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48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油泵轴安装孔,三者内部分别安装有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齿轮轴、空心车轴和油泵轴,油泵轴上套设有甩油环,油泵轴安装孔孔壁上开设有与甩油环外圆面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油环槽,输出轴承孔孔壁上开设有第二集油环槽,第一集油环槽和第二集油环槽间设有出油孔,输入轴承孔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一进油孔,第一集油环槽、出油孔、第二集油环槽、第一进油孔和输入轴承孔依次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结构可将润滑油从低位引至高位,充分满足输入轴承的润滑需求,进而提高齿轮箱的使用寿命,缩短检修周期,降低维护成本。降低维护成本。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列车车用齿轮箱
,具体涉及一种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小型单轨列车属于新型轨道列车,其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适用于中小城市交通工具。由于小型单轨列车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
[0003]小型单轨列车的齿轮箱异于传统结构,齿轮箱箱体内包括齿轮传动的输入齿轮轴、空心车轴,两者在高度方向上依次降低,空心车轴沿水平设置,输入齿轮轴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且垂直于空心车轴布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求该齿轮箱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其使用寿命,齿轮箱内部的齿轮、轴承等部件需要得到有效的润滑,现有技术中,输入齿轮轴上的输入轴承位置较高,箱体内的润滑油主要聚集在底部,输入轴承难以得到有效润滑,导致齿轮箱使用寿命较短,检修周期较短,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单轨列车齿轮箱中输入轴承难以得到有效润滑,齿轮箱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油泵轴安装孔,三者内部分别安装有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齿轮轴、空心车轴和油泵轴,所述油泵轴上套设有甩油环,所述油泵轴安装孔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甩油环外圆面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油环槽,所述输出轴承孔孔壁上开设有第二集油环槽,所述第一集油环槽和第二集油环槽间设有出油孔,所述输入轴承孔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一集油环槽、出油孔、第二集油环槽、第一进油孔和输入轴承孔依次连通。
[000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齿轮箱运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甩油环将低位的润滑油甩出,在第一集油环槽处形成油压,润滑油通过连通的第一集油环槽、出油孔、第二集油环槽和第一进油孔被引入高位的输入轴承孔,润滑输入轴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小型单轨列车齿轮箱中输入轴承难以得到有效润滑,齿轮箱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润滑结构可将润滑油从低位引至高位,充分满足输入轴承的润滑需求,进而提高齿轮箱的使用寿命,缩短检修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内侧壁上形成有朝所述输入轴承孔方向向下倾斜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箱体内顶壁间形成集油腔,所述输入轴承孔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二进油孔,所述集油腔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输入轴承孔连通,齿轮箱正转时,主要
通过集油腔汇集空心车轴旋转甩出的油雾,并利用高度差引入到输入轴承孔,润滑输入轴承;齿轮箱反转时,主要通过导流板汇集空心车轴旋转甩出的油雾,并利用高度差引入到输入轴承孔,润滑输入轴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环中部设有轴向的安装孔,径向均布有若干个甩油孔,且所述甩油孔由内至外孔径逐渐减小,如此设置甩油孔可以给甩出的润滑油施加较高的油压,保证润滑油可以被引至较高的输入轴承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远离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一端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集油槽,所述输出轴承孔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三进油孔,所述第一集油槽、第三进油孔和输出轴承孔依次连通,所述第一集油槽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进油孔与输出轴承孔相交处的高度,第一集油槽可收集空心车轴旋转甩出的油雾,并利用高度差引入到输出轴承孔,润滑输出轴承。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设有输入轴承,所述输入轴承孔底部的孔壁上形成有第二挡油板,所述输入轴承的里端端面、第二挡油板以及所述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集油槽,在齿轮箱冷启动时,确保输入轴承处于有润滑油的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车轴上套设有输出轴承,所述输出轴承孔底部的孔壁上形成有竖向的第三挡油板,所述输出轴承的端面、第三挡油板以及所述孔壁之间形成第三集油槽,在齿轮箱冷启动时,确保输出轴承处于有润滑油的状态。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承孔底部的孔壁内部开设有倾斜的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较高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承孔连通,较低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通,输入轴承的轴承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回油孔回油至箱体内腔底部,使得润滑油在箱体内形成循环流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孔的数量为3个,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油环槽和第二集油环槽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密封性能较佳,使用可靠。
[001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面水平设置,所述输入齿轮轴相较于所述底面斜向上倾斜设置,倾斜角范围为30
°
至40
°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将润滑油从低位引至高位,充分满足输入轴承的润滑需求;收集油雾,将润滑油引至输入轴承和输出轴承,满足其润滑需求;在齿轮箱冷启动时,确保输入轴承和输出轴承处于有润滑油的状态;提高齿轮箱的使用寿命,缩短检修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正剖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B

B剖视图;
[0022]图5为箱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甩油环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01

输入轴承孔,02

输出轴承孔,03

油泵轴安装孔,04

安装孔,05

甩油孔,1

甩油环,2

第一集油环槽,3

集油腔,4

导流板,5

大锥齿轮,6

第一集油槽,7

第一
挡油板,8

第二挡油板,9

第三挡油板,10

输入齿轮轴,11

空心车轴,12

油泵大齿轮,13

油泵小齿轮,14

油泵轴,15

箱体,16

第四挡油板,17

第二集油环槽,18

出油孔,19

第一进油孔,20

第一斜孔,21

第一槽口,22

第二进油孔,23

第四集油槽,24

调整环,25

输入轴承套,26

第三集油环槽,27

第二斜孔,28

第二槽口,2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5),所述箱体(15)上设有输入轴承孔(01)、输出轴承孔(02)和油泵轴安装孔(03),三者内部分别安装有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齿轮轴(10)、空心车轴(11)和油泵轴(14),所述油泵轴(14)上套设有甩油环(1),所述油泵轴安装孔(03)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甩油环(1)外圆面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油环槽(2),所述输出轴承孔(02)孔壁上开设有第二集油环槽(17),所述第一集油环槽(2)和第二集油环槽(17)间设有出油孔(18),所述输入轴承孔(01)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一进油孔(19),所述第一集油环槽(2)、出油孔(18)、第二集油环槽(17)、第一进油孔(19)和输入轴承孔(01)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顶部内侧壁上形成有朝所述输入轴承孔(01)方向向下倾斜的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与所述箱体(15)内顶壁间形成集油腔(3),所述输入轴承孔(01)的孔壁内部开设有第二进油孔(22),所述集油腔(3)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进油孔(22)与所述输入轴承孔(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1)中部设有轴向的安装孔(04),径向均布有若干个甩油孔(05),且所述甩油孔(05)由内至外孔径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仰角齿轮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上远离所述输入齿轮轴(10)的一端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集油槽(6),所述输出轴承孔(02)的孔壁内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侯仁鹏阳鑫鲍成友魏昱瑾王前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