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L-2-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64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L
‑2‑
氨基丁酸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
‑2‑
氨基丁酸是一种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具有抑制人体神经信息传递、加强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例如合成新型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的主要生产原料和合成抑菌抗结核药乙胺丁醇盐酸盐的关键手性前体。
[0003]目前,国内外L
‑2‑
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分为化学法和生物酶法,专利文献CN201510168601.8(一种生物催化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高光学纯L
‑2‑
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液中,乙醇和甘氨酸原料在醇脱氢酶、苏氨酸醛缩酶、苏氨酸脱氨酶和L

氨基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于pH为6.0~8.0,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反应产物经过层析分离、电渗析脱盐、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真空干燥处理,得到高纯度L
‑2‑
氨基丁酸晶体。
[0004]在现有制备L
‑2‑
氨基丁酸的装置中,酶的活性强弱是影响制备L
‑2‑
氨基丁酸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有技术的生产中,常常需要对反应装置进行加热,促进反应的进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很大,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反应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装置在制取L
‑2‑
氨基丁酸时加热不均匀、温度不可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和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密封釜盖和底部出料口,所述釜体下方设有一底座;所述釜体包括外层釜体和内层釜体,所述外层釜体和内层釜体之间形成一封闭水浴腔,所述封闭水浴腔内装有适量的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釜体底部内侧,所述加热片设于外层釜体底壁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加热片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釜体温度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器,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片对封闭水浴腔进行加热,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值时,停止加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叶片和用于驱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上,所述搅拌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底座内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0007]优选地,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或电热丝加热片。
[0008]优选地,所述密封釜盖上设有一PH计、一液体加料口和一固体加料口。
[0009]优选地,所述底部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液体加料口上安装有第二电
磁阀,所述固体加料口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0010]优选地,所述密封釜盖中心还设有一伸入釜体内部的旋转洗罐器。
[0011]优选地,所述旋转洗罐器主要包括进液管、齿轮减速机构和三维清洗器,所述三维清洗器上设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喷嘴;所述进液管固定在釜盖中心,三维清洗器伸入釜体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釜体上有一转轴,所述密封釜盖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釜体相连接,所述密封釜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垫;所述釜体开口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密封釜盖上的密封垫相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密封釜盖上设有一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紧固螺栓和螺帽。
[0014]优选地,所述釜体侧面设置一透明玻璃窗,所述透明玻璃窗上带有刻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其釜体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形成有封闭水浴腔,通过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反应温度,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片对封闭水浴腔进行加热,再通过水的传导作用,对釜体进行加热,使得釜体受热更加均匀、稳定;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数据超过预设温度范围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片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数据低于预设温度范围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片进行加热,从而自动化保持稳定且适合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酶促反应的效率;除此之外,本技术在釜盖中心在设置一旋转洗罐器,便于对釜体内部进行清洗,节约清洗时间,提高清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0019]图中:1、反应釜;101釜体;102、密封釜盖;1021、紧固螺栓;1022、螺母;103、底部出料口;1031、第一电磁阀;104、底座;105、透明观察窗;106转轴;107、PH计;108、旋转洗罐器;109、液体加料口;1091、第二电磁阀;110、固体加料口;1101、第三电磁阀;111、封闭水浴腔;3、温度传感器;4、加热片;5、搅拌机构;501、搅拌杆;502、搅拌叶片;50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例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考图1至图3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加热片4和搅拌机构5。
[0022]具体的,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101、密封釜盖102和底部出料口103,所述釜体侧面设置一透明玻璃窗105,所述透明玻璃窗105上带有刻度,所述釜体101下方设有一底座104;
所述密封釜盖102上设有一PH计107、一液体加料口109和一固体加料口110,所述密封釜盖102中心还设有一伸入釜体101内部的旋转洗罐器108。
[0023]其中,所述釜体101上有一转轴106,所述密封釜盖102通过所述转轴106与与所述密封釜盖102相连接,所述密封釜盖102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垫;所述釜体101开口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密封釜盖102上的密封垫相对应,实现釜体101与密封釜盖102的闭合;所述密封釜盖102上设有一锁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加热片(4)和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101)、密封釜盖(102)和底部出料口(103),所述釜体下方设有一底座(104);所述釜体(101)包括外层釜体和内层釜体,所述外层釜体和内层釜体之间形成一封闭水浴腔(111),所述封闭水浴腔(111)内装有适量的水;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于釜体(101)底部内侧,所述加热片(4)设于外层釜体底壁与所述底座(104)之间;所述控制器(2)与温度传感器(3)、加热片(4)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检测釜体(101)温度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器(2),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值时,所述控制器(2)控制加热片(4)对封闭水浴腔(111)进行加热,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值时,停止加热;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杆(501)、搅拌叶片(502)和用于驱动搅拌杆(501)转动的驱动电机(503),所述搅拌叶片(502)固定连接在搅拌杆(501)上,所述搅拌杆(501)固定在底座(104)上,所述驱动电机(503)设于底座(104)内部,由所述控制器(2)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4)为石墨烯加热片或电热丝加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L
‑2‑
氨基丁酸的可控温可搅拌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釜盖上设有一PH计(107)、一液体加料口(109)和一固体加料口(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L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松朱跃东丁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