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2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体积过于庞大,使用、携带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包括掌上电脑、CF卡,其特征是CF卡由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及电源管理部分(6)组成。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医疗检测仪,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神经性,尤其是脑部神经组织病变可通过具有一定强度、频率的电信号对不同功能的神经元细胞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有关诊疗方法、相关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可参见中国专利ZL03220085.4。在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活动中常需要对诱发电位进行测试。通过诱发电位的测试,可以获取人体潜在的生理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分析基础上,不仅可以总结发现人体存在的一些客观运行规律,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而且还可以发现疾病和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过程,以便对症、适时施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痛。诱发电位的测试系统通常包括诱发信号发生和诱发电位采集两部分,诱发信号发生部分可以根据需要产生相应的诱发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再通过电极或各种换能器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诱发电位;诱发电位采集部分则将电极或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必要的调理并显示、存贮起来,或进一步将信号数字化并将数字化的信号进一步处理。早期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仅有序列脉冲发生器作为诱发信号发生部分和模拟示波器作为诱发电位显示部分,信号的记录和分析要使用坐标纸手工描绘或用照相机拍照等手段;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诱发信号发生器和诱发电位记录装置有了较大的改进,用多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取代了序列脉冲发生器,模拟信号记录仪被用来记录诱发电位信号。20世纪9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诱发信号发生器被设计成基于DDS技术的信号发生器,而诱发电位的观察记录部分则被全数字化,诱发电位信号不仅能够方便地观察和以数字方式存贮,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但现有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的体积过于庞大,在许多应用场合对其小型化和便携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手术室、动物实验操作间和某些疾病的大范围的筛查等。为满足基础生理研究、疾病诊疗和筛查等实际应用的要求,急需一种基于PDA等移动计算平台和CF接口技术的诱发电位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的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包括掌上电脑(该掌上电脑中安装有相关的程序)、CF卡,CF卡与掌上电脑活动插接相连,其特征是CF卡由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及电源管理部分6组成,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入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的输出相连,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出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出与电极或换能器相连,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的输入接电极或传感器,其输出接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的输出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相连;电源管理部分6分别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用电压。所述的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的接口及电源管理部分6集成在FPGA芯片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首次在医疗器械中引进了基于CF接口技术的虚拟式设备的概念,携带、使用十分方便,数据处理及时准确,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仪器,填补了国内外神经诱发电位测试仪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医生的好助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CF卡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包括掌上电脑(又称PDA,型号可为HP-ipaq2210,其中安装有相关的程序)、CF卡(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CF卡与掌上电脑活动插接相连,CF卡由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如图3)、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可采用型号为TLC1564及AD7685的集成电路实现)、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型号可为MAX7535)及电源管理部分6(型号可为MAX1702B)组成,如图1所示,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入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的输出相连,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出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出与电极或换能器相连,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的输入接电极或传感器,其输出接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的输出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相连;电源管理部分6分别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用电压。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的接口及电源管理部分6可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EP1C6F256)实现上,以降低PCB板设计的复杂程度,提高电路可靠性,同时也减小了电路板的面积,削减了功耗,符合便携式仪器的要求。本实施例的CF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下所述CF接口技术继承于PCMCIA接口技术,它是在PCMCIA技术的基础上,由SanDisk公司于1995年推出并逐渐得到众多的移动计算设备生产商和IEEE组织的认可。随着便携式移动计算设备的不断涌现,它们对外部数据存贮器和外部设备的要求不断增加,CF卡的功能也日趋多样化,CF接口技术协议也不断得以扩充。现在CF卡的种类除了数据存贮卡外,还涵盖了基于CF接口的Mini硬盘、以太网卡、无线网卡(802.11a/b/g)、传真/调制解调器卡(modem)、无线寻呼卡(pager)、数据采集卡等。基于CF接口的其它非存贮卡一般称CF+卡,以与单纯的仅有存贮功能的CF卡区分。CF卡的结构根据它的功能一般包括主机接口、控制器和Flash存贮器模块(CF卡)或I/O模块(CF+卡)三部分,如图1。CF卡的主机接口、控制器和Flash存贮器模块通常集成在一起,以单集成电路的形式来减小体积、降低功耗,节约成本;CF+卡根据不同功能,它的IO模块不同,所以它的主机接口、控制器和I/O模块通常是分离的,只有少数发行量较大的CF+卡有专用集成电路支持,它的三部分集成在一起。CF卡可以工作在3.3V和5.0V两种供电系统中,电源电压误差分别应不超过±5%和±10%。在3.3V逻辑状态下,逻辑低电平应不高于0.6V,逻辑高电平应不低于1.5V;在5.0V逻辑状态下,逻辑低电平应低于0.8V,逻辑高电平应大于2.0V。综合3.3V和5.0V逻辑系统,其输入、输出逻辑电平只要遵守通用3.3V CMOS电平要求即可,也就是逻辑低电平应低于0.4V,逻辑高电平应高于2.4V。CF卡的主机接口为25×2的双列Female型连接件,孔间距1.27mm,接口连接件外观如图2所示。CF卡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即存贮卡模式、IO模式和true IDE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下其接口信号脚定义有差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CF接口技术的神经诱发电位检测仪,包括安装了相关应用程序的掌上电脑、CF卡,CF卡与掌上电脑活动插接相连,其特征是CF卡由CF接口和控制部分(1)、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及电源管理部分(6)组成,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入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的输出相连,DDS信号发生器部分(2)的输出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入,诱发信号调理和功率放大部分(3)的输出与电极或换能器相连,诱发电位信号预处理和调理部分(4)的输入接电极或传感器,其输出接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5)的输出通过CF接口和控制部分(1)与掌上电脑相连;电源管理部分(6)分别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用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兵汤黎明常本康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