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属于空气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装置只能够检测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能进行有害物质处理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机壳、支撑架、电动机、扇叶、安装板、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处理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开关;机壳设置在机架上;支撑架设置在机壳内壁上;电动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扇叶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板设置在机壳上;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均设置在安装板上;处理器设置在安装板上,处理器与电动机、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处理。测隧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处理。测隧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检测装置
,尤其是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隧道施工多采用钻爆法施工,在爆破掘进、洞碴装车运输、喷射混凝土等施工工序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炸药爆炸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由于隧道内部通风困难,空气流动小,粉尘毒气不易扩散,这给隧道施工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工作人员先采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来检测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如果空气质量不达标,工作人员就会采用压入式通风设备向隧道内吹入强气流,使得隧道内污浊的空气被压出隧道口。
[0003]由于空气内的污染物除了粉尘以外其他物质都不能够被肉眼看到,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采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来检测隧道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然后频繁的启闭通风设备吹出有害气体。现有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只能够对空气进行检测,不能吹出有害气体,从而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壳、支撑架、电动机、扇叶、安装板、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处理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开关;
[0006]机壳设置在机架上;支撑架设置在机壳内壁上;电动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扇叶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板设置在机壳上;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均设置在安装板上;处理器设置在安装板上,处理器与电动机、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控制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板上,空气质量传感器与处理器通讯连接;开关设置在机架上,开关与处理器控制连接。
[0007]优选的,还包括防护网;防护网设置在机壳上,扇叶位于电动机和防护网之间。
[0008]优选的,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呈矩形分布设置在机架底部。
[0009]优选的,万向轮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机架上设置有螺纹孔,万向轮上设置有螺纹杆,万向轮与机架螺纹连接,螺纹杆位于螺纹孔内。
[0010]优选的,万向轮上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用于固定万向轮轮子的锁止块。
[0011]优选的,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
[0012]优选的,还包括底板和蓄电池;底板设置在机架上;蓄电池设置在底板底部,蓄电池与电动机、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处理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开关均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使用时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并在有害物质含量高时发出红光,并控制电动机驱动扇叶转动吹出高强度气流。在隧道内空气安全时发出绿光,并及时的关闭电动机,减少电能的浪费。相对于现有的不能够进行空气处理的检测装置而言,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0015]设置了万向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操作更为简单。且隧道内地形复杂,将万向轮设置成可拆卸结构,能够在万向轮损坏时及时的更换。另外,在万向轮上设置了锁止块,能够在电动机工作时用锁止块将万向轮固定,避免其发生位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1、机架;101、螺纹孔;2、机壳;3、支撑架;4、电动机;5、扇叶;6、防护网;7、安装板;8、第一警示灯;9、第二警示灯;10、处理器;11、空气质量传感器;12、开关;13、万向轮;1301、螺纹杆;14、侧板;15、锁止块;16、底板;1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机壳2、支撑架3、电动机4、扇叶5、防护网6、安装板7、第一警示灯8、第二警示灯9、处理器10、空气质量传感器11、开关12、底板16和蓄电池17。机壳2设置在机架1上。支撑架3设置在机壳2内壁上。电动机4设置在支撑架3上,扇叶5设置在电动机4的输出轴上。防护网6设置在机壳2上,扇叶5位于电动机4和防护网6之间,通过设置防护网6能够避免扇叶5打伤工作人员,安全性高。安装板7设置在机壳2上。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均设置在安装板7上。处理器10设置在安装板7上,处理器10与电动机4、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控制连接。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发出的灯光颜色来辨别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隧道空气排污工作。空气质量传感器11设置在安装板7上,空气质量传感器11与处理器10通讯连接。开关12设置在机架1上,开关12与处理器10控制连接。底板16设置在机架1上。蓄电池17设置在底板16底部,蓄电池17与电动机4、第一警示灯8、第二警示灯9、处理器10、空气质量传感器11和开关12均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蓄电池17,无需工作人员外接电源,从而方便使用。
[0022]本实施例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机架1放到隧道内,然后通过开关12控制处理器10,使得处理器10各个电路用电装置通电。空气质量传感器11通电后,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能够实时监测PM2.5和PM10。当空气质量传感器11检测到空气中上述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将相关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0,处理器10控制电动机4启动,同时控制第一警示灯8发出红光,告知工作人员隧道内空气中含有有害物质。电动机4驱动扇叶5转动,吹出高强度气流,将有害物质吹出隧道内。
[0023]当空气质量传感器11实时监测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较低或者不存在有害物质后,将相关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0,处理器10控制第二警示灯9发出绿光,通知工作人员
隧道内的空气安全,同时处理器10控制电动机4停机,减少资源的浪费。
[0024]本装置使用时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并在有害物质含量高时发出红光,并控制电动机4驱动扇叶5转动吹出高强度气流。在隧道内空气安全时发出绿光,并及时的关闭电动机4,减少电能的浪费。相对于现有的不能够进行空气处理的检测装置而言,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机壳2、支撑架3、电动机4、扇叶5、防护网6、安装板7、第一警示灯8、第二警示灯9、处理器10、空气质量传感器11、开关12、底板16和蓄电池17。机壳2设置在机架1上。支撑架3设置在机壳2内壁上。电动机4设置在支撑架3上,扇叶5设置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壳(2)、支撑架(3)、电动机(4)、扇叶(5)、安装板(7)、第一警示灯(8)、第二警示灯(9)、处理器(10)、空气质量传感器(11)和开关(12);机壳(2)设置在机架(1)上;支撑架(3)设置在机壳(2)内壁上;电动机(4)设置在支撑架(3)上,扇叶(5)设置在电动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板(7)设置在机壳(2)上;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均设置在安装板(7)上;处理器(10)设置在安装板(7)上,处理器(10)与电动机(4)、第一警示灯(8)和第二警示灯(9)控制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11)设置在安装板(7)上,空气质量传感器(11)与处理器(10)通讯连接;开关(12)设置在机架(1)上,开关(12)与处理器(10)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6);防护网(6)设置在机壳(2)上,扇叶(5)位于电动机(4)和防护网(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熊涛,杨礼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