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25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该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通过对原料进行多次深层筛选并通过专业的水分含量检测器预测原料沙子中的基础含水量,解决了水泥砂浆混合后产生的气泡较多且强度波动范围以及水泥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保证了水泥浆砂混合后的强度和品质,从而保证其施工后建筑的安全程度。全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配比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石油、化工以及军事工程中。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等。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吨硅酸盐水泥需要粉磨三吨物料,其中含有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干法水泥生产线等等,所谓水泥施工配合比是指水泥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1:(x

y*m

z*n):y*(1+m):z*(1+n),水泥配合比设计是水泥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水泥的顺利施工、水泥工程的质量和水泥工程的成本;其中,现有的水泥在建筑工地上进行配比时,为便于施工,一般是现场搅拌的,同时基本不会对原料进行精细筛选,同时不对原料中的含水量进行初步预测,直接进行混料配比操作,从而导致水泥的质量和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侧面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泥在建筑工地上进行配比时,为便于施工,一般是现场搅拌的,同时基本不会对原料进行精细筛选,同时不对原料中的含水量进行初步预测,直接进行混料配比操作,而导致水泥的质量和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侧面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效果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预备原料:首先按比例准备水泥、细骨料和水等原料,并保证其比例呈1:3:0.65,使得混合后的水泥砂浆的密度保持在2000Kg/m3~2500Kg/m3左右。
[0008]S2、原料筛选:首先将原料中的水泥和细骨料分别过一遍5~10目的筛网和20~30目的筛网,并在两个筛网底下设置有接料斗,同时将未过筛网的垃圾,如:塑料片、草根、石块等,利用专业的收集工具进行收集和集中化的无害处理,接着将细骨料过第二遍15目~20目的筛网,保证其内部的大颗粒被剔除干净。
[0009]S3、原料含水量检测:将水份检测仪的接触头插入至细骨料的内部,测定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当细骨料的含水量范围在4~6%之间时,则为正常,当含水量高于6%,则为含水率过剩。
[0010]S4、混合配比:将各类原料置于搅拌机内(其中分为两次加入纯净水,第一次加入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待物料搅拌10~15min后,加入剩下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二),并启动搅拌机,与此同时设定搅拌机内部的搅拌温度在20~25℃,搅拌时间在30~50min,并
在搅拌完成后,对水泥砂浆进行输出。
[0011]S5、混合物质检:对混合完成的水泥砂浆进行含水率、砂浆强度等方面质检工作,质检完成后,经过多方确认无误,方可进行转运后的施工。
[0012]S6、原料转运:将搅拌完成的水泥砂浆进行灌装后,采用专业储存设备进行转运,直至位于需要的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在步骤3中,当细骨料的含水量过高时,可通过水泥:细骨料:水等于1:3:0.65和m=(G1

G2)/G2*100%,其中,(G1:砂样质量,G2:烘干砂样质量)两个公式来实时调整所需纯净水的重量。
[0014]优选的,所述在步骤4中,当混合后的水泥砂浆内部及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时,继续启动搅拌机持续搅拌30min~60min,并加大搅拌机的功率,使其内部的气泡被充分打破、震破。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通过对原料进行多次深层筛选并通过专业的水分含量检测器预测原料沙子中的基础含水量,解决了水泥砂浆混合后产生的气泡较多且强度波动范围以及水泥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保证了水泥浆砂混合后的强度和品质,从而保证其施工后建筑的安全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预备原料:首先按比例准备水泥、细骨料和水等原料,并保证其比例呈1:3:0.65,使得混合后的水泥砂浆的密度保持在2000Kg/m3~2500Kg/m3左右。
[0022]S2、原料筛选:首先将原料中的水泥和细骨料分别过一遍5~10目的筛网和20~30目的筛网,并在两个筛网底下设置有接料斗,同时将未过筛网的垃圾,如:塑料片、草根、石块等,利用专业的收集工具进行收集和集中化的无害处理,接着将细骨料过第二遍15目~20目的筛网,保证其内部的大颗粒被剔除干净。
[0023]S3、原料含水量检测:将水份检测仪的接触头插入至细骨料的内部,测定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当细骨料的含水量范围在4~6%之间时,则为正常,当含水量高于6%,则为含水率过剩。
[0024]S4、混合配比:将各类原料置于搅拌机内(其中分为两次加入纯净水,第一次加入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待物料搅拌10~15min后,加入剩下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二),并启动搅拌机,与此同时设定搅拌机内部的搅拌温度在20~25℃,搅拌时间在30~50min,并在搅拌完成后,对水泥砂浆进行输出。
[0025]S5、混合物质检:对混合完成的水泥砂浆进行含水率、砂浆强度等方面质检工作,质检完成后,经过多方确认无误,方可进行转运后的施工。
[0026]S6、原料转运:将搅拌完成的水泥砂浆进行灌装后,采用专业储存设备进行转运,
直至位于需要的位置。
[0027]其中,在步骤3中,当细骨料的含水量过高时,可通过水泥:细骨料:水等于1:3:0.65和m=(G1

G2)/G2*100%,其中,(G1:砂样质量,G2:烘干砂样质量)两个公式来实时调整所需纯净水的重量,在步骤4中,当混合后的水泥砂浆内部及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时,继续启动搅拌机持续搅拌30min~60min,并加大搅拌机的功率,使其内部的气泡被充分打破、震破。
[0028]实施例2
[0029]具体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原料筛选过程中,仅采用20~30目的筛网对细骨料进行一次筛网筛选操作流程。
[0030]对比例
[0031]取100份原材料,分别按照实施例1、2和现有技术进行制备,制备完成后测每份原材料的纯净度、水泥浆砂的强度以及水泥浆砂的气泡含量,将实施例1的样品随机取样后置于一号容器,实施例2的样品随机取样后置于2号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水泥配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原料:首先按比例准备水泥、细骨料和水等原料,并保证其比例呈1:3:0.65,使得混合后的水泥砂浆的密度保持在2000Kg/m3~2500Kg/m3左右。S2、原料筛选:首先将原料中的水泥和细骨料分别过一遍5~10目的筛网和20~30目的筛网,并在两个筛网底下设置有接料斗,同时将未过筛网的垃圾,如:塑料片、草根、石块等,利用专业的收集工具进行收集和集中化的无害处理,接着将细骨料过第二遍15目~20目的筛网,保证其内部的大颗粒被剔除干净。S3、原料含水量检测:将水份检测仪的接触头插入至细骨料的内部,测定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当细骨料的含水量范围在4~6%之间时,则为正常,当含水量高于6%,则为含水率过剩。S4、混合配比:将各类原料置于搅拌机内(其中分为两次加入纯净水,第一次加入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待物料搅拌10~15min后,加入剩下总需水量的三分之二),并启动搅拌机,与此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吴升鸿邵建海易书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东风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