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849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代表待矫治牙齿的基础模拟模型,确定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移除第一前磨牙形成拔牙间隙;基于所述尖牙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尖牙的第一目标位置;根据尖牙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提供多个隐形矫治器;基于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和尖牙的第一目标位置确定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第二目标位置;根据尖牙从第一目标位置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及侧切牙和中切牙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提供多个隐形矫治器。一定程度上节省支抗。避免后牙过多近中移动,避免后牙支抗丢失。后牙支抗丢失。后牙支抗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正畸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口腔正畸领域,矫治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矫治技术,一类是隐形矫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牙颌畸形矫正器而言,隐形矫治技术,不需要托槽和钢丝,采用的是一系列隐形矫治器,由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牙齿的移动轨迹预先由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动画。患者需要每7

10天更换一副矫治器以完成牙齿的不断移动。隐形矫治器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移动效率,牙套是有弹性的,虽然我们设计了牙齿移动的步骤,但是如果我们的牙齿移动设计并不符合牙齿移动的实际规律,或者不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往往牙齿移动的实现率并不高。患者在佩戴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牙套脱轨,也就是牙套和牙齿移动不匹配的问题,进而会导致整个治疗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由于以上限制,导致隐形矫治器最初只用于相对简单的正畸病例,其中以不拔牙矫治为主,因为拔牙矫治牙齿移动量较大,容易出现后牙支抗丧失,邻牙向间隙倾斜,前牙转矩失控等情况。近年来,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代表患者的上颌和/或下颌待矫治牙齿的基础模拟模型,在基础模拟模型上分别确定上颌和/或下颌的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在基础模拟模型上移除第一前磨牙形成拔牙间隙;b.基于所述尖牙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尖牙移动至拔牙间隙中间部位的第一目标位置;根据尖牙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提供多个隐形矫治器或者其建模数据,以能使尖牙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c.基于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和尖牙的第一目标位置确定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移动至使该拔牙间隙关闭的第二目标位置;根据尖牙从第一目标位置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及侧切牙和中切牙从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提供多个隐形矫治器或者其建模数据以能使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同步移动以关闭拔牙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c之间还包括步骤d,在步骤d中:基于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确定侧切牙和中切牙的排齐状态;根据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排齐状态的移动路径制作多个隐形矫治器以能使侧切牙和中切牙排列整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计拔牙病例前牙内收的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在排齐状态时,侧切牙和中切牙的前牙转矩UI

SN在110
°‑
115
°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玮谢贤聚白玉兴乔清晨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