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0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和所述轴承之间形成容纳注油通过的内盖内腔;所述内盖和所述转轴的相接处为第一漏油间隙,所述外盖和所述转轴的相接处为第二漏油间隙;所述内盖和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挡油环,所述挡油环在所述内盖内腔和所述第一漏油间隙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所述外盖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在外界和所述第二漏油间隙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轴承发生漏油。有效防止轴承发生漏油。有效防止轴承发生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三相异步电动机中,IP55是最常见的防护等级,而旋转部分轴承处的防护是重中之重,先后有V形圈、骨架油封、轴面油封等密封件用于轴承装配处密封。但是随着电机中心高越大,转轴越粗,已没有合适的密封件,此时机械曲面密封件应时而生。它不仅生产方便,不需要采用模具,而且尺寸越大,越容易安装。
[0003]老式的轴承密封结构附图3中所示,油脂经过注油管21注入,通过端盖22上的注油孔28进入内盖内腔5,然后经过轴承2、甩油盘24,进入外盖内腔25,最后废油沉淀在外盖3下部的储油室23。
[0004]此种结构的缺点,一是随着转轴越粗,轴面油封26没有大尺寸件;二是由于内盖4与转轴1之间有较大间隙,而且间隙是呈直线形,在注油压力的作用下,油脂容易从漏油处泄漏进入电机内部。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达到不漏油的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轴承装配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轴承发生漏油。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和所述轴承之间形成容纳注油通过的内盖内腔;所述内盖和所述转轴的相接处为第一漏油间隙,所述外盖和所述转轴的相接处为第二漏油间隙;所述内盖和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挡油环,所述挡油环在所述内盖内腔和所述第一漏油间隙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所述外盖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在外界和所述第二漏油间隙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所述轴承设置在第二阶梯部上,所述挡油环夹设于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一阶梯部的间隙中;所述挡油环与所述内盖的内侧相接且相接面为曲折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直径递减的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所述外盖设置在所述第三阶梯部上,所述密封盘设置在所述第三阶梯部和所述第四阶梯部的相接处;所述密封盘与所述外盖的外侧相接且相接面为曲折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盘的内环面为阶梯面,使所述密封盘的内环面同时与所述第三阶梯部以及所述第四阶梯部相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盘上设置有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所述外盖上设置有第二环
形槽和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凸环和所述第三凸环分别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相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盖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密封盘装设于所述安装环内。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防漏油轴承密封结构,采用密封盘和挡油环对轴承的外盖和内盖进行密封,密封盘和外盖以及挡油环和内盖之间分别形成多个密封用的曲折面,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油脂泄漏进入电机内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的轴承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盘和外盖的配合示意图;
[0016]附图3为老式的轴承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附图1至3所述的一种防漏油轴承2密封结构,包括转轴1和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的轴承2,所述轴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盖3和内盖4,所述内盖4和所述轴承2之间形成容纳注油通过的内盖内腔5。轴承2上还设置有端盖22,端盖22上设置有注油孔28,外盖3上连接有注油管21,在注油时,油脂通过端盖22上的注油孔28进入内盖内腔55,然后经过轴承22、甩油盘24,进入外盖内腔25,最后废油沉淀在外盖33下部的储油室23。
[0019]所述内盖4和所述转轴1的相接处为第一漏油间隙6,所述外盖3和所述转轴1的相接处为第二漏油间隙7。
[0020]所述内盖4和所述轴承2之间设置有挡油环8,所述挡油环8在所述内盖内腔5和所述第一漏油间隙6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油脂从内盖内腔5泄漏至第一漏油间隙6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挡油环8与内盖4或转轴1之间形成的密封面,密封面为曲折面,防止油脂泄漏的效果较好。
[0021]所述外盖3远离轴承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盘9,所述密封盘9在外界和所述第二漏油间隙7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油脂从第二漏油间隙7泄漏至外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密封盘9与外盖3或转轴1之间形成的密封面,由于密封面为曲折面,防止油脂泄漏的效果较好。
[0022]所述转轴1上设置有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部10和第二阶梯部11。所述轴承2设置在第二阶梯部11上,所述挡油环8夹设于所述轴承2和所述第一阶梯部10的间隙中,挡油环8的两侧分别与轴承2以及第一阶梯部10相贴合,从而在挡油环8、轴承2和转轴1之间也形成有密封用的曲折面。所述挡油环8与所述内盖4的内侧相接且相接面为曲折面。
[0023]所述挡油环8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2,所述内盖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12相配合的第一凸环13,从而在挡油环8和内盖4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
[0024]所述转轴1上设置有直径递减的第三阶梯部14和第四阶梯部15,所述外盖3设置在所述第三阶梯部14上,所述密封盘9设置在所述第三阶梯部14和所述第四阶梯部15的相接处。所述密封盘9与所述外盖3的外侧相接且相接面为曲折面。
[0025]所述密封盘9的内环面为阶梯面,使所述密封盘9的内环面同时与所述第三阶梯部
14以及所述第四阶梯部15相贴合,从而在密封盘9和转轴1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
[0026]所述密封盘9上设置有第二凸环16和第三凸环17,所述外盖3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8和第三环形槽19。所述第二凸环16和所述第三凸环17分别与所述第二环形槽18和所述第三环形槽19相配合,从而在密封盘9和外盖3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
[0027]所述外盖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20,所述密封盘9装设于所述安装环20内,使密封盘9和外盖3的连接更加紧密。
[0028]本技术采用了新的轴承2密封结构,原注油路径不变,但是将原来外盖3外侧的轴面油封26改为了密封盘9,并且在内盖44和轴承22之间增加了挡油环8,二者都增加了密封用的曲折面,这样油脂不会经过第一漏油间隙6和第二漏油间隙7进入电机内部或者外部。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轴承(2)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和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的轴承(2),所述轴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盖(3)和内盖(4),所述内盖(4)和所述轴承(2)之间形成容纳注油通过的内盖内腔(5);所述内盖(4)和所述转轴(1)的相接处为第一漏油间隙(6),所述外盖(3)和所述转轴(1)的相接处为第二漏油间隙(7);所述内盖(4)和所述轴承(2)之间设置有挡油环(8),所述挡油环(8)在所述内盖内腔(5)和所述第一漏油间隙(6)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所述外盖(3)远离轴承(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盘(9),所述密封盘(9)在外界和所述第二漏油间隙(7)之间形成密封用的曲折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轴承(2)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上设置有直径递减的第一阶梯部(10)和第二阶梯部(11);所述轴承(2)设置在第二阶梯部(11)上,所述挡油环(8)夹设于所述轴承(2)和所述第一阶梯部(10)的间隙中;所述挡油环(8)与所述内盖(4)的内侧相接且相接面为曲折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油轴承(2)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8)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2),所述内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桢燚姚迎霞朱胜兰陈钰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欧瑞京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