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状牙齿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87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壳状本体和吮指纠正本体,所述壳状本体具有容纳上颌牙列中多颗牙齿的牙齿收纳腔,所述吮指纠正本体包括连接部和用于纠正吮指的纠正部,所述连接部跨越硬腭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纠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状本体的腭侧连接,所述纠正部朝向对颌方向设置,所述纠正部位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腭侧且所述纠正部的自由端不超过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当手指伸入口内时,手指与所述纠正部接触从而纠正吮指。通过使吮指纠正部的自由端不超过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来实现在患者张口的时候,吮指纠正部不易外露,提高了佩戴时的美观度,进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意愿。佩戴意愿。佩戴意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状牙齿矫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牙科医疗器械,更确切地涉及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口腔不良习惯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占各类导致错颌畸形的病因中的1/4左右。口腔不良习惯作为外来刺激,由于抑制或加强口颌某局部的功能,或对局部产生直接作用力,而使口腔正常的生物力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妨碍儿童口腔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引起牙弓和牙槽骨形态改变。
[0003]吮指习惯是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之一。吮指是指将拇指或其他手指置于口内,并施加吮吸力量,吮指的压力在前牙区可以造成上前牙前突、影响下前牙萌出,导致前牙深覆盖、前牙开颌,在后牙区可以造成上牙弓缩窄以及后牙反颌,同时还可能导致腭盖高拱、下颌顺时针旋转、长面型等情况。
[0004]破除吮指的不良习惯,临床上除了行为引导外,通常可以采用带有腭栏的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但针对此类活动矫治器,体积大,无法摘取,影响口腔卫生清洁,同时该类矫治器仅是针对不良习惯的破除,在破除的同时,对牙齿没有正畸治疗的作用。且腭栏长度通常会延伸至对颌牙的牙银缘附近,在患者张口的时候,腭栏会外露,影响美观,甚至可能因此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患者排斥佩戴矫治器,从而也难以达到矫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能在实现正畸治疗的同时纠正吮指不良习惯,且同时能实现美观从而提高患者的佩戴意愿,以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壳状本体和吮指纠正本体,所述壳状本体具有容纳上颌牙列中多颗牙齿的牙齿收纳腔,所述吮指纠正本体包括连接部和用于纠正吮指的纠正部,所述连接部跨越硬腭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纠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状本体的腭侧连接,所述纠正部朝向对颌方向设置,所述纠正部位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腭侧且所述纠正部的自由端不超过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当手指伸入口内时,手指与所述纠正部接触从而纠正吮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纠正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阻挡吮吸手指的凸起部,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伸入口内的手指与所述凸起部保持至少部分接触以阻止手指到达习惯放置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纠正部包括多个所述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横向排列或沿与上前牙牙弓弧度基本一致的弧线排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纠正部包括多个所述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部分重合。进一
步的,所述凸起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多个凸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设置,所述凸起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凸起部由所述连接部的局部朝向对颌方向凸起形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分体设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的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在矢状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2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的中心离所述壳状本体牙龈线的最短距离不超过1.5cm。
[0017]进一步的,所述纠正部包括至少一个腭刺,所述腭刺朝向下颌靠近唇侧的方向,所述腭刺的自由端具有用于与伸入口内的手指接触的尖端。进一步的,所述尖端经过倒钝处理。
[0018]进一步的,所述腭刺的自由端向唇侧弯曲,使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所述尖端朝向手指的伸入方向。
[0019]进一步的,所述腭刺的尖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齐平。
[0020]进一步的,所述腭刺为片状或圆锥形或棱锥形。
[0021]进一步的,所述纠正部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腭刺通过所述过渡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壳状本体的一端相连或所述过渡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中间部分。
[0023]进一步的,所述腭刺为片状,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壳状本体的一端沿朝向下颌靠近唇侧的方向延伸依次形成所述过渡部与所述腭刺。
[00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腭侧龈缘相连。
[002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形状与所述连接部所跨越的硬腭表面的形状一致,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所述连接部与硬腭表面贴合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提高透气性的透气孔。
[0027]进一步的,所述壳状本体和所述吮指纠正本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0028]本技术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通过在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腭侧设置纠正部,当患者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可以通过纠正部与患者伸入口内的手指的接触来阻止患者吮吸手指,从而达到纠正吮指的效果;且通过使吮指纠正部的自由端不超过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来实现在患者张口的时候,吮指纠正部不易外露,提高了佩戴时的美观度,进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意愿。
[0030]2、患者吮指通常有习惯的放置位置,本技术中的凸起部可与伸入口内的手指保持至少部分的接触,以阻止手指到达习惯的放置位置,从而阻止向手指施加吮吸力,即使患者无法实现吮指,以此来纠正吮指。且凸起部的外表面可进一步设置凸块,从而使患者手指与凸起部接触时,凸块与手指接触产生按压力,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从而将手指从口内取
出,进一步提高纠正吮指的效果。
[0031]3、本技术中通过腭刺的设置,当患者的手指与腭刺的尖端接触时会产生疼痛感,从而促使患者将手指从口内取出,以此来实现纠正吮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A

1E为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仰视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正视示意图。
[0034]图3A

3F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中凸起部与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A

5B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仰视示意图。
[0037]图6A

6D为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9]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状本体和吮指纠正本体,所述壳状本体具有容纳上颌牙列中多颗牙齿的牙齿收纳腔,所述吮指纠正本体包括连接部和用于纠正吮指的纠正部,所述连接部跨越硬腭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纠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状本体的腭侧连接,所述纠正部朝向对颌方向设置,所述纠正部位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腭侧且所述纠正部的自由端不超过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的切端,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当手指伸入口内时,手指与所述纠正部接触从而纠正吮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阻挡吮吸手指的凸起部,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伸入口内的手指与所述凸起部保持至少部分接触以阻止手指到达习惯放置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部包括多个所述凸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横向排列或沿与上前牙牙弓弧度基本一致的弧线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部包括多个所述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部分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多个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设置,所述凸起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凸起部由所述连接部的局部朝向对颌方向凸起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分体设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的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在矢状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2mm。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庄慧敏张超群张琴郑韵哲姚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