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4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包括退火盘、传递盘;所述退火盘包括退火盘装载区、夹持区;所述退火盘装载区包括退火盘装载单元;所述夹持区设于退火盘装载区一端;所述传递盘包括传递盘装载区、手柄;所述传递盘装载区包括传递盘装载单元;所述手柄设于传递盘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退火盘内含多个位置坐标固定的槽,可直接区分探测器,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区分不同探测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设有传递盘,可先将热释光探测器从储存剂量盒内转移到传递盘内再进行退火操作,解决了退火盘在退火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信号清除不干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重复性实验中热释光探测器退火时的工作效率。性实验中热释光探测器退火时的工作效率。性实验中热释光探测器退火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辐射剂量检测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释光探测器是利用热致发光原理测量核辐射的装置。热释光探测器作为剂量元件,把接收到的射线的能量储存积累起来,由热释光加热装置加热后,剂量元件发出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显示,是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辐射剂量测量方法。热释光探测器是一定量的热释光材料,或该材料与其他非发光材料按一定重量比构成的具有确定质量、形状或尺寸的混合物,探测器受辐照时吸收并储存射线的部分能量,在测量过程中对探测器进行加热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这部分能量。
[0003]热释光探测器是利用热致发光原理测量核辐射的装置。具有晶体结构的某些固体,常含有多种晶格缺陷(如一些原子或离子缺位或加入某些外来杂质等),它们能吸引异性电荷形成“陷阱”。当射线照射时,在固体中产生的电子和正离子被其俘获。检测时加热固体,则释放的电子和正离子与固体其他部分的异性电荷复合并发光。其发光光线穿过并导至光电倍增管产生光电流,再经直流放大器放大,最后通过记录器记录。
[0004]为了使热释光探测器内储存的电离辐射剂量信号全部清除(消除热释光探测器的本底剂量和测读后的残余剂量),即电子空穴对全部还原,一般需对热释光探测器进行退火操作,即持续240℃加热约10min;在退火过程中,需将热释光探测器放置于退火盘中加热,退火盘一般由热传导较高且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成。
[0005]热释光探测器重复性实验是指对热释光探测器进行退火、辐照、测读多次,评估单个热释光探测器重复照射后其测得值的变化。
[0006]常规的退火盘由一个方形铝板制成,其使用过程是:将热释光探测器放置于该盘中,再将该盘放置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当多个热释光探测器同时进行重复性实验时,需采用镊子将热释光探测器一一夹入退火盘中并进行标记,费时费力、难以区分,而且还可能因为外力挤压不均匀导致热释光探测器中的剂量信号清除程度不同,不便于重复性实验的进行。
[0007]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来解决上述在热释光探测器退火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解决了在实际进行热释光探测器退火时,需要将退火的热释光探测器一一夹入退火盘中,并进行标记,费时费力、难以区分、工作效率不佳,且容易出现在退火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信号清除不干净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包括
退火盘、传递盘;所述退火盘包括退火盘装载区、夹持区;所述退火盘装载区包括退火盘装载单元;所述夹持区设于退火盘装载区一端;所述传递盘包括传递盘装载区、手柄;所述传递盘装载区包括传递盘装载单元;所述手柄设于传递盘底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盘包括退火盘装载区、卡槽区、夹持区;所述退火盘装载区为板状,表面设有若干退火盘装载单元;所述卡槽区固定连接于退火盘装载区一端;所述卡槽区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通孔;所述夹持区固定连接于卡槽区,位于卡槽区上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递盘包括传递盘装载区、手柄安装座、手柄;所述传递盘装载区为板状,表面设有若干传递盘装载单元;所述传递盘装载单元与退火盘装载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手柄安装座固定连接于传递盘底面;所述手柄连接于手柄安装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盘装载单元为圆形槽、三角形槽、方形槽或多边形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盘装载单元为矩阵排布、环形排布或螺旋排布;
[0014]进一步地,所述传递盘装载单元为圆形槽、三角形槽、方形槽或多边形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传递盘装载单元为矩阵排布、环形排布或螺旋排布;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安装方式为固定连接或螺栓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盘、传递盘材质为纯铝;
[0018]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盘装载单元为方形槽;
[0019]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盘装载单元为矩阵排布;
[0020]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递盘装载单元为方形槽;
[0021]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递盘装载单元为矩阵排布;
[0022]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安装方式为螺栓连接;
[0023]采用以上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4]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在同时进行多个热释光探测器重复性实验时,可区分探测器,并快速转移探测器至所述退火盘内进行退火,所述退火盘内含多个位置坐标固定的槽,可直接区分探测器,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区分不同探测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25]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可先将热释光探测器从储存剂量盒内转移到所述传递盘内,待所述退火盘加热至240℃后取出,立即将所述传递盘内的热释光探测器转移至退火盘中,对探测器进行退火加热,解决了退火盘在退火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信号清除不干净的问题;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所述退火盘内含多个位置坐标固定的槽,可直接区分探测器,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区分不同探测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设置有所述传递盘,可先将热释光探测器从储存剂量盒内转移到所述传递盘内再进行退火操作,解决了退火盘在退火过程中温度分布不均匀,信号清除不干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重复性实验中退火时的工作效率。
[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退火盘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传递盘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传递盘底面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传递盘安装有把手后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退火盘与传递盘结合使用示意图;
[0033]图中,1、退火盘装载区;2、退火盘装载单元;3、卡槽区;301、卡槽;4、夹持区;5、传递盘装载区;6、传递盘装载单元;7、定位边缘条; 8、手柄安装座;801、安装孔;9、手柄;901、螺栓安装槽;902、螺栓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来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盘、传递盘;所述退火盘包括退火盘装载区(1)、夹持区(4);所述退火盘装载区(1)包括退火盘装载单元(2);所述夹持区(4)设于退火盘装载区(1)一端;所述传递盘包括传递盘装载区(5)、手柄(9);所述传递盘装载区(5)包括传递盘装载单元(6);所述手柄(9)设于传递盘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退火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盘包括退火盘装载区(1)、卡槽区(3)、夹持区(4);所述退火盘装载区(1)为板状,表面设有若干退火盘装载单元(2);所述卡槽区(3)固定连接于退火盘装载区(1)一端;所述卡槽区(3)中部设有卡槽(301),所述卡槽(301)为通孔;所述夹持区(4)固定连接于卡槽区(3),位于卡槽区(3)上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热释光探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璇李德红黄建微李月刘川凤冯怀忠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