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组件、触控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0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2
一种触控板,包括:触控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触控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主支撑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边缘;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一体成型一凸台;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主支撑件所在平面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平台的开口部,所述固定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呈片状结构;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设置有一行程开关,在所述触控组件受到按压的情况下,所述凸台用于接触并触发所述行程开关。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板,能够实现全域按压。能够实现全域按压。能够实现全域按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组件、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组件、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革新与进步,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已实现取代外置鼠标的功能,触控板的输入功能越强大,消费者对使用体验感要求越高。
[0003]如图1中的(a)所示,现有的分离式触控板由触摸面板1和机械按键2两个组件单独组成,其中触摸面板1不能实现按压功能,结构更为复杂,影响人机交互及外观效果;如图1中的(b)所示,一体式触控板把触摸面板和按键结合成一块整板,行程开关布局于模组偏下方,靠单摆杆结构实现按压,但按压时只有下半部分区域3有功能,且触控板占用整机空间大,影响电池容量,且按压时手感一致性不好,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板以及使用该触控板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触控板的全域按压,且用户按压时可以实现均衡的力度反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板,包括:
[0006]触控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触控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07]一主支撑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边缘;
[0008]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一体成型一凸台;
[0009]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主支撑件所在平面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平台的开口部,所述固定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
>[0010]所述支撑组件呈片状结构;
[0011]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设置有一行程开关,在所述触控组件受到按压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所述凸台用于接触并触发所述行程开关。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二连接件,
[0013]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附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用做补强件。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件通过悬臂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固定平台通过悬臂梁连接。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沿主支撑件所在平面纵向设置的一第一主体部,以及两横向设置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及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沿主支撑件所在平面纵向设置的一第二主体部,以及两横向设置的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臂及所述第四弹性臂之间。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主体支撑部、一第一支撑
臂和一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主体支撑部用于补强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用于补强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支撑臂用于补强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一第二主体支撑部、一第三支撑臂和一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二主体支撑部用于补强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三支撑臂用于补强所述第三弹性臂,所述第四支撑臂用于补强所述第四弹性臂。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三弹性臂对接,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第四弹性臂对接,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三弹性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第四弹性臂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主体部和弹性臂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平台的开口部。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凸伸到所述第三弹性臂区域,使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三弹性臂部分交叉重合,所述第三支撑臂具有一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凸伸到所述第一弹性臂区域,使所述第三支撑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部分交叉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凸出部互不干涉;
[0019]所述第二支撑臂具有一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凸伸到所述第四弹性臂区域,使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四弹性臂部分交叉重合,所述第四支撑臂具有一第四凸出部,所述第四凸出部凸伸到所述第二弹性臂区域,使所述第四支撑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部分交叉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凸出部互不干涉。
[002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支撑组件的正反两面设置压点槽,用于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的平面度。
[002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主支撑件、所述固定平台、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压点槽,用于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的平面度。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支撑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6

1mm,所述固定平台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4

0.08mm,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2

0.05mm,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4

0.08mm。
[00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压点槽控制所述主支撑件的平面度小于0.15mm,通过设置所述压点槽控制所述固定平台的平面度小于0.05mm。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支撑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边框与一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中间设置开口以切断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边框中间设置开口以切断所述第二边框。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程开关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所述凸台接触的中心按压柱,在所述触控组件未受到按压的情况下,所述中心按压柱与所述凸台相互干涉。
[002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组件包括盖板和电路板,所述盖板通过盖板固定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粘接胶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
[0027]所述粘接胶为双面泡棉胶。
[002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触控组件并向触控组件施加触发力,包括:
[0029]一主支撑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边缘;
[0030]一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一体成型一凸台;
[0031]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主支撑件所在平面通过悬臂梁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平台的开口部,所述固定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固定平台通过悬臂梁连接;
[0032]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附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用做补强件;
[0033]所述支撑组件呈片状结构。
[003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沿主支撑件所在平面纵向设置的一第一主体部,以及两横向设置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包括电路板和支撑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触摸传感器和行程开关,所述触摸传感器用于实现所述触控板的触摸感应功能;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将所述触控板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固定平台包括凸台;在所述触控板受到按压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所述凸台用于接触并触发所述行程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主支撑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组件底面边缘;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主支撑件所在平面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平台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附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的正反两面设置压点槽,用于控制所述支撑组件的平面度;其中,所述主支撑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6

1mm,所述固定平台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4

0.08mm,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2

0.05mm,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压点槽的深度为0.04

0.08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通过悬臂梁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通过悬臂梁与所述固定平台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沿主支撑件所在平面纵向设置的第一主体部,以及两横向设置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及所述第二弹性臂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相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