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9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涉及节能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根据不同楼层以及不同区域的气体质量和人流量对通风量进行控制,而是采用统一通风的方式,过于耗能,并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的技术问题,将所接收的数据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控制处理值,并将控制处理值与比对单元内部的内设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通风量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的楼层以及不同的区域,并对人流量进行采集,根据人流量参数以及气体参数对不同区域的通风量进行控制并改变,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不仅能达到有效通风,还可提升整个智能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能建筑的节能效果。能建筑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建筑
,具体是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12556063A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涉及土壤空气换热系统
;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室内空气换热单元和土壤空气换热单元;室内空气换热单元包括保温盒、抽风机、多块换热片和换热通风管;多块换热片相对设置在保温盒的内部;换热通风管贯穿设置在换热片上,换热通风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保温盒的外部;保温盒上还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土壤空气换热单元包括地下通风管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进风口与地下通风管的一端连通,出风口与换热通风管的一端连通;本专利技术中的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充分利用了室内原有空气的温度,减轻了土壤空气换热系统换热的压力,缩小了土壤空气换热系统的规模,节约了资源。
[0004]智能节能建筑,在实际通风过程中,一般通过物业管理人员对通风量进行设定,设定完毕后,节能建筑内部的控制系统对通风量的通风参数进行控制,完成各个公有区域的通风管理工作,此种通风管理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需进行改进:
[0005]智能系统并不能根据不同楼层以及不同区域的气体质量和人流量对通风量进行控制,而是采用统一通风的方式,过于耗能,并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用于解决不能根据不同楼层以及不同区域的气体质量和人流量对通风量进行控制,而是采用统一通风的方式,过于耗能,并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处理中心以及显示终端;
[0008]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对智能节能建筑楼道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所采集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0009]所述处理中心包括气体数据处理单元、画面数据处理单元、数据管理控制单元以及比对单元;
[0010]所述处理中心,用于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进行接收,且处理中心内部的画面数据处理单元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的监控画面进行分区,并对分区画面单位时间的人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均值处理,生成待处理均值参数,并将待处理均值参数传输至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内;
[0011]所述气体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数据进行处理,从气体
数据内提取对应的温度参数以及PM2.5含量和其他气体含量,将多组不同的气体参数进行合并处理,得到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参数;
[0012]所述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将画面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以及气体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待处理气体均值JZ
k

i
进行接收,并对所接收的数据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控制处理值,并将控制处理值与比对单元内部的内设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通风量进行控制。
[0013]优选的,所述画面数据处理单元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0014]将不同的监控画面数据进行依次标记,标记为JK
k

i
,其中标记k代表不同的楼层标记,i代表不同的区域标记;
[0015]根据不同监控画面数据的标记JK
k

i
,获取某个楼层某个区域一天的人流量数据,按照一小时为标准时长,获取单个标准时长的人流量数据,并标记为RL
k

i

[0016]获取一天24h内的多组个人流量数据RL
k

i
,并将多个人流量数据RL
k

i
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将所采集的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传输至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内。
[0017]优选的,所述气体数据处理单元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数据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0018]以1h为标准时刻,获取标准时刻某个时间点的器体数据,将气体数据内部的温度参数标记为WD
k

i
,将气体数据内部的PM2.5含量标记为PM
k

i
,将气体数据内部的其他气体含量标记为QT
k

i

[0019]采用QD
k

i
=WD
k

i
×
C1+PM
k

i
×
C2+QT
k

i
×
C3得到气体参数QD
k

i
,其中C1、C2以及C3均为预设的固定系数因子;
[0020]以一天时长为例,将一天时长划分为24h,获取24个气体参数QD
k

i
,并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待处理气体均值JZ
k

i
,将处理得到的待处理气体均值JZ
k

i
传输至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内。
[0021]优选的,所述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对所接收的待处理均值参数和待处理气体均值进行处理的方式为:
[0022]将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以及待处理气体均值JZ
k

i
提取出,采用KZ
k

i
=CS
k

i
×
A1+JZ
k

i
×
A2得到控制处理值KZ
k

i
,其中A1以及A2均为预设的固定因子;
[0023]将控制处理值KZ
k

i
与比对单元内部的内设阈值Y1以及Y2进行比对,具体比对方式为:
[0024]当KZ
k

i
≤Y1时,生成第一通风信号;
[0025]当Y1<KZ
k

i
≤Y2时,生成第二通风信号;
[0026]当Y2<KZ
k

i
时,生成第三通风信号。
[0027]优选的,所述数据管理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端、处理中心以及显示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对智能节能建筑楼道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所采集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所述处理中心包括气体数据处理单元、画面数据处理单元、数据管理控制单元以及比对单元;所述处理中心,用于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以及气体数据进行接收,且处理中心内部的画面数据处理单元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的监控画面进行分区,并对分区画面单位时间的人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均值处理,生成待处理均值参数,并将待处理均值参数传输至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内;所述气体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数据进行处理,从气体数据内提取对应的温度参数以及PM2.5含量和其他气体含量,将多组不同的气体参数进行合并处理,得到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参数;所述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将画面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以及气体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待处理气体均值JZ
k

i
进行接收,并对所接收的数据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控制处理值,并将控制处理值与比对单元内部的内设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通风量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数据处理单元对所采集的画面数据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为:将不同的监控画面数据进行依次标记,标记为JK
k

i
,其中标记k代表不同的楼层标记,i代表不同的区域标记;根据不同监控画面数据的标记JK
k

i
,获取某个楼层某个区域一天的人流量数据,按照一小时为标准时长,获取单个标准时长的人流量数据,并标记为RL
k

i
;获取一天24h内的多组个人流量数据RL
k

i
,并将多个人流量数据RL
k

i
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将所采集的待处理均值参数CS
k

i
传输至数据管理控制单元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节能建筑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数据处理单元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气体数据进行处理的具体方式为:以1h为标准时刻,获取标准时刻某个时间点的器体数据,将气体数据内部的温度参数标记为WD
k

i
,将气体数据内部的PM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亮吴以添庄剑吴贵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东风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