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Cr-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74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
,具体涉及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GH4169)是一种在

253℃~650℃内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氧化、耐腐蚀性能的合金,同时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小和抗辐照能力强等优点,常被加工成板材用作核电燃料组件压紧系统板弹簧,是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0003]在核电反应堆中,GH4169合金板材需在高中子辐照流动下的高温高压水中长期服役,而且承受的工作应力复杂。研究表明:GH4169合金的纯洁度水平,即材料纵截面上沿加工方向条带分布的一次碳化物数量及分布情况,会影响板材的环境损伤敏感性,从而降低材料的腐蚀性能,特别是应力腐蚀性能,最终影响合金长期、可靠服役的安全性。因此,核电反应堆燃料组件压紧板弹簧必须采用纯洁度“等同或优于(≤) GB/T14999.5

1994中B类图1.0级”的高纯洁度GH4169板材加工制造。
[0004]然而,由于GH4169合金中易偏析元素Nb含量(重量百分比,%) 高达4.70~5.50,在合金铸锭中易析出大量一次碳化物NbC,且在后续压延加工和热处理后难以有效消除,使得高纯洁度(≤1.0级)GH4169板材制备难度大,成为我国“华龙一号”核电自主品牌CF、STEP系列和CAP1400 等核电燃料组件制造和产业化的一个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包含以厚度为50mm~60mm的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处理、热轧、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表面处理、冷轧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且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分别在1030℃~1050℃和1010℃~1020℃的方法,实现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该板材满足核电用GH4169纯洁度等于或优于1.0级(≤1.0)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厚度为50mm~ 60mm的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处理、热轧、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表面处理、冷轧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得到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的温度为1030℃~1050℃,时间为30min~40min;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温度为1010℃~1020℃,时间为15min~20min。
[0007]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的纯洁度等于或优于GB/T14999.5

1994规定的2.0级。
[0008]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Ni 50.00%~55.00%、Cr17.00%~20.00%、Nb+Ta 4.75%~5.2%、Mo 2.80%~3.30%、Ti 0.65%~ 1.15%、Al 0.20%~0.80%、Cu≤
0.035%、Si≤0.035%、Mn≤0.035%、 C 0.015%~0.030%、P≤0.015%、S≤0.015%、Co≤0.004%、Ta≤0.10%、 B≤0.006%、H≤0.007%、O≤0.010%和Fe余量。
[0009]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0010]步骤一、将所述板坯加热至1130℃~1180℃,保温40min~60min后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材;
[0011]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热轧板材在温度为1030℃~1050℃条件下保温 30min~40min进行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后板材;
[0012]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后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板材;
[0013]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表面处理后板材进行冷轧,得到冷轧板材;
[0014]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冷轧板材置于1010℃~1020℃辊底炉中进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出炉,水冷,砂光,得到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
[0015]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热轧过程中,始轧温度为1130℃~1180℃,终轧温度≥900℃。
[0016]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热轧的加工率为85%~90%,所述热轧为多道次热轧,相邻两次热轧加工方向垂直。
[0017]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次固溶处理在大气环境中进行。
[0018]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冷轧的加工率50%~65%。
[0019]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在大气环境中进行。
[0020]上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中,冷轧板材通过辊底炉均温区速率为0.3mm/min~0.4mm/min,通过时间为15min~20min。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包含以厚度为50mm~60mm的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处理、热轧、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表面处理、冷轧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且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分别在1030℃~1050℃和 1010℃~1020℃的方法,实现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该板材满足核电用GH4169纯洁度等于或优于1.0级(≤1.0)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0023]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厚度为50mm~60mm的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处理、热轧、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表面处理、冷轧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得到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的温度为1030℃~1050℃,时间为30min~40min;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温度为1010℃~1020℃,时间为15min~2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的纯洁度等于或优于GB/T14999.5

1994规定的2.0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Ni 50.00%~55.00%、Cr 17.00%~20.00%、Nb+Ta 4.75%~5.2%、Mo 2.80%~3.30%、Ti 0.65%~1.15%、Al 0.20%~0.80%、Cu≤0.035%、Si≤0.035%、Mn≤0.035%、C 0.015%~0.030%、P≤0.015%、S≤0.015%、Co≤0.004%、Ta≤0.10%、B≤0.006%、H≤0.007%、O≤0.010%和Fe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核电用时效硬化型Ni

Cr

Fe基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步骤一、将板坯加热至1130℃~1180℃,保温40min~60min后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材;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热轧板材在温度为1030℃~1050℃条件下保温30min~40min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宇余志国黄明月沈大吉王飞刘倚天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