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05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开口,壳体远离开口一端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红外光源,红外光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壳体对应红外光源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壳体内腔的侧壁设有触摸感应件,触摸感应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壳体内腔设有棱镜,棱镜为梯型棱镜,棱镜的上表面为采集面,棱镜一侧面为反射面,反射面相对于采集面倾斜设置,棱镜另一侧面为出光面,出光面垂直于采集面设置,壳体内腔靠近反射面一侧设有反射镜片,壳体内腔靠近出光面一侧设有指纹采集模组,指纹采集模组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的准确性高。的准确性高。的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凹凸不平产生的纹线。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且就算是同一个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同时指纹又具有终生性,因此指纹识别可用于身份鉴定,并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0003]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采用可见光补光的模式成像,意味着将伪造的假指纹(指模)按压在棱镜上,即可成功采集指纹信息。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利用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作的假指纹不断出现,由于假指纹成像与活体指纹成像没有差异,而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又无法识别指纹的真假性,导致该指纹识别装置的的安全可靠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对使用者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的准确性高。
[0005]本技术公开的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开口,所述壳体远离开口一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对应红外光源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腔的侧壁设有触摸感应件,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腔设有棱镜,所述棱镜为梯型棱镜,所述棱镜的上表面为采集面,所述棱镜一侧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相对于采集面倾斜设置,所述棱镜另一侧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垂直于采集面设置,所述壳体内腔靠近反射面一侧设有反射镜片,所述壳体内腔靠近出光面一侧设有指纹采集模组,所述指纹采集模组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面与采集面之间的夹角为70度至75度,所述反射镜片平行于反射面设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棱镜一体成型,且所述棱镜为亚克力材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平行于采集面设置,且所述盖板靠近棱镜一侧与采集面接触。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为透明玻璃板。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红外光源为红外LED灯,且所述红外光源发射850nm或940nm红外光。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对应出光面的位置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与壳体内腔连通,所述指纹采集模组设于通道远离棱镜一端。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指纹采集模组为CMOS镜头模组。
[0014]本技术公开的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手指按压在棱镜的采集面上,触摸感应件给电路板传递信号,打开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穿过棱镜的采
集面到达手指上,手指上的指纹纹路会反射红外光,由于红外光反射的指纹信息是手指的真皮层,不会反射与真皮层无关的指纹信息,从而防止了假指模,提高了指纹识别装置的安全性,此外,红外成像采集特殊人群,如指纹浅或指纹残缺的人群的指纹,相比普通可见光成像更加灵敏,提升了指纹识别成功率,增加了适用人群,手指上的指纹纹路反射出的红外光会穿过棱镜的反射面反射至反射镜上,经过反射镜再次反射,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会穿过棱镜的出光面被指纹采集模组采集,最后通过电路板处理完成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爆炸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9]10、壳体;11、通道;20、电路板;21、红外光源;30、触摸感应件;40、棱镜;41、采集面;42、反射面;43、出光面;50、反射镜;60、指纹采集模组;7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21]请参考图1至图4,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一端开口,壳体10远离开口一端设有电路板20,电路板20上设有红外光源21,红外光源21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壳体10对应红外光源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壳体10内腔的侧壁设有触摸感应件30,触摸感应件30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壳体10内腔设有棱镜40,棱镜40为梯型棱镜40,棱镜40的上表面为采集面41,棱镜40一侧面为反射面42,反射面42相对于采集面41倾斜设置,棱镜40另一侧面为出光面43,出光面43垂直于采集面41设置,壳体10内腔靠近反射面42一侧设有反射镜50片,壳体10内腔靠近出光面43一侧设有指纹采集模组60,指纹采集模组60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
[0022]手指按压在棱镜40的采集面41上,触摸感应件30给电路板20传递信号,打开红外光源21,红外光源21发出的红外光穿过棱镜40的采集面41到达手指上,手指上的指纹纹路会反射红外光,由于红外光反射的指纹信息是手指的真皮层,不会反射与真皮层无关的指纹信息,从而防止了假指模,提高了指纹识别装置的安全性,此外,红外成像采集特殊人群,如指纹浅或指纹残缺的人群的指纹,相比普通可见光成像更加灵敏,提升了指纹识别成功率,增加了适用人群,手指上的指纹纹路反射出的红外光会穿过棱镜40的反射面42反射至反射镜50上,经过反射镜50再次反射,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会穿过棱镜40的出光面43被指纹采集模组60采集,最后通过电路板20处理完成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准确性高。
[0023]具体的,请参考图3和图4,反射面42与采集面41之间的夹角为70度至75度,反射镜50片平行于反射面42设置。手指上的指纹纹路反射的红外光穿过反射面42到达反射镜50片,再经过反射镜50片反射到指纹采集模组60上,供指纹采集模组60采集,在此光路下,指纹采集模组60能够设置成与采集面41平行,从而减小整个指纹识别装置的体积,进而减小使用时的占用空间。
[0024]具体的,棱镜40一体成型,且棱镜40为亚克力材质。一体成型结构稳定,生产成本低。亚克力材质能够透红外光,在其它实施例中,棱镜40也可以为PC材质。
[0025]具体的,请参考图1和图3,壳体10的开口处设有盖板70,盖板70平行于采集面41设置,且盖板70靠近棱镜40一侧与采集面41接触。更具体的,盖板70为透明玻璃板。用户在使用指纹识别装置时将手指按压在盖板70上即可,不需要直接按压在棱镜40的采集面41上,对棱镜40直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盖板70为透明玻璃板。
[0026]具体的,红外光源21为红外LED灯,且红外光源21发射850nm或940nm红外光。LED高效节能、寿命长且环保。此外850nm或940nm红外光反射的指纹信息是反射手指的真皮层,较传统光学指纹模组而言,传统光学指纹模组只要是按压在棱镜40指纹面的一切纹路的物体都能成像,造成假指模也能被采集,失去了安全性,而本红外光源21发射的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开口,所述壳体远离开口一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对应红外光源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腔的侧壁设有触摸感应件,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腔设有棱镜,所述棱镜为梯型棱镜,所述棱镜的上表面为采集面,所述棱镜一侧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相对于采集面倾斜设置,所述棱镜另一侧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垂直于采集面设置,所述壳体内腔靠近反射面一侧设有反射镜片,所述壳体内腔靠近出光面一侧设有指纹采集模组,所述指纹采集模组与电路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与采集面之间的夹角为70度至75度,所述反射镜片平行于反射面设置。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普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