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挂斗折叠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以解决现有的车篷无法打开折叠,使用不便,密封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篷体和支架,篷体覆盖于支架上,该篷体至少包括顶面和左、右、后三个侧面,侧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架包括位于两侧底部的水平杆及设置在水平杆上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顶面支撑部和第一倾斜支撑部,第二框架包括第二顶面支撑部和第二倾斜支撑部,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下部和水平杆转动连接,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倾斜支撑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自由前后折叠打开,安装使用方便。安装使用方便。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挂斗折叠篷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

技术介绍

[0002]皮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一般的皮卡等带有挂斗的车辆都是敞开的,不利于防护车内的物品,公开号为CN206278016U的专利文件记载了一种皮卡车篷结构,在顶棚底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门字形支撑杆,在多个所述门字形支撑杆中部设置有支撑杆连接杆,在门字形支撑杆上方设置有顶棚,在所述顶棚上罩有帆布篷,实现顶面覆盖车篷,但是上述车篷采用固定杆的形式支撑,无法折叠打开,灵活性不足,而且仅实现了顶部覆盖车篷,密闭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以解决现有的车篷无法打开折叠,使用不便,密封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包括篷体和支架,篷体覆盖于支架上,该篷体至少包括顶面和左、右、后三个侧面,侧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架包括位于两侧底部的水平杆及设置在水平杆上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顶面支撑部和第一倾斜支撑部,第二框架包括第二顶面支撑部和第二倾斜支撑部,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下部和水平杆转动连接,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倾斜支撑部的底端转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该折叠篷还包括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第三框架包括第三顶面支撑部和第三倾斜支撑部,第四框架包括第四顶面支撑部和第四倾斜支撑部,第三框架的第三倾斜支撑部和第四框架的第四倾斜支撑部转动连接,第三框架的第三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倾斜支撑部的中部转动连接,第四框架的第四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的连接部以及第一框架和第四框架的连接部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侧面设有转轴,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转轴和第一套筒连接,第一套筒的内经和第一框架的直径相等,第二套筒的内径和第二框架、第四框架的直径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侧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转轴设置于条型槽中,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设有带孔的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宽度和条形槽相等,连接板的孔和转轴匹配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框架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二框架和第四框架的内侧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的尾部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中连接有横杆,卡接板的
端部设置有卡槽,横杆的端部设置有和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接板上设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螺钉以将卡接板固定在水平杆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篷体包括顶面以及四个侧面,左右两个侧面通过按扣和水平杆固定连接,前后两个侧面通过粘扣带和/或磁性条和挂斗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篷体的内顶面边缘设置有和所述固定环匹配连接的挂钩。所述篷体的外顶面边缘设有插扣槽,所述篷体的内顶面边缘设置有和所述插扣槽配合的插扣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转动连接的四个门字形框架作为车篷的支撑,可以带动车篷合并收拢,既可以在阴雨或烈日天气关闭车篷,又可以在气候较好时打开,使用灵活方便。
[0015]2.本技术车篷的四个侧缝通过拉链连接,底部由按扣、粘扣带或磁性条固定,保证四面密封。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挂钩增加强度,通过插扣可以使侧面卷起固定,使用卡接板可以使尾部的横杆取下,具备灵活多样的使用方式。
[0017]4.本技术的框架结构及车篷都安装在水平杆上,使用时只需将水平杆通过挂扣等机构固定在车箱上即可,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车辆挂斗折叠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卡接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篷体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水平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篷体1,顶面101,侧面102,拉链103,篷体按扣104,窗口105,水平杆2,固定环201,挂钩202,插扣槽203,插扣体204,车斗侧面205,上扣件206,下扣件207,螺钉208,第一框架3,第一顶面支撑部31,第一倾斜支撑部32,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第四框架6,旋转组件7,第一套筒701,第二套筒702,条形槽703,转轴704,连接板705,横杆8,卡接板9,卡槽901,滑槽902,第一按扣903,尼龙绳904,卡块9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参见图1,包括篷体1和支架,篷体1覆盖于支架上,篷体1的侧面之间通过拉链103连接,拉链外还可以设置粘扣带或磁性条加强连接,篷体1的顶面和侧面缝合连接。支架安装在车辆后挂斗上,包括位于两侧底部的水平杆2、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第四框架6,四个框架均为门字形,以第一框架为例,包括第一顶面支撑部31和第一倾斜支撑部32,第一框架3的第一顶面支撑部31连接在水平杆2内侧,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第一框架3的第一倾斜支撑部32的端部和第二框架4的端部可转动连
接,第四框架6的端部可转动连接在第一框架3的第一倾斜支撑部32的中部,第三框架5的端部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框架4的侧面支撑部的中部,支架打开时,四个框架的顶部支撑起篷体1。
[0027]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的底部以及第一框架3和第四框架6的连接部设置有旋转组件,其结构参见图2,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701和第二套筒702,第一套筒701的侧面设置有条形槽703,转轴704横向设置于条型槽703中,第二套筒702的底部设有带孔的连接板705,该连接板705的宽度和条形槽相等,连接板705的底部设置为弧形或者距离条形槽704的底面一定的距离使得连接板705可在条形槽704中绕转轴转动。安装时,第一套筒701的内经和第一框架3的直径相等,第二套筒702的内径和第二框架4、第四框架6的直径相等。另外,第三框架5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框架4和第四框架的内侧面。使用旋转组件7可使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四框架6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减少侧面框架的厚度。
[0028]在水平杆3的尾部设置有卡接板9,参见图3和图4,卡接板9的末端设置有卡槽901,位于车尾的横杆8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在卡槽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挂斗折叠篷,其特征在于:包括篷体和支架,篷体覆盖于支架上,该篷体至少包括顶面和左、右、后三个侧面,侧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架包括位于两侧底部的水平杆及设置在水平杆上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顶面支撑部和第一倾斜支撑部,第二框架包括第二顶面支撑部和第二倾斜支撑部,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下部和水平杆转动连接,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倾斜支撑部的底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挂斗折叠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第三框架包括第三顶面支撑部和第三倾斜支撑部,第四框架包括第四顶面支撑部和第四倾斜支撑部,第三框架的第三倾斜支撑部和第四框架的第四倾斜支撑部转动连接,第三框架的第三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倾斜支撑部的中部转动连接,第四框架的第四倾斜支撑部的底端和第一框架的第一倾斜支撑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挂斗折叠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的连接部以及第一框架和第四框架的连接部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侧面设有转轴,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转轴和第一套筒连接,第一套筒的内经和第一框架的直径相等,第二套筒的内径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宏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