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层叠薄膜、层叠薄膜制造装置、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60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2
一种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其为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与多元醇组合物(Y)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包含多异氰酸酯(A),前述多元醇组合物(Y)包含多元醇(B),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和前述多元醇组合物(Y)的拉伸粘度为0.1~10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层叠薄膜、层叠薄膜制造装置、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层叠薄膜、层叠薄膜制造装置、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用粘接剂将2张薄膜贴合而成的层叠薄膜中,作为粘接剂,有使用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
[0003]作为使用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来制造层叠薄膜的方法,有如下方法:自古以来使用的具有双组分混合涂布工序的方法;及近些年备受关注的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的方法。
[0004]具有双组分混合涂布工序的方法中,利用了具有如下工序的方法:双组分混合涂布工序,将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混合而制成混合液,将其涂布于薄膜上;及粘接剂层形成工序,在形成于薄膜上的涂膜上贴合其它薄膜并使其固化。
[0005]作为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的方法,有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及粘接剂层形成工序的方法,所述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包括:第一涂布工序,将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涂布于第一薄膜上;及第二涂布工序,将多元醇组合物涂布于第二薄膜,所述粘接剂层形成工序通过将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层叠,从而使涂布于第一薄膜上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涂布于第二薄膜上的多元醇组合物接触并进行固化反应。
[0006]近些年,从减少环境负荷和改善作业环境的观点出发,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无溶剂型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的需求日益增大。
[0007]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双组分独立涂布型粘接剂,其在涂布于一侧的被粘物上的常温下为液态的无溶剂型A剂与涂布于另一侧的被粘物上的常温下为液态的无溶剂型B剂接触时开始进行固化反应。
[0008]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双组分独立涂布型氨酯系粘接剂,其中,上述A剂以在分子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上述B剂含有在分子两末端具有氨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叔胺的化合物和增粘性树脂。
[0009]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双组分独立涂布型氨酯系粘接剂,其中,上述A剂以在分子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上述B剂以在分子两末端具有氨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0010]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双组分独立涂布型氨酯系粘接剂,其中,上述A剂以在分子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上述B剂以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

171641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

171642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3

1716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7]然而,使用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来制造层叠薄膜的情况,有时刚粘接后的聚集力(初始聚集力)不足。在此情况下,由于得到充分的聚集力需要花费时间,因此有时熟化工序的时间变长或需要40~60℃左右的加热。因此,有层叠薄膜的生产效率降低的担心。特别是,在众多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的方法中,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多元醇组合物各自被涂布后在基材之间首次接触。基于该情况,组合物的混合、组合物中的官能团之间的反应缓慢地发生或缺乏初始聚集力成为问题的情况较多。
[0018]另外,使用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来制造层叠薄膜的情况,有容易发生雾化(拉丝现象)的不良情况。若发生雾化,由于粘接剂飞散/附着于制造装置、设备上,因此需要定期的作业停止和清扫等。另一方面,若为了降低雾化的发生而降低辊的旋转速度、薄膜的输送速度,则生产效率降低。特别是,利用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的方法来连续地制造层叠薄膜的情况,若加速薄膜的输送速度,则容易发生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的雾化,成为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其为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初始聚集力优异,并且即使进行涂布于薄膜上的工序也不易发生雾化。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而能够有效地制造、且具有优异的特性的层叠薄膜,所述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为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即使进行涂布于薄膜上的工序也不易发生雾化,初始聚集力优异。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宜地制造层叠薄膜的层叠薄膜制造装置,所述层叠薄膜通过如下方式制造:使用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且不易发生雾化且初始聚集力优异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利用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的制造方法,从而制造。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不易发生雾化且初始聚集力优异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能够有效地制造层叠薄膜。
[002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如下深入研究:在使用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与多元醇组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时,旨在抑制在涂布于薄膜上的工序中发生的雾化的发生,并且提高粘接剂的初始聚集力。
[0025]其结果,发现:作为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多元醇组合物,通过使用拉伸粘度为0.1~10Pa
·
s者,从而改善初始聚集力,能够抑制雾化的发生,并想到了本专利技术。
[0026]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事项。
[0027][1]一种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其为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与多元醇组合物
(Y)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
[0028]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包含多异氰酸酯(A),
[0029]前述多元醇组合物(Y)包含多元醇(B),
[0030]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和前述多元醇组合物(Y)的拉伸粘度为0.1~10Pa
·
s。
[0031][2]一种层叠薄膜,其在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之间具有粘接剂层,
[0032]前述粘接剂层包含[1]所述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物。
[0033][3]一种层叠薄膜的制造装置,其具有:
[0034]第一涂覆部,将包含多异氰酸酯(A)、且拉伸粘度为0.1~10Pa
·
s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涂布于第一薄膜;
[0035]第二涂覆部,将包含多元醇(B)、且拉伸粘度为0.1~10Pa
·
s的多元醇组合物(Y)涂布于第二薄膜;及
[0036]贴合装置,将前述第一薄膜的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的涂覆面与前述第二薄膜的前述多元醇组合物(Y)的涂覆面贴合。
[0037][4]一种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及粘接剂层形成工序,所述双组分独立涂布工序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其为利用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与多元醇组合物(Y)的固化反应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包含多异氰酸酯(A),所述多元醇组合物(Y)包含多元醇(B),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和所述多元醇组合物(Y)的拉伸粘度为0.1~10Pa
·
s。2.一种层叠薄膜,其在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之间具有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物。3.一种层叠薄膜的制造装置,其具有:第一涂覆部,将包含多异氰酸酯(A)、且拉伸粘度为0.1~10Pa
·
s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X)涂布于第一薄膜;第二涂覆部,将包含多元醇(B)、且拉伸粘度为0.1~10Pa
·
s的多元醇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健二佐野厚美大久保智雄丹羽雅裕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