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40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多个小信号电路的电源供给的冗余的同时抑制抗噪性的降低的驱动控制装置。该驱动控制装置A具备:供电用端子,以具有冗余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电源;多个小信号电路,通过第1电源布线和第1接地布线被供电输入到所述供电用端子的小信号电源;驱动电路,通过第2电源布线和第2接地布线被供电驱动电源,且基于所述驱动电源生成规定的驱动信号;以及电容器,与第1接地布线和第2接地布线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装置。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2021年5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

091315号的优先权,在此援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3]在日本特许第5740427号公报的权利要求1中记载了“一种控制装置,其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控制对象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搭载了构成控制电路的电气部件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多个接地图案,所述多个接地图案包含沿所述电路基板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至少一个外缘部接地图案,该外缘部接地图案被构成为,沿所述电路基板的外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将其他所述多个接地图案包围,除了所述外缘部接地图案以外的各所述接地图案在各自的一部分中,对所述外缘部接地图案直接地、或者经由其他所述接地图案间接地、不经由电阻器而直流地连接,且在该直流地连接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中,经由至少一个电容器对所述外缘部接地图案直接地、或者经由其他所述接地图案而间接地、交流地连接”。
[0004]此外,日本特许第5740427号公报的段落0045中记载了“就本控制装置10的电路基板100而言,作为外缘部接地图案的PG172沿电路基板100的外周部而形成,LG170相对于PG172在电路基板100的内侧(靠近中央)形成的,并且PG172和LG170由电容器200a~d而交流地连接。即,PG172和LG170如上述那样由GND连接图案174而直流地连接,另一方面,也经由电容器200a~d而交流地连接,在各连接部的附近,为针对高频互相低阻抗地结合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如上述
技术介绍
,在操控较大振幅的信号的大信号电路以及操控较小振幅的信号的小信号电路中分别设置电源图案以及接地图案(ground pattern)来抑制大信号电路和小信号电路的相互干涉,这是作为电路的安装技术而一般进行的手法。
[0007]在此,在有多个作为电源的供电目标的小信号电路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电源供给的冗余,需要按每个小信号电路来设置多个电源图案以及接地图案。
[0008]然而,在按每个小信号电路来设置多个电源图案以及接地图案的情况下,不得不使各个电源图案及接地图案的图案面积变狭窄。也就是说,不得不使电源图案及接地图案等的电力供给路的粗细变细。因此,电力供给路的阻抗增大。其结果,产生小信号电路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生,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多个小信号电路的电源供给的冗余的同时抑制抗噪性的降低的驱动控制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驱动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第1方式,采用了以下结构,该驱动控制装置具备:供电用端子,以具有冗余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电源;多个小信号电路,通过第1电源布线和第1接地布线被供电输入到所述供电用端子的小信号电源;驱动电路,通过第2电源布线和第2接地布线被供电驱动电源,且基于所述驱动电源生成规定的驱动信号;以及电容器,与所述第1接地布线和所述第2接地布线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驱动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第2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在上述第1方式中,所述电容器是按照每个所述第2接地布线而被设置的,该第2接地布线对应于所述多个小信号电路而被设置了多个。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驱动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第3方式,采用以下的结构,在上述第1或第2方式中,所述小信号电路为检测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所述驱动电路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驱动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第4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在上述第1或第2方式中,所述小信号电路是3个行走电流传感器和3个发电电流传感器以及电抗器电流传感器,所述3个行走电流传感器分别检测用于驱动行走马达的驱动用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所述3个发电电流传感器分别检测将从发电机输入的三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发电用三相逆变器的输入电流,所述电抗器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升降压转换器的电抗器电流,所述升降压转换器被设置在电池与所述驱动用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发电用三相逆变器之间,将从所述电池输入的直流电力升压并输出到所述驱动用三相逆变器,另一方面将从所述驱动用三相逆变器或/和所述发电用三相逆变器输入的直流电力降压并输出到所述电池,所述驱动电路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发电用三相逆变器、所述发电用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升降压转换器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驱动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第5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上述第4方式中,所述供电用端子被构成为,在至少对所述3个驱动用电流传感器具备冗余的状态下被供电所述小信号电源。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在确保多个小信号电路的电源供给的冗余的同时抑制抗噪性的降低的驱动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0019]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的供电系统的框图。
[0020]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中的GD基板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中的电源供给冗余的框图。
[0022]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中的噪声的通过路线的框图。
[0023]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电源供给系统的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A 驱动控制装置
[0026]B1 ECU基板
[0027]B2 GD基板
[0028]B3 BtoB连接器
[0029]P
4S
、P
5S
、P
6S
、P
7S
、P
8S
、P
9S
、P
10S 小信号电源图案
[0030]P
4G
、P
5G
、P
6G
、P
7G
、P
8G
、P
9G
、P
10G 小信号GND图案
[0031]P
aS
、P
bS
、P
cS 驱动信号电源图案
[0032]P
aG
、P
bG
、P
cG 驱动信号GND图案
[0033]T 供电用端子
[0034]1 PCU(电源控制单元)
[0035]2 ECU(电子控制单元)
[0036]3 栅极驱动器
[0037]3a 升降压驱动IC
[0038]3b 行走驱动IC
[0039]3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电用端子,以具有冗余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电源;多个小信号电路,通过第1电源布线以及第1接地布线被供电输入到所述供电用端子的小信号电源;驱动电路,通过第2电源布线以及第2接地布线被供电驱动电源,基于所述驱动电源生成规定的驱动信号;以及电容器,与所述第1接地布线和所述第2接地布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是按每个所述第2接地布线而被设置的,该第2接地布线对应于所述多个小信号电路而被设置了多个。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电路为检测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所述驱动电路为生成用于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电路是3个行走电流传感器和3个发电电流传感器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祐司田井慎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