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9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属于黄花菜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S2、在茶籽粕溶液中进行浸泡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花菜栽培种植
,具体为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花菜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宽胸膈、养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宽胸、清利湿热、发奶等功效,主治眩晕耳鸣、心悸烦闷、小便赤涩、水肿、痔疮便血等病症;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0003]伴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逐步加强,市场上黄花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黄花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导致目前市场上的黄花菜供不应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S2、对选择好的黄花菜种子在茶籽粕溶液中进行浸泡15

20分钟;S3、将浸泡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催芽浸种处理;S4、将催芽后的黄花菜种子对种苗进行分株修剪,切去主根上的黑蒂,清除腐朽根系,剪除支根上的根痘;S5、将分株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田间种植的准备工作;S6、根据田间梯园的宽窄程度,采取单行栽植或宽窄行栽植黄花菜;S7、对栽植的黄花菜进行合理施肥,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S8、在田间放养七星瓢虫,控制蚜虫、红蜘蛛在内的病虫危害;S9、在田间每隔3d需要对黄花菜进行病株巡查以及病株的集中销毁;
S10、在田间每隔15d进行药剂喷雾防治;S11、黄花菜采摘完后,及时割蔸并运离黄花菜的种植田地,以减少菌源、虫源。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1中,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的选取包括以下内容:选择培育良好的荆州花、片子花猛子花品种的黄花菜,在初花期摘取留有5

7个外观品质良好花蕾的花薹,花薹结果后成为黄花菜种子。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2中,催芽浸种包括以下内容:用50

55℃的温水浸种,将黄花菜种子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8℃时,将种子连同容器一起放入28℃恒温箱中,浸泡3

5天,使其吸水膨胀,每日以相同温度的清水换洗一次,洗去种子的分泌物,浸种结束后在恒温箱中进行催芽,催芽温度在25

30℃的范围内。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5中,黄花菜种子在种植前,需要将田间的上季黄花菜病残体进行清除,进行深翻整地,在整地后的田间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用于杀死越冬菌源。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采用单行栽植时,行距80

90cm、丛距30

35cm,每丛栽2

4株苗,丛内株距4

5cm,每丛栽培3株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每丛栽培4株苗的呈正方形排列。
[00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采用宽窄行栽植时,宽行行距80

100cm,窄行行距60

70cm,丛距35

40cm。
[0011]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7中,冬肥基肥选用有机肥,薹肥进行追施处理,追施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硫酸钾,用于增强黄花菜的抗病能力。
[0012]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10中,药剂喷雾防治时,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艾美乐3000倍喷雾防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通过对高抗性黄花菜种子的选取以及对种子种植前的催芽处理,保证了黄花菜种子的活力以及出苗率,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施肥,提高了黄花菜的抗病性,同时基于三种防治方法降低黄花菜的发病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
[0017]其中,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的选取包括以下内容:选择培育良好的荆州花、片
子花猛子花品种的黄花菜,在初花期摘取留有5

7个外观品质良好花蕾的花薹,花薹结果后成为黄花菜种子。
[0018]S2、对选择好的黄花菜种子在茶籽粕溶液中进行浸泡15

20分钟。
[0019]其中,催芽浸种包括以下内容:用50

55℃的温水浸种,将黄花菜种子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8℃时,将种子连同容器一起放入28℃恒温箱中,浸泡3

5天,使其吸水膨胀,每日以相同温度的清水换洗一次,洗去种子的分泌物,浸种结束后在恒温箱中进行催芽,催芽温度在25

30℃的范围内。
[0020]S3、将浸泡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催芽浸种处理。
[0021]S4、将催芽后的黄花菜种子对种苗进行分株修剪,切去主根上的黑蒂,清除腐朽根系,剪除支根上的根痘。
[0022]S5、将分株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田间种植的准备工作。
[0023]其中,黄花菜种子在种植前,需要将田间的上季黄花菜病残体进行清除,进行深翻整地,在整地后的田间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用于杀死越冬菌源。
[0024]S6、根据田间梯园的宽窄程度,采取单行栽植或宽窄行栽植黄花菜。
[0025]其中,采用单行栽植时,行距80

90cm、丛距30

35cm,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S2、对选择好的黄花菜种子在茶籽粕溶液中进行浸泡15

20分钟;S3、将浸泡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催芽浸种处理;S4、将催芽后的黄花菜种子对种苗进行分株修剪,切去主根上的黑蒂,清除腐朽根系,剪除支根上的根痘;S5、将分株后的黄花菜种子进行田间种植的准备工作;S6、根据田间梯园的宽窄程度,采取单行栽植或宽窄行栽植黄花菜;S7、对栽植的黄花菜进行合理施肥,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S8、在田间放养七星瓢虫,控制蚜虫、红蜘蛛在内的病虫危害;S9、在田间每隔3d需要对黄花菜进行病株巡查以及病株的集中销毁;S10、在田间每隔15d进行药剂喷雾防治;S11、黄花菜采摘完后,及时割蔸并运离黄花菜的种植田地,以减少菌源、虫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抗病虫性强的黄花菜种子的选取包括以下内容:选择培育良好的荆州花、片子花猛子花品种的黄花菜,在初花期摘取留有5

7个外观品质良好花蕾的花薹,花薹结果后成为黄花菜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抗性黄花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催芽浸种包括以下内容:用50

55℃的温水浸种,将黄花菜种子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8℃时,将种子连同容器一起放入28℃恒温箱中,浸泡3

5天,使其吸水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伟李捷王松王怡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