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25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修复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船体、电机和挡水板,所述船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船体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安装连接在支撑架的前端,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挡水板固定连接在船体的右上端,所述转动杆贯穿在养殖筒的内部,且养殖筒固定连接在打捞筒的内部,同时所述养殖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和打捞筒均呈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打捞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滤网口,并且打捞筒的外表面等角度一体化固定有打捞杆,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杆、弹簧、限位孔和配重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对黑臭水进行彻底的修复处理,避免出现反复的现象。避免出现反复的现象。避免出现反复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黑臭水体产生主要原因是水中的有机物过量,导致水中的溶氧下降,形成厌氧环境,水中的生物体不能呼吸足够的氧气而死掉,导致水体成分畸形发展,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0003]现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管收卷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11813692U,公开日期为2020.10.30,该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污水处理效率。
[0004]但是该专利技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仅提高处理的效率,却不方便对黑臭水进行彻底的修复处理,容易出现反复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仅提高处理的效率,却不方便对黑臭水进行彻底的修复处理,容易出现反复的现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船体、电机和挡水板,所述船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船体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安装连接在支撑架的前端,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挡水板固定连接在船体的右上端。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贯穿在养殖筒的内部,且养殖筒固定连接在打捞筒的内部,同时所述养殖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装置,方便对养殖筒进行安装固定,便于养殖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方便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和打捞筒均呈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打捞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滤网口,并且打捞筒的外表面等角度一体化固定有打捞杆,方便对浮萍进行推送搅拌处理,方便使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杆、弹簧、限位孔和配重卡块,限位杆通过限位孔贯穿在转动杆的内部,限位杆的下端外表面套设有弹簧,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卡块,限位孔在转动杆的中部呈贯穿开设,方便自动调节调节装置的伸缩位置,方便使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卡块呈“T”中心结构,且配重卡块在养殖筒上呈卡合连接,并且配重卡块通过限位杆在养殖筒上构成升降结构,方便对养殖筒的开口进行开合处理,方便使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捞筒在船体的右侧构成转动结构,且船
体右上端固定连接的挡水板呈半圆弧型结构,方便对船体内部进行防水保护,方便使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打捞筒和打捞杆,打捞杆在打捞筒的外表面呈等角度设置,进而便于对浮萍进行打捞处理,也便于对浮萍进行打散处理,方便清理处理浮萍生物,方便使用,方便清理浮萍;
[0015]2、调节装置和养殖筒,养殖筒的内部养殖有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调节装置在养殖筒上进行自动升降处理,进而便于均匀的放出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方便均匀的吃掉浮萍生物,方便治理黑臭水。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调节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船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打捞杆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船体;2、支撑架;3、打捞筒;4、打捞杆;5、调节装置;501、限位杆;502、弹簧;503、限位孔;504、配重卡块;6、养殖筒;7、转动杆;8、电机;9、滤网口;10、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23]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在图1和图3中:包括船体1、调节装置5和挡水板10,所述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且船体1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调节装置5安装连接在支撑架2的前端,且调节装置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挡水板10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右上端。
[0024]在图1和图3中:所述转动杆7贯穿在养殖筒6的内部,且养殖筒6固定连接在打捞筒3的内部,同时所述养殖筒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5和打捞筒3均呈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打捞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滤网口9,并且打捞筒3的外表面等角度一体化固定有打捞杆4,所述打捞筒3在船体1的右侧构成转动结构,且船体1右上端固定连接的挡水板10呈半圆弧型结构,方便对船体1的内部进行防水保护。
[0025]在图1、图2和图4中: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限位杆501、弹簧502、限位孔503和配重卡块504,限位杆501通过限位孔503贯穿在转动杆7的内部,限位杆501的下端外表面套设有弹簧502,限位杆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卡块504,限位孔503在转动杆7的中部呈贯穿开设,所述配重卡块504呈“T”中心结构,且配重卡块504在养殖筒6上呈卡合连接,并且配重卡块504通过限位杆501在养殖筒6上构成升降结构,方便自动伸缩调节调节装置5的位置,进而便于均匀的放出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方便对浮萍进行有效的吃食处理。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结合图1

图4所示,将船体1放置在水面上,将电机8的电源开关打开,从而便于电机8带动转动杆7转动,进而便于带动打捞筒3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船体1在水面上进行行驶,打捞筒3转动时,通过打捞杆4对水面上的浮萍进行打散处理,
进而便于水里的生物接收光合作用,避免出现腐烂的现象,有效的改善黑臭水的现象,同时打捞杆4在转动时,也便于对浮萍进行打捞处理,方便后期收集处理;
[0027]结合图1和图2所示,当养殖筒6转动到下侧时,配重卡块504的自身重力作用与养殖筒6分离开,从而便于养殖筒6内部养殖的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放出来,方便对浮萍进行吃掉,也便于清理掉浮萍生物,方便使用,当反向转动时,方便利用弹簧502的弹性作用,将配重卡块504卡合到养殖筒6的开口处,进而便于间歇的放出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方便分散处理以浮萍为食物的水生动物,便于均匀的清理浮萍生物,这就是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工作流程。
[00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船体(1)、电机(8)和挡水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且船体(1)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电机(8)安装连接在支撑架(2)的前端,且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挡水板(10)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右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贯穿在养殖筒(6)的内部,且养殖筒(6)固定连接在打捞筒(3)的内部,同时所述养殖筒(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装置(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和打捞筒(3)均呈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打捞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滤网口(9),并且打捞筒(3)的外表面等角度一体化固定有打捞杆(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卫东周广顺肖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原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