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41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0
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防撞护垫;粗滤网;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防撞护垫牢固安装于粗滤网,粗滤网牢固安装于汲水口,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安装于汲水口内部;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排污嘴;排污道;排污泵;排污管。细滤网底部设有排污嘴,排污道将净水腔与排污泵连接;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净水排水管A;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管B;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管C;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管D。净水排水管D。净水排水管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


[0001]本装置主要用于液面漂浮物汲取,通过对液面进行主动吸入并过滤,以去除液面漂浮物,可用于电力、工业、化工等领域,对液体中杂质控制要求较高的液面漂浮物收集与打捞,亦可进行江河湖海水面漂浮生物、垃圾与废油收集与打捞等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业、化工等领域,对液体中杂质控制要求较高,部分开放式容器、坑、池内的液面易落入漂浮性杂质,漂浮性杂质的积累与沉降将导致液体品质下降,甚至对液体所供系统造成影响;而在生态保护领域,江河湖海水面漂浮生物、垃圾与废油对生态系统产生极大损害。因此需持续或定期关注液面漂浮物情况并及时打捞,以保证液体品质。传统打捞为人工打捞方式或撇沫打捞方式,人工打捞方式仅适用于小型容器、坑、池内的液面漂浮性杂质打捞,需新增人工成本,且在打捞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杂质与废弃物,另外不同人员打捞标准不一致;撇沫打捞方式需在设计阶段进行考虑,系统设备较多且庞大复杂,系统内设备维修与维护成本较高,运转时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装置弥补传统打捞方式的局限性,配有备用太阳能电池,在不具备供电的情况下,可依靠太阳能为此装置供电,经济环保同时适用性更广,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化工、生态保护等领域液面漂浮物收集与打捞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
[0005]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防撞护垫;粗滤网;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防撞护垫牢固安装于粗滤网,粗滤网牢固安装于汲水口,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安装于汲水口内部;
[0006]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排污嘴;排污道;排污泵;排污管。细滤网底部设有排污嘴,排污道将净水腔与排污泵连接;
[0007]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净水排水管A;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管B;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管C;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管D;净水排水泵D。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泵D安装于净水腔