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89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涉及储能供电系统技术领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参数,形成适应电网能源需求的储能调度方案,使针对储能系统的储能调度方案更加匹配电网的用电需求,提高对于储能系统电能的高效利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另外,通过对储能调度方案的记录,对后续的储能调度方案在新的储能系统并网或者部分储能系统离网后能够进行参考,并快速的形成新的适合当下储能调度的新方案,增强了储能系统对于储能调度变化的适应性,形成高效的储能调度方案,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了能源,缓解了现有技术在储能供电过程中电能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较高的技术问题。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供电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的技术应用贯穿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各个环节,将储能系统适宜的接入电力调度能够改善电网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及时的缓解电网对于电能的需求。目前,对于储能系统的能源调度方法多样,主要根据电网对于用电的需求来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对于在供电区域范围内设置有多种类型的混合储能系统的能源调度,通常的做法就是通过需求电量的分析来安排各储能系统进行电量输送。但是储能的类型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到储能的充放电效率,也就是储能充放电的损耗;而储能的调度策略一是直接影响储能的成本效益、寿命周期等指标,二是影响电网的联络线计划、线路损耗等,三是影响发电的碳排和成本,四是影响用电价格,降低负荷用电成本。
[0003]因此,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在储能供电过程中电能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在储能供电过程中电能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应用于预设供电区域对应的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型储能系统以及能量型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对应的性能参数;
[0007]基于所述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性能参数,确定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
[0008]通过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确定第一储能调度方案,并通过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储能调度;
[0009]基于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确定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
[0010]基于所述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对第二储能调度方案进行优化。
[001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储能调度数据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0012]用电需求信息、用电需求功率数据、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
[0013]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0014]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
[001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性能参数,确定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的步骤,包括:
[0016]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
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进行电能总调度量分配;
[0017]基于所述用电需求功率数据进行电能输出变化量分析,得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
[0018]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
[001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用电需求信息包括用电需求总量;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进行电能总调度量分配的步骤,包括:
[0020]基于所述用电需求总量、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建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
[0021]根据所述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进行调度的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
[002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包括调度期间的用电需求功率变化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的步骤,包括:
[0023]基于所述用电需求功率变化数据、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调度优先级;
[0024]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增加调度的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
[0025]基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减少调度的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
[002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确定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0027]基于所述预设供电区域的用电规律确定第一储能调度周期;
[0028]在所述第一储能调度周期内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随调度时间变化的实际调度电量进行记录,得到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
[002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还包括新并网的能量型储能系统以及离网的备用储能系统;所述预设供电区域中还包含未纳入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共享储能系统;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对第二储能调度方案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0030]获取所述预设供电区域随调度时间变化的需求电量;
[0031]分别计算所述混合储能系统、所述能量型储能系统、所述备用储能系统以及所述共享储能系统相对于所述需求电量的匹配度,确定匹配度最高的目标储能系统;
[0032]将所述目标储能系统添加至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调度范围,或利用所述目标储能系统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至少一个储能系统进行替换,完成对于第二储能调度方案的优化。
[003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分别计算所述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新并网的能量型储能系统、所述备用储能系统以及所述共享储能系统相对于所述需求电量的匹配度,确定匹
配度最高的目标储能系统的步骤,包括:
[0034]获取所述混合储能系统随调度时间变化的实际调度电量;
[0035]获取所述新并网的能量型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并基于所述新并网的能量型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得到第一经济调度电量;
[0036]获取所述备用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并基于所述备用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得到第二经济调度电量;
[0037]获取所述共享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并基于所述共享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以及额定能量,得到第三经济调度电量;
[0038]分别计算所述实际调度电量、所述第一经济调度电量、所述第二经济调度电量以及所述第三经济调度电量相对于所述需求电量的匹配度,确定匹配度最高的目标储能系统。
[003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装置,应用于预设供电区域对应的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混合储能系统;所述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电网实际调控需求的混合储能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供电区域对应的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型储能系统以及能量型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对应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性能参数,确定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通过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确定第一储能调度方案,并通过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储能调度;基于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确定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周期性储能调度数据,对第二储能调度方案进行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调度数据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用电需求信息、用电需求功率数据、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储能调度数据以及所述性能参数,确定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进行电能总调度量分配;基于所述用电需求功率数据进行电能输出变化量分析,得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包括用电需求总量;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需求信息、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进行电能总调度量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用电需求总量、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寿命周期数据,建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进行调度的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包括调度期间的用电需求功率变化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电能输出变化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储能优先级调度方式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用电需求功率变化数据、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充电放电性能参数以及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参数,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调度优先级;基于所述用电高峰期增加的放电功率,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增加调度的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
基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增加的充电功率,确定所述混合储能系统中需要减少调度的所述混合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储能调度方案确定第一周期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马志程张金平赵龙沈渭程王定美吕清泉张睿骁韩旭杉马彦宏张健美保承家高鹏飞张彦琪张珍珍李津刘丽娟赵炜沈琛云甄文喜黄蓉王明松陈钊郑翔宇陈柏旭王晟刘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