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60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遮阳伞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包括立柱、伞骨和伞布,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展开装置,展开装置与立柱可转动连接,展开装置上设有若干伞骨,所述若干伞骨上均连接有伞布,伞布与相邻的两个伞骨连接进而使若干伞骨和若干伞布依次串联组成遮阳伞的伞面,所述立柱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所述展开装置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手动摇杆可驱动展开装置,若干旋转臂在芯轴上可转动设置,芯轴带动其中一个旋转臂以及伞骨转动,若干旋转臂上的伞骨之间通过伞布连接从而依次张开形成伞面;展开装置与立柱之间存在夹角C,在收拢状态时旋转臂贴合立柱从而减少遮阳伞的占地面积,使用灵活方便。使用灵活方便。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伞
,具体指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

技术介绍

[0002]遮阳伞是人们用于遮阳防晒的生活用品,常用于庭院、公共场所等休息区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升,遮阳伞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休闲环境。
[0003]目前,市场上的遮阳伞款式众多,比较常见的遮阳伞根据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中柱伞、吊伞和弯臂伞等。其中,中柱伞仅适用于插在桌子中间使用,用户围绕在桌子四周休息,中柱伞的立柱对用户的视线存在干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且中柱伞的应用环境局限性较大。吊伞、弯臂伞适用于庭院以及公共场所中存在吊顶结构的环境,这种结构的遮阳伞在使用时不仅占地空间大,结构也比较复杂,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偏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单边遮阳、开合灵活、收纳方便的旋转开合式遮阳伞。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包括立柱、伞骨和伞布,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展开装置,展开装置与立柱可转动连接,展开装置上设有若干伞骨,所述若干伞骨上均连接有伞布,伞布与相邻的两个伞骨连接进而使若干伞骨和若干伞布依次串联组成遮阳伞的伞面,所述立柱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所述展开装置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
[000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变向机构,展开装置的下端与所述变向机构配合连接,进而使所述展开装置与立柱之间构成夹角C,驱动装置通过变向机构与展开装置配合连接。
[000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展开装置包括若干旋转臂,若干旋转臂依次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且该中心轴与所述立柱之间构成夹角C,若干伞骨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臂固定连接;所述展开装置中处于最下端的旋转臂与变向机构转动连接,且该旋转臂与变向机构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展开装置中处于最上端的旋转臂与变向机构传动连接,进而驱动装置可通过若干旋转臂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
[000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变向机构上设有芯轴,芯轴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变向机构转动连接,芯轴沿所述中心轴穿设于若干旋转臂内,所述芯轴上设有若干与旋转臂一一对应的轴套,所述展开装置中处于最上端的旋转臂通过轴套与芯轴固定连接;与其余旋转臂配对的所述轴套上设有轴承,且其余的旋转臂通过所述轴套与芯轴转动连接。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第一折弯管和第二折弯管,第一折弯管的下端与第二折弯管的上端固定且第一折弯管和第二折弯管之间构成夹角C;所述第一折弯管上
设有芯轴,芯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折弯管内,芯轴的上端与展开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立柱内设有传动杆,第二折弯管的下端与立柱上端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上端穿设于第二折弯管内,且传动杆通过轴承分别连接第二折弯管和立柱;所述传动杆的上端与芯轴的下端传动连接,驱动装置与传动杆的下端传动连接。
[00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芯轴的下端和传动杆的上端通过两个锥齿轮啮合构成传动连接。
[00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芯轴的下端和传动杆的上端之间通过万向节构成传动连接。
[001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展开装置中处于最下端的旋转臂与第一折弯管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限位结构包括延伸板和阻挡块,第一折弯管的上端口内壁上设有阻挡块,靠近第一折弯管的轴套的下端口上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穿设于所述第一折弯管的上端口内,且该轴套上的旋转臂围绕芯轴转动时所述延伸板与阻挡块在中心轴的周向上构成配对设置。
