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及与该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51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电器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包括轨道外框,所述轨道外框包括位于底侧的外框底部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外框侧部,两侧的外框侧部远离外框底部的方向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外框顶部,相对的外框顶部之间形成轨道开口,两侧的外框侧部与外框底部及外框顶部之间分别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与外框底部抵接的绝缘体底部以及与外框侧部抵接的绝缘体侧部,所述绝缘体底部远离外框底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绝缘体侧部远离外框侧部的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与所述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制成更小的轨道结构,增加灯具与轨道之间整体的美观性。与轨道之间整体的美观性。与轨道之间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及与该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电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及与该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灯是生活中常见的照明电器,包括灯具以及用于安装灯具的轨道。轨道通常截面形状呈凹形,包括位于底侧的安装底面和位于两侧的安装侧面。为了给灯具通电以及施加信号控制,需要在轨道内布置电压线及信号线。
[0003]现有技术中,为便于与灯具配合,电压线及信号线基本都统一布置在轨道的安装底面或者统一布置在轨道的安装侧面。由于线路较多,这种布置方式就需要轨道的安装底面有足够的宽度或者安装侧面有足够的高度,由此导致轨道过宽或者过高。当轨道应用于一些小型灯具时,就会显得灯具和轨道比例失调,严重影响整体美观,不利于产品市场化。
[0004]目前,轨道通常是通过螺丝安装在墙面等位置,这种安装方式容易将螺丝暴露在外,影响美观。由于轨道狭长,使用时间长了后容易积灰,进而影响轨道内电导体的通电和信号传输性能。
[0005]此外,导轨灯通常是轨道在上,灯具吊装在轨道上。目前市面上很多轨道灯采用灯具与轨道磁吸安装的方式,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磁力退化,产生灯具脱离轨道而坠落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传统轨道宽度和高度,能够适用于小型灯具的灯具轨道结构及与该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包括轨道外框,所述轨道外框包括位于底侧的外框底部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外框侧部,两侧的外框侧部远离外框底部的方向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外框顶部,相对的外框顶部之间形成轨道开口,两侧的外框侧部与外框底部及外框顶部之间分别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与外框底部抵接的绝缘体底部以及与外框侧部抵接的绝缘体侧部,所述绝缘体底部远离外框底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绝缘体侧部远离外框侧部的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体。
[0009]本技术对轨道外框和绝缘体的形状及尺寸进行改造,使得导体能够根据需要分散布置在底部和侧部,灵活用于通电和/或传输信号。相比现有的轨道,能够制成宽度和高度更小的轨道结构,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小型灯具,增加灯具与轨道之间整体的美观性。由于整体结构尺寸缩小,能够根据灯具不同安装环境将轨道外框延伸制成其他流线型美观形状,例如明装吊线轨道、嵌入式轨道、超薄预埋款轨道、预埋款轨道、后装预埋款轨道、后装超薄预埋款轨道等,结构简单,灯具安装方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顶部远离外框侧部的方向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外框顶部与外框侧部及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所述外框侧部远离外框底部的方向设有第二凸部,所述外框侧部与外框底部及第二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部,所述外框底部远离外框侧部的方向设有第三凸部,所述外框底部与第三凸部之间形成第三凹部,所述绝缘体侧部设有第一支脚,所述绝缘体侧部和绝缘体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支脚,所述绝缘体底部设有第三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容纳于第一凹部,所述第二支脚容纳于第二凹部,所述第三支脚容纳于第三凹部,使得绝缘体设于容纳腔内。
[0011]安装绝缘体时,通常先将第一支脚卡入第一凹部,再将第二支脚卡入第二凹部,最后将第三支脚卡入第三凹部。由于在多个方向和位置分别设置凸部和凹部,使得绝缘体的支脚容纳在不同位置的凹部内,并在多个方向上与轨道外框形成抵接关系,进而使得绝缘体能够稳固地设于容纳腔内,不容易脱落。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凸部与第三凹部之间形成倾斜面。倾斜面的设置有利于第三支脚卡入第三凹部,便于安装绝缘体。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底部朝向外框底部的方向和/或绝缘体侧部朝向外框侧部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散热通道。绝缘体与轨道外框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散热通道,有利于灯具的整体散热,延长灯具使用寿命。散热通道越分散,数量越多,散热效果越好。
[001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与导体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为一体。通过注塑工艺将绝缘体与导体形成为一体,可以使绝缘体与导体更牢固紧密地嵌合,由此绝缘体对导体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
[001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导体面向绝缘体的一侧宽度大于导体背向绝缘体的一侧宽度。导体如果从绝缘体脱落,就会失去绝缘体的保护,容易导致线路故障,造成安全隐患。倒梯形的设置同样是为了让绝缘体与导体更牢固紧密地嵌合,防止导体从绝缘体上脱落。
[001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的宽度
×
厚度尺寸为2.85x0.85mm。该导体尺寸能够满足通电电流大于10A,这样整个轨道结构能够安装更多灯具,更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001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轨道结构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位于底侧的防护罩底部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防护罩侧部,安装防护罩时,所述防护罩侧部穿过所述轨道开口,所述防护罩底部与外框顶部抵接,将所述轨道开口封闭。由于轨道是敞开式结构,一定时间后容易积灰。灰尘容易影响导体的通电以及信号传输性能,也会影响灯具的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防护罩可以遮盖住安装螺丝,用于装饰轨道,增加美感,也可以对轨道内结构起到防护作用。
[0018]优选地,所述防护罩侧部设有扣位,所述外框顶部形成卡位,所述防护罩侧部与所述外框顶部形成卡扣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此外,卡位对于利用磁吸安装的灯具也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灯具脱离轨道而坠落。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与所述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灯具,所述灯具包括位于底侧的灯具底部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灯具侧部,所述灯具底部和灯具侧部分别设有触点,所述触点的数量和位置与导体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触点与导体接触后即可用于通电或传输信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及客户需求灵活设置,简单实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轨道外框和绝缘体的形状及尺寸进行改造,使得导体能够根据需要分散布置在底部和侧部,灵活用于通电和/或传输信号。相比现有的轨道,能够制成宽度和高度更小的轨道结构,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小型灯具,增加灯具与轨道之间整体的美观性。由于整体结构尺寸缩小,能够根据灯具不同安装环境将轨道外框延伸制成其他流线型美观形状,例如明装吊线轨道、嵌入式轨道、超薄预埋款轨道、预埋款轨道、后装预埋款轨道、后装超薄预埋款轨道等,结构简单,灯具安装方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灯具轨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灯具轨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灯具的简单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灯具与灯具轨道结构配合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轨道结构,包括轨道外框,所述轨道外框包括位于底侧的外框底部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外框侧部,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外框侧部远离外框底部的方向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外框顶部,相对的外框顶部之间形成轨道开口,两侧的外框侧部与外框底部及外框顶部之间分别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与外框底部抵接的绝缘体底部以及与外框侧部抵接的绝缘体侧部,所述绝缘体底部远离外框底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绝缘体侧部远离外框侧部的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顶部远离外框侧部的方向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外框顶部与外框侧部及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所述外框侧部远离外框底部的方向设有第二凸部,所述外框侧部与外框底部及第二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部,所述外框底部远离外框侧部的方向设有第三凸部,所述外框底部与第三凸部之间形成第三凹部,所述绝缘体侧部设有第一支脚,所述绝缘体侧部和绝缘体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支脚,所述绝缘体底部设有第三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容纳于第一凹部,所述第二支脚容纳于第二凹部,所述第三支脚容纳于第三凹部,使得绝缘体设于容纳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部与第三凹部之间形成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银水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尼光电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