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分液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5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漏斗本体包括互相连通的斗体和颈体;夹层,设置于斗体的外壁,斗体的外壁与夹层之间形成有可供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夹层上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第一插接口,夹层通过第一插接口与颈体插接固定;以及卡接结构,包括密封塞以及设置于夹层上的塞口,密封塞包括塞体以及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塞体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与斗体和/或颈体活动连接,塞体与塞口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分液漏斗,能够调节分液漏斗的反应速率,并且便于拆卸清洗,在使用时能够进一步放置漏液情况的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分液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实验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属于测定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分液漏斗,是一种实验仪器,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在初中阶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则是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0003]常见的分液漏斗为单层结构,当使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操作时,其在常温下分层速率慢,试验或萃取操作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双层分液漏斗,用以解决使用分液漏斗在常温环境下反应速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分液漏斗,以解决使用分液漏斗在常温环境下反应速率低下的问题。
[0006]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包括互相连通的斗体和颈体;
[0008]夹层,设置于所述斗体的外壁,所述斗体的外壁与所述夹层之间形成有可供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所述夹层上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第一插接口,所述夹层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颈体插接固定;以及,
[0009]卡接结构,包括密封塞以及设置于所述夹层上的塞口,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以及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塞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斗体和/或颈体活动连接,所述塞体与所述塞口嵌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分液漏斗,能够调节分液漏斗的反应速率,并且便于拆卸清洗,在使用时能够进一步放置漏液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层分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

A处剖面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漏斗本体;11、斗体;12、颈体;
[0016]2、夹层;21、进液口;22、出液口;23、第一插接口;
[0017]3、卡接结构;31、塞口;32、密封塞;321、第一密封圈;322、塞体;323、尖端;
[0018]4、防漏盖;41、防漏圈;42、紧固组件;421、连接架;42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包括;
[0021]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包括互相连通的斗体和颈体;
[0022]夹层,设置于所述斗体的外壁,所述斗体的外壁与所述夹层之间形成有可供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所述夹层上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第一插接口,所述夹层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颈体插接固定;以及,
[0023]卡接结构,包括密封塞以及设置于所述夹层上的塞口,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以及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塞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斗体和/或颈体活动连接,所述塞体与所述塞口嵌合。
[0024]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双层分液漏斗还包括防漏盖,所述防漏盖设置于所述夹层外侧,并套接于所述塞体以及颈体上。
[0025]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双层分液漏斗还包括防漏圈,所述防漏圈设置在所述防漏盖的边缘且与所述防漏盖呈角度设置,所述防漏盖与所述防漏圈围合形成一安装槽口,所述夹层抵接于所述安装槽口中。
[0026]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漏盖上还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颈体和/或所述塞体上。
[0027]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塞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凹槽,至少所述防漏盖的部分卡接于凹槽上。
[0028]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密封圈卡接于凹槽上。
[0029]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漏盖设置有用于套接塞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塞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0030]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塞体上还设置有一尖端。
[0031]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塞包括至少两个塞体,两个所述塞体关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轴线镜像对称设置。
[0032]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塞和/或所述防漏盖为柔性构件。
[0033]如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案例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意在解释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
一种双层分液漏斗的结构,除非特别说明的之外,所述双层分液漏斗中各组成结构均可以通过市购获得自行加工获得,其具体的尺寸、材质等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0034]实施例1
[0035]请参阅图1

图2,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包括;
[0036]漏斗本体1,所述漏斗本体1包括互相连通的斗体11和颈体12;
[0037]夹层2,设置于所述斗体11的外壁,所述斗体11的外壁与所述夹层2之间形成有可供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所述夹层2上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口21、出液口22以及第一插接口23,所述夹层2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23与所述颈体12插接固定;以及,
[0038]卡接结构3,包括密封塞32以及设置于所述夹层2上的塞口31,所述密封塞32包括塞体322以及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第一密封圈321,所述第一密封圈321与塞体3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321与所述斗体11和/或颈体12活动连接,所述塞体322与所述塞口31嵌合。
[0039]使用本双层分液漏斗时,可以向斗体11中添加待反应物,从而进行反应。请参见图1

图2,第一方向为沿颈体12的轴线自上而下的方向。其中漏斗本体1与夹层2可以是一体式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可将所述夹层2与所述漏斗本体1套接并呈图1所示状态放置,当需提升或降低反应速率时,向流动空间中通入液体,以此在斗体11外侧形成水浴环境,能够加速斗体11中的反应速率。具体操作为,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分液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1),所述漏斗本体(1)包括互相连通的斗体(11)和颈体(12);夹层(2),设置于所述斗体(11)的外壁,所述斗体(11)的外壁与所述夹层(2)之间形成有可供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所述夹层(2)上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口(21)、出液口(22)以及第一插接口(23),所述夹层(2)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23)与所述颈体(12)插接固定;以及,卡接结构(3),包括密封塞(32)以及设置于所述夹层(2)上的塞口(31),所述密封塞(32)包括塞体(322)以及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第一密封圈(321),所述第一密封圈(321)与塞体(3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321)与所述斗体(11)和/或颈体(12)活动连接,所述塞体(322)与所述塞口(31)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液漏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漏盖(4),所述防漏盖(4)设置于所述夹层(2)外侧,并套接于所述塞体(322)以及颈体(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分液漏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漏圈(41),所述防漏圈(41)设置在所述防漏盖(4)的边缘且与所述防漏盖(4)呈角度设置,所述防漏盖(4)与所述防漏圈(41)围合形成一安装槽口,所述夹层(2)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欣蔚薛峰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科瑞达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