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5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包括作为基层的棉粘涤混纺层,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并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菌层;还包括:耐磨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凹槽,开设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气孔,开设于所述抗菌层和耐磨层的内部,所述气孔呈贯通式设置,所述棉粘涤混纺层与抗菌层之间均匀设置有抑菌块,且所述抑菌块的上下表面分别嵌入于棉粘涤混纺层的上表面和抗菌层的下表面,所述气孔均匀开设于所述抗菌层、耐磨层的内部。该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可以进行有效的透气抑菌,提高了穿着舒适度,同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有效避免表层纤维断裂,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混纺面料
,具体为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混纺面料是指由多种纤维混纺而成的织物,相比较普通的纺织面料,其可以具备多种纤维的有点,从而有效提高纺织面料的质量和优点,但是现有的混纺面料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
[0003]1、现有的混纺面料的功能较为单一,其透气性较差,使得面料在制成服装后影响穿着舒适度;
[0004]2、现有的混纺面料往往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而各纤维的强度存在着差异,使得面料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部分纤维断裂而影响面料的整体使用寿命,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混纺面料其透气性较差,使得面料在制成服装后影响穿着舒适度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部分纤维断裂而影响面料的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包括作为基层的棉粘涤混纺层,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并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菌层;
[0008]还包括:
[0009]耐磨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
[0010]凹槽,开设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
[0011]气孔,开设于所述抗菌层和耐磨层的内部,所述气孔呈贯通式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棉粘涤混纺层的下表面一体化设置有凸块,且所述凸块呈半圆柱性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凸块与凹槽凹凸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凸块与凹槽凹凸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棉粘涤混纺层、亲肤层两者的贴合稳定性,避免亲肤层在与身体摩擦过程中发生剥离而影响面料使用寿命。
[0014]优选的,所述棉粘涤混纺层与抗菌层之间均匀设置有抑菌块,且所述抑菌块的上下表面分别嵌入于棉粘涤混纺层的上表面和抗菌层的下表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均匀分布的抑菌块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抑菌、抗菌能力,同时抗菌层可以对棉粘涤混纺层与抗菌层进行分隔,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透气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
[0016]优选的,所述气孔均匀开设于所述抗菌层、耐磨层的内部,且所述气孔与抑菌块交
错分布,并且所述气孔与抑菌块外侧的空间相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均匀设置的气孔可以配合抑菌块有效提高面料的整体透气性,从而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度。
[001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包括第一耐磨纱和第二耐磨纱,且所述第一耐磨纱、第二耐磨纱两者上下交错编织。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耐磨纱和第二耐磨纱可以有效提高耐磨层的坚韧度,从而使得耐磨层可以对面料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护,进而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能。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纱和第二耐磨纱两者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耐磨纱由第一竹纤维、第二竹纤维绞合编织而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绞合编织的第一竹纤维、第二竹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单根第一耐磨纱和第二耐磨纱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能。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可以进行有效的透气抑菌,提高了穿着舒适度,同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有效避免表层纤维断裂,使用寿命长,其具体内容如下;
[0023]1、设置有抑菌块和气孔,通过抑菌块,可以对棉粘涤混纺层和抗菌层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间隙,便于促进面料各处的空气流通,同时气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整体透气性,从而提高面料后续的穿着舒适度;
[0024]2、设置有耐磨层,通过第一耐磨纱、第二耐磨纱的横竖交替编织,可以有效提高耐磨层的整体结构强度,而第一耐磨纱、第二耐磨纱由第一竹纤维、第二竹纤维进行绞合编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各根第一耐磨纱、第二耐磨纱的强度,使得耐磨层可以对面料表面进行有效防护,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第一耐磨纱和第二耐磨纱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棉粘涤混纺层和抑菌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棉粘涤混纺层和凸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棉粘涤混纺层;2、亲肤层;3、抗菌层;4、耐磨层;401、第一耐磨纱;402、第二耐磨纱;4011、第一竹纤维;4012、第二竹纤维;5、凸块;6、凹槽;7、抑菌块;8、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包括作为基层的棉粘涤混纺层1,且棉粘涤混纺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2,并且棉粘涤混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菌层3;
[0033]还包括:耐磨层4,设置于抗菌层3的上表面;凹槽6,开设于亲肤层2的上表面;气孔8,开设于抗菌层3和耐磨层4的内部,气孔8呈贯通式设置。
[0034]棉粘涤混纺层1的下表面一体化设置有凸块5,且凸块5呈半圆柱性结构设置,并且凸块5与凹槽6凹凸配合。棉粘涤混纺层1与抗菌层3之间均匀设置有抑菌块7,且抑菌块7的上下表面分别嵌入于棉粘涤混纺层1的上表面和抗菌层3的下表面。气孔8均匀开设于抗菌层3、耐磨层4的内部,且气孔8与抑菌块7交错分布,并且气孔8与抑菌块7外侧的空间相连通,如图1和图3

5所示,当面料使用时凸块5和凹槽6凹凸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棉粘涤混纺层1、亲肤层2两者的贴合稳固性,避免亲肤层2受到身体摩擦而产生剥离,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气孔8可以有效调高面料的整体透气性,进而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度,而抑菌块7可以对面料表面的细菌等进行抑制。
[0035]耐磨层4包括第一耐磨纱401和第二耐磨纱402,且第一耐磨纱401、第二耐磨纱402两者上下交错编织。第一耐磨纱401和第二耐磨纱402两者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耐磨纱401由第一竹纤维4011、第二竹纤维4012绞合编织而成,如图1

2所示,第一竹纤维4011、第二竹纤维4012绞合编织而呈的第一耐磨纱401、第二耐磨纱402具有较强的架构强度,而多个第一耐磨纱401、第二耐磨纱402进行交错编织形成耐磨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包括作为基层的棉粘涤混纺层(1),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2),并且所述棉粘涤混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菌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层(4),设置于所述抗菌层(3)的上表面;凹槽(6),开设于所述亲肤层(2)的上表面;气孔(8),开设于所述抗菌层(3)和耐磨层(4)的内部,所述气孔(8)呈贯通式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粘涤混纺层(1)的下表面一体化设置有凸块(5),且所述凸块(5)呈半圆柱性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凸块(5)与凹槽(6)凹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透气棉粘涤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粘涤混纺层(1)与抗菌层(3)之间均匀设置有抑菌块(7),且所述抑菌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王爱国李燕陈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丰泰永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