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86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线缆,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段设置,至少相邻的两段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和/或厚度不同。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线缆,可根据线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绝缘层,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绝缘层的需求,降低的线缆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线缆。

技术介绍

[0002]线缆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线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0003]现在使用的线缆的绝缘层,都是在同一根线缆上使用相同规格的绝缘层,一般都利用最高等级的绝缘材料制作,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线缆的生产成本,实际应用中,一根线缆的长度从几厘米至几十米,一根长线缆往往途径多种不同的使用环境,每一种使用环境对线缆绝缘层都有不用的要求,例如,耐高温,防日晒老化,弯曲性好,或者穿设某一部件设置的通孔,需要在绝缘层与通孔之间起到密封作用。为此,我方提供了一种新型线缆,不同区段的绝缘层满足装配及其使用环境下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线缆的新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线缆,包括,
[0006]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段设置,至少相邻的两段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和/或厚度不同。
[0007]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通过第一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环绕密封连接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
[0008]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对接连接。
[0009]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0mm

50mm。
[0010]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搭接连接。
[0011]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线缆直径的1倍

1.5倍。
[0012]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粘接连接。
[0013]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熔融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导体材质为柔性导体和/或刚性导体。
[0015]可选地,所述柔性导体为多芯线缆或编织线缆或多层薄板叠加的软排。
[0016]可选地,所述绝缘层外周包覆屏蔽层,所述屏蔽层材质为金属套管、导电塑胶套管、金属箔缠绕带层、金属丝编织套管、导电涂料层或导电镀层。
[0017]可选地,所述屏蔽层外周包覆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分段设置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处首尾连接,至少相邻的两段所述外绝缘层的材质和/或厚度不同,且所述第二连接处环绕密封连接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
[0018]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搭接时,连接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的第二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线缆直径的1倍

1.5倍;
[0019]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对接连接时,连接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的第二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0mm

50mm。
[0020]可选地,所述线缆的折弯半径大于等于所述线缆的直径的5倍。
[0021]可选地,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连接处的厚度0.1mm

8.0mm;相邻两段所述外绝缘层的第二连接处的厚度0.1mm

8.0mm。
[0022]可选地,相邻的两段所述绝缘层的厚度相差不超过25%。
[002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线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通过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新型线缆,可根据线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绝缘层,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绝缘层的需求,降低的线缆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0025]2、相邻两段绝缘层连接处环绕密封连接,防止两段绝缘层之间漏电,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0026]3、通过设置屏蔽层,可屏蔽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避免干扰其他仪器及设备。屏蔽层能够降低线缆产生的电磁辐射对车内其他用电装置的干扰。
[00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8]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导体外套设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绝缘层的线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导体外套设绝缘层的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导体外套设绝缘层的线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导体外套设的相邻两段绝缘层的厚度不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导体外套设的相邻两段绝缘层搭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标示如下:
[0035]1‑
导体;2

绝缘层;3

第一连接处;4

屏蔽层;5

外绝缘层;6

第二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7]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8]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9]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4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线缆,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
[0041]导体1以及包覆所述导体1外周的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分段设置,至少相邻的两段所述绝缘层2的材质和/或厚度不同。
[0042]具体实施时,通过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新型线缆,可根据线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绝缘层2,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绝缘层2的需求,降低的线缆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0043]在一实施例中,线缆从汽车的车身内部穿过钣金布置到发动机舱内,车身内部耐温等级为105℃,并且属于干燥区域和非振动区域,对线缆的耐高温、防水、防油以及耐磨的性能要求不高。但发动机舱内的耐温等级是125℃甚至是150℃,因此要求线缆的耐温等级较高,另外,发动机舱内是有水和油的混合环境,需要线缆防水防油,最后,发动机舱内是振动区域,线缆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因此,这种线缆一般都是按照发动机舱内的线缆标准要求,由于线缆在车身内部的长度较长,线缆的性能不能充分利用,实际线缆成本较高。使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线缆,可以采用分段设置绝缘层方式,在车身内部设置要求较低,价格便宜的绝缘层,在发动机舱采用要求较高的绝缘层,从而整体降低线缆的成本。
[004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线缆一实施例中,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2通过第一连接处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3环绕密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段设置,至少相邻的两段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和/或厚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通过第一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环绕密封连接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对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0mm

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搭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连接处在线缆延伸方向的尺寸为线缆直径的1倍

1.5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粘接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绝缘层熔融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材质为柔性导体和/或刚性导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体为多芯线缆或编织线缆或多层薄板叠加的软排。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石海伍李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