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料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沥青冷补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料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冷补料是一种路途修正材料,适用于各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停车场、跑道等路面的检修维护,而在沥青冷补料施工的现场,一般采用购买来的冷补料进行施工,但购买来的冷补料都是在拌和站拌和好之后存储的冷补料,这些冷补料在经过存放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存放的时间越久,其施工后的初期强度越低,所以将购买的冷补料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其强度会较立即拌和好进行施工的冷补料较差,并且以往施工时不能自动将冷补料填进需要修补处,均需施工人员用工具进行施工,较为不方便,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料施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料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冷补料施工方式强度低和施工便捷性不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规模施工现场用沥青冷补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以及从右至左的原料装置、搅拌装置和储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从上至下的装料斗(9)、搅拌筒(8)、卸料溜槽(10)、连接法兰(13)、减速器(14)以及传动装置(15),所述装料斗(9)和卸料溜槽(10)均设置在搅拌筒(8)的左侧,且装料斗(9)位于卸料溜槽(10)正上方,所述传动装置(15)安装在箱体(4)的内侧底端,并处于搅拌筒(8)的右侧,所述减速器(14)安装在传动装置(15)上方,且减速器(14)通过连接法兰(13)与搅拌筒(8)连接,所述搅拌筒(8)的表面固定有环形滚道(11),所述箱体(4)的内侧还安装有支承滚轮(12),所述支承滚轮(12)与环形滚道(11)滚动接触,所述搅拌筒(8)包括筒体(22)、辅助搅拌叶片(23)、进料管道(24)、第二搅拌叶片(25)和第一搅拌叶片(26),进料管道(24)和连接法兰(13)分别设置在筒体(22)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搅拌叶片(26)对称设置在筒体(22)的尾部,所述第二搅拌叶片(25)设置在筒体(22)的前端并位于进料管道(24)附近,所述筒体(22)的尾部内壁上还安装有一个辅助搅拌叶片(23);所述原料装置包括位于搅拌装置右侧从上至下的第一进料口(1)、挡板组件、运输装置、压力传感装置(3)和电机(21),所述第一进料口(1)包括一号料进料口(27)、二号料进料口(28)、三号料进料口(29)和四号料进料口(30),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三挡板(39)、第二挡板(40)和第一挡板(41),所述原料装置被第三挡板(39)、第二挡板(40)和第一挡板(41)分为四个区域,所述一号料进料口(27)、二号料进料口(28)、三号料进料口(29)和四号料进料口(30)分别设置在四个区域的上方,所述压力传感装置(3)包括第四压力传感器(35)、第三压力传感器(36)、第二压力传感器(3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8),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5)、第三传送带(6)和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包括四号料传送带(31)、三号料传送带(32)、二号料传送带(33)和一号料传送带(34),所述四号料传送带(31)、三号料传送带(32)、二号料传送带(33)和一号料传送带(34)分别位于四号料进料口(30)、三号料进料口(29)、二号料进料口(28)和一号料进料口(27)的正下方,且所述四号料传送带(31)、三号料传送带(32)、二号料传送带(33)和一号料传送带(3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35)、第三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固智慧市政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