯片JU5,存储芯片JU5的型号为24C02,其与主控芯片JU3的第13、第14脚连接,以实现记录测得的温度数据。
[0016]进一步地,随动模块还包括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有发光二极管JD5和发光二极管JD6,二者分别与主控芯片JU3的第17、第18脚连接,以显示工作状态。
[0017]本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模块,随动模块安装在旋转物体上,用于检测旋转物体的温度和发送测温数据;非随动模块可与随动模块隔空对立安装,两个模块之间无接触,用于接收测温数据和传输数据给到显示控制机构。由于随动模块和检测的旋转物体是接触一体的,所以旋转物体运动时,随动模块也会一起运动旋转。而非随动模块是固定安装的,因此不会随着旋转物体和随动模块一起运动旋转,这样通过无线收发器来传输测温数据,并采用热敏电阻接触式测温,从而具有测温准确、误差小、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来接收检测温度,避免了测温线直接连接到显示控制机构,可以实现无导线传输测温数值,对于旋转物体的温度检测不会出现测温线打结问题,实现了对旋转物体的高精度温度检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非随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随动模块的电源电路、测温主控电路及无线数据发射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随动模块的测温单元及电压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随动模块的显示单元及存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4,所述无线测温系统,包括有随动模块和非随动模块,随动模块安装在待测温的旋转物体上形成随动结构,非随动模块则不与随动模块及旋转物体直接接触,但与随动模块具有无线通信联系;
[0023]其中,非随动模块包括有稳压单元和无线数据接收单元,由稳压单元对无线数据接收单元进行供电,无线数据接收单元与显示控制机构连接以显示测得的温度数据;
[0024]所述随动模块包括有电源电路、测温主控电路、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分别与测温主控电路连接,整个随动模块的各电路单元由电源电路提供电源;测温单元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数据经测温主控电路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单元传输给非随动模块的无线数据接收单元。
[0025]所述非随动模块还包括有无线供电发射单元,而随动模块的电源电路则包括有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其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感应接收无线供电发射单元的输入电压,以实现对整个随动模块进行供电。
[0026]测温主控电路包括有主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随动模块和非随动模块,随动模块安装在待测温的旋转物体上形成随动结构,非随动模块则不与随动模块及旋转物体直接接触,但与随动模块具有无线通信联系;其中,非随动模块包括有稳压单元和无线数据接收单元,由稳压单元对无线数据接收单元进行供电,无线数据接收单元与显示控制机构连接以显示测得的温度数据;所述随动模块包括有电源电路、测温主控电路、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无线数据发射单元、测温单元及存储单元分别与测温主控电路连接,整个随动模块的各电路单元由电源电路提供电源;测温单元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数据经测温主控电路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单元传输给非随动模块的无线数据接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随动模块还包括有无线供电发射单元,而随动模块的电源电路则包括有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其无线电能接收机构感应接收无线供电发射单元的输入电压,以实现对整个随动模块进行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温主控电路包括有主控芯片JU3,主控芯片JU3的型号为STM32F030F4P6,其第19、第20脚连接烧录口JP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数据发射单元采用无线发射器JU4,无线发射器JU4的型号为WL

LC12SL,其与主控芯片JU3的第6

9脚连接,并且还与电源电路连接以获得3.3V的稳压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温单元采用NTC热敏电阻配合二极管构成NTC测温单元;还包括有电压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由电阻JR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平周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沁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