[001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摇杆和变速装置,变速装置固定设置在立柱的中部,变速装置与传动杆的下端传动连接,变速装置上设有手动摇杆。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手动摇杆可驱动展开装置,若干旋转臂在芯轴上可转动设置,芯轴带动其中一个旋转臂以及伞骨转动,若干旋转臂上的伞骨之间通过伞布连接从而依次张开形成伞面;反之,则使伞面收拢,展开装置与立柱之间存在夹角C,在收拢状态时旋转臂贴合立柱从而减少遮阳伞的占地面积,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无伞布的主体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变向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收拢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变向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立柱;2、展开装置;3、变向机构;11、伞骨;12、伞布;13、传动杆;14、手动摇杆;15、变速装置;21、旋转臂;22、延伸板;31、芯轴;32、轴套;33、第一折弯管;34、第二折弯管;35、阻挡块;36、锥齿轮;37、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8]实施例1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包括立柱1、伞骨11和伞布12,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有展开装置2,展开装置2与立柱1可转动连接,展开装置2上设有若干伞骨11,所述若干伞骨11上均连接有伞布12,伞布12与相邻的两个伞骨11连接进而使若干伞骨11和若干伞布12依次串联组成遮阳伞的伞面,所述立柱1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所述展开装置2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所述若干伞布12连接若干伞骨11
构成伞面,由于伞骨11的一端与展开装置2连接,从而使所述展开装置2打开所述伞面时,展开装置2的展开角或转动角小于360
°
时该伞面可以是非整圆结构,或通过多个伞骨11以及伞布12,展开装置2的展开角或转动角等于360
°
,进而使若干伞布12环绕立柱1一周形成整圆结构。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展开装置2的展开角或旋转角接近180
°
,若干伞骨11以及其上的伞布12在展开装置2的驱动下可以组成半圆形的伞面,从而避免现有的中柱伞必须将中柱设置在台面中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立柱1的下端设有固定结构,比如底脚、底板以及常规的连接方式,使所述立柱1以及其上的展开装置2、伞骨11、伞面12稳定地设置在地面上,从而为用户提供可遮阳的伞面。
[0019]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有变向机构3,展开装置2的下端与所述变向机构3配合连接,进而使所述展开装置2与立柱1之间构成夹角C,驱动装置通过变向机构3与展开装置2配合连接。所述变向机构3用于将展开装置2倾斜设置在立柱1上端,展开装置2与立柱1之间形成的夹角C,可以使围绕展开装置2设置的若干伞骨11,在收拢状态下,伞骨11在展开装置2上呈下垂姿态,且伞骨11可近似平行于立柱1,便于遮阳伞在收纳和运输时减少占地空间。当然,所述夹角C的取值范围在45
°‑
75
°
之间,而且所述伞骨11与展开装置2的旋转轴之间同样存在夹角,从而在上述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包括立柱(1)、伞骨(11)和伞布(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有展开装置(2),展开装置(2)与立柱(1)可转动连接,展开装置(2)上设有若干伞骨(11),所述若干伞骨(11)上均连接有伞布(12),伞布(12)与相邻的两个伞骨(11)连接进而使若干伞骨(11)和若干伞布(12)依次串联组成遮阳伞的伞面,所述立柱(1)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所述展开装置(2)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设有变向机构(3),展开装置(2)的下端与所述变向机构(3)配合连接,进而使所述展开装置(2)与立柱(1)之间构成夹角C,驱动装置通过变向机构(3)与展开装置(2)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装置(2)包括若干旋转臂(21),若干旋转臂(21)依次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且该中心轴与所述立柱(1)之间构成夹角C,若干伞骨(1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臂(21)固定连接;所述展开装置(2)中处于最下端的旋转臂(21)与变向机构(3)转动连接,且该旋转臂(21)与变向机构(3)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展开装置(2)中处于最上端的旋转臂(21)与变向机构(3)传动连接,进而驱动装置可通过若干旋转臂(21)使所述伞面展开或收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开合式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机构(3)上设有芯轴(31),芯轴(31)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变向机构(3)转动连接,芯轴(31)沿所述中心轴穿设于若干旋转臂(21)内,所述芯轴(31)上设有若干与旋转臂(21)一一对应的轴套(32),所述展开装置(2)中处于最上端的旋转臂(21)通过轴套(32)与芯轴(31)固定连接;与其余旋转臂(21)配对的所述轴套(32)上设有轴承,且其余的旋转臂(21)通过所述轴套(32)与芯轴(3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国龙腾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球源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