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8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1
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该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包括滑动体、弹性件、导向器,滑动体向外伸的动力来自弹性件的预推力,摄像头的伸出或隐藏状态由导向器和闭环导向槽配合控制,导向器的导向头只能停靠在上落点或者下落点,停靠在上落点则摄像头伸出,停靠在下落点则摄像头被隐藏,用户只需按压滑动体来克服上落点/下落点的限位作用,让导向头在上落点和下落点之间切换停靠,即可实现摄像头的伸出状态和隐藏状态的切换,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无需动力控制,用户只需按动滑动体即可改变摄像头的状态,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零件易加工,易组装。易组装。易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平板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用品,其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摄像功能作为平板类电子产品的基础功能,主要由摄像头来承担。目前平板类电子产品中把摄像头隐藏起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当前常见的隐藏摄像头的方式,是由马达控制摄像头伸缩,这种方式成本高、能耗高、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摄像头伸缩方式的成本高、能耗高、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方面,构造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中,包括滑动体、弹性件、导向器,所述滑动体与主体结构滑动配合,所述滑动体上安装摄像头,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体和主体结构之间以为所述滑动体提供往所述主体结构外滑出的预推力,所述主体结构内包括一具有上落点和下落点的闭环导向槽,所述上落点相对下落点更靠近所述摄像头;
[0006]所述导向器的固定头与所述滑动体固定,所述导向器的导向头伸入所述闭环导向槽并在所述预推力的作用下被限位停靠在上落点以伸出所述摄像头或者下落点以隐藏所述摄像头,并可在所述滑动体被往预推力相反的方向按动时克服当前所处的上落点/下落点的限位作用而进行单向运动以在所述上落点和下落点之间切换停靠。
[000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闭环导向槽为闭环的平滑槽,其顶部呈倒V型、底部呈W型、且两侧腰部往外扩;所述闭环导向槽由内闭环面和外闭环面夹合形成,所述外闭环面环绕所述内闭环面,所述外闭环面的顶部与倒V型的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所述上落点,所述内闭环面的底部与W型的中间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所述下落点。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闭环导向槽的两侧的腰部分别作为下降轨道和上升轨道;所述内闭环面的顶部与倒V型的转折点对应的位置偏向所述上升轨道,所述上落点偏向所述下降轨道,以在所述导向头停靠在所述上落点时受到所述滑动体按压后仅能进入所述下降轨道。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W型的中间转折点两侧的两个转折点中,靠近所述下降轨道的转折点为第一边缘转折点,靠近所述上升轨道的转折点为第二边缘转折点;
[0010]所述外闭环面的底部与W型的中间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一限位点;所述第一
限位点偏向所述下降轨道,所述下落点偏向所述上升轨道,以使所述导向头在沿下降轨道被按压至第一边缘转折点后,随着按压力的撤销在自身回弹力和所述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碰到第一限位点后落入所述下落点中,且在所述导向头停靠在所述下落点时受到所述滑动体按压后仅能进入所述上升轨道。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内闭环面的底部与靠近所述第二边缘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二限位点,且所述第一限位点和第二限位点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预设范围,以防止所述导向头在自身回弹力和所述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落入下落点后继续滑行进入所述上升轨道。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滑动体具有内凹的导向活动面和导向器仓,所述导向器仓与所述导向活动面连通,所述导向活动面覆盖所述闭环导向槽,所述导向器靠所述固定头一段安装在所述导向器仓内,所述导向器的另一段沿所述导向活动面循环摆动。
[00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导向器由具有韧性的金属棒制成,金属棒的两端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固定头和导向头,金属棒的20%固定在导向器仓内,金属棒的80%沿所述导向活动面循环摆动。
[00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滑动体还与主体结构共同围合形成压簧仓,所述压簧一端在所述压簧仓内,所述压簧另一端套在主体结构的限位柱上,摄像头隐藏时压簧为压缩状态,摄像头伸出时压簧为伸展状态。
[00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中,所述主体结构上安装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提供可供所述滑动体滑动的轨道腔体,所述滑动体的两侧分别伸入一对滑轨的轨道腔体内。
[0016]二方面,构造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主体结构和安装在所述主体结构中的如前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
[0017]本技术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以及电子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滑动体向外伸的动力来自弹性件的预推力,摄像头的伸出或隐藏状态由导向器和闭环导向槽配合控制,导向器的导向头只能停靠在上落点或者下落点,停靠在上落点则摄像头伸出,停靠在下落点则摄像头被隐藏,用户只需按压滑动体来克服上落点/下落点的限位作用,让导向头在上落点和下落点之间切换停靠,即可实现摄像头的伸出状态和隐藏状态的切换,可见,本技术完全无需动力控制,用户只需按动滑动体即可改变摄像头的状态,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零件易加工,易组装。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应用在电子产品中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摄像头隐藏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摄像头伸出时的外观示意图;
[0022]图4是摄像头伸出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滑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闭环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中,电子产品可以是平板、手机等,一般由前面板和后壳组成。主体结构并不限制,只要是适合安装摄像头的结构即可,比如说主体结构可以是后壳。
[0028]参考图2

4,本实施例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括滑动体1、弹性件2、导向器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主体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体(1)、弹性件(2)、导向器(3),所述滑动体(1)与主体结构滑动配合,所述滑动体(1)上安装摄像头,所述弹性件(2)设置在所述滑动体(1)和主体结构之间以为所述滑动体(1)提供往所述主体结构外滑出的预推力,所述主体结构内包括一具有上落点(P1)和下落点(P2)的闭环导向槽(4),所述上落点(P1)相对下落点(P2)更靠近所述摄像头;所述导向器(3)的固定头(31)与所述滑动体(1)固定,所述导向器(3)的导向头(32)伸入所述闭环导向槽(4)并在所述预推力的作用下被限位停靠在上落点(P1)以伸出所述摄像头或者下落点(P2)以隐藏所述摄像头,并可在所述滑动体(1)被往预推力相反的方向按动时克服当前所处的上落点(P1)/下落点(P2)的限位作用而进行单向运动以在所述上落点(P1)和下落点(P2)之间切换停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导向槽(4)为闭环的平滑槽,其顶部呈倒V型、底部呈W型、且两侧腰部往外扩;所述闭环导向槽(4)由内闭环面(401)和外闭环面(402)夹合形成,所述外闭环面(402)环绕所述内闭环面(401),所述外闭环面(402)的顶部与倒V型的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所述上落点(P1),所述内闭环面(401)的底部与W型的中间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所述下落点(P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导向槽(4)的两侧的腰部分别作为下降轨道(41)和上升轨道(42);所述内闭环面(401)的顶部与倒V型的转折点对应的位置偏向所述上升轨道(42),所述上落点(P1)偏向所述下降轨道(41),以在所述导向头(32)停靠在所述上落点(P1)时受到所述滑动体(1)按压后仅能进入所述下降轨道(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动式弹出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W型的中间转折点两侧的两个转折点中,靠近所述下降轨道(41)的转折点为第一边缘转折点,靠近所述上升轨道(42)的转折点为第二边缘转折点;所述外闭环面(402)的底部与W型的中间转折点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一限位点(P3);所述第一限位点(P3)偏向所述下降轨道(41),所述下落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勇军姜乔黄泽成戴晨盼袁培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