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包括框架,框架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前轮,框架内部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后轮,转杆上设置有和框架配合的传动装置,转杆和传动装置传动配合,框架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一,辊一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刷,辊一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一,连接装置一和传动装置传动配合,清洁刷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靠近清洁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管,收纳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二,辊二上固定连接有涡轮风扇,辊二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二,连接装置二穿过收纳腔和传动装置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解决传统的清洁麻烦且清洁效果差的问题。洁效果差的问题。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0003]现如今对塑胶跑道、球场等场地的清洁和维护需要人工进行,人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对塑胶跑道的清洁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解决传统的清洁麻烦且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前轮,所述框架内部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后轮,所述转杆上设置有和框架配合的传动装置,所述转杆和传动装置传动配合,所述框架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一,所述辊一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辊一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一,所述连接装置一和传动装置传动配合,所述清洁刷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靠近清洁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管,所述收纳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二,所述辊二上固定连接有涡轮风扇,所述辊二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二,所述连接装置二穿过收纳腔和传动装置配合。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推动框架,框架通过前轮和后轮进行移动,后路在转动时会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时会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转动会同时带动连接装置一和连接装置二启动连接装置一会带动辊一转动,辊一转动会带动清洁刷转动,通过清洁刷对框架移动的地面进行清洁,清洁刷会将杂质扫入到斜管内部,进入斜管内部的杂质会在收纳腔内部放置,同时连接装置二启动会带动辊二转动,辊二转动会带动涡轮风扇转动,转动涡轮风扇会方便将灰尘吸入,保证打扫的效果,通过调节装置会调节前轮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清洁刷距离地面的高度,保证清洁效果。
[0008]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锥齿轮三、锥齿轮四、立杆、横杆、蜗杆、平齿轮一和平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固定在转杆上,所述立杆转动布置在框架内部,所述锥齿轮二固定在立杆的一端,所述锥齿轮二和锥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横杆转动布置在框架内部,所述锥齿轮三固定在立杆的另一端,所述锥齿轮四和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和锥齿轮四相互啮合,所述平齿轮一固定在横杆的另一端,所述蜗杆和横杆
平行布置,且所述蜗杆和框架转动配合,所述平齿轮二和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平齿轮一和平齿轮二相互啮合,且所述平齿轮二的直径小于平齿轮一的直径。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转动,转杆会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立杆转动,立杆带动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三转动,锥齿轮三带动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四转动,锥齿轮四带动横杆转动,横杆带动固定连接的平齿轮一转动,平齿轮一带动相互啮合的平齿轮二转动,平齿轮二带动固定连接的蜗杆转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一包括锥齿轮五、锥齿轮六、连杆和蜗轮,所述锥齿轮五固定在辊二上,所述连杆竖直且转动布置在框架内部,所述锥齿轮六固定在连杆的一端,所述锥齿轮五和锥齿轮六相互啮合,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连杆的另一端,且所述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连接装置二和连接装置一的结构相同。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转动带动相互啮合的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锥齿轮六转动,锥齿轮六转动带动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五转动,锥齿轮五转动带动辊一转动,辊一带动清洁刷转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外筒和内杆,所述螺纹杆和框架螺纹配合,所述外筒转动布置在螺纹杆位于框架内部的一端,所述内杆穿过外筒,且所述内杆和外管转动配合,所述前轮和内管固定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和框架螺纹配合,使得螺纹杆转动时会和框架发生相对移动,螺纹杆移动会带动外筒移动,外筒会带动内杆移动,内杆会带动前轮移动,从而调节前轮的高度,由于外筒和螺纹杆转动配合,使得避免外筒跟随螺纹杆发生转动。
[0014]作为优选,所述收纳腔底部开设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内部转动设置有承接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料口方便将收纳腔内部的灰尘倒出,承接板起到密封效果。
[0016]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把。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把方便移动框架。
[0018]有益效果:采用后轮转动带动传动装置转动,转动装置带动连接装置一和连接装置二启动,连接装置一和连接装置二带动清洁刷和涡轮风扇转动,清洁刷对地面进行清洁,涡轮风扇方便灰尘和杂质的进入,保证清洁效果,且无需动力,更加环保,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1、框架;2、调节装置;3、前轮;4、转杆;5、后轮;6、传动装置;7、辊一;8、清洁刷;9、连接装置一;10、收纳腔;11、斜管;12、辊二;13、涡轮风扇;14、连接装置二;15、锥齿轮一;16、锥齿轮二;17、锥齿轮三;18、锥齿轮四;19、立杆;20、横杆;21、蜗杆;22、平齿轮一;23、平齿轮二;24、锥齿轮五;25、锥齿轮六;26、连杆;27、蜗轮;28、螺纹杆;29、外筒;30、内杆;31、漏料口;32、承接板;33、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
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见图1至2所示,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包括框架1,框架1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有前轮3,框架1内部转动设置有转杆4,转杆4的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后轮5,转杆4上设置有和框架1配合的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包括锥齿轮一15、锥齿轮二16、锥齿轮三17、锥齿轮四18、立杆19、横杆20、蜗杆21、平齿轮一22和平齿轮二23,锥齿轮一15固定在转杆4上,立杆19转动布置在框架1内部,锥齿轮二16固定在立杆19的一端,锥齿轮二16和锥齿轮一15相互啮合,横杆20转动布置在框架1内部,锥齿轮三17固定在立杆19的另一端,锥齿轮四18和横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三17和锥齿轮四18相互啮合,平齿轮一22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框架(1)内部转动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后轮(5),所述转杆(4)上设置有和框架(1)配合的传动装置(6),所述转杆(4)和传动装置(6)传动配合,所述框架(1)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一(7),所述辊一(7)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刷(8),所述辊一(7)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一(9),所述连接装置一(9)和传动装置(6)传动配合,所述清洁刷(8)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腔(10),所述收纳腔(10)靠近清洁刷(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管(11),所述收纳腔(10)内部转动设置有辊二(12),所述辊二(12)上固定连接有涡轮风扇(13),所述辊二(1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二(14),所述连接装置二(14)穿过收纳腔(10)和传动装置(6)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场地清洁维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锥齿轮一(15)、锥齿轮二(16)、锥齿轮三(17)、锥齿轮四(18)、立杆(19)、横杆(20)、蜗杆(21)、平齿轮一(22)和平齿轮二(23),所述锥齿轮一(15)固定在转杆(4)上,所述立杆(19)转动布置在框架(1)内部,所述锥齿轮二(16)固定在立杆(19)的一端,所述锥齿轮二(16)和锥齿轮一(15)相互啮合,所述横杆(20)转动布置在框架(1)内部,所述锥齿轮三(17)固定在立杆(19)的另一端,所述锥齿轮四(18)和横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17)和锥齿轮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昌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非凡塑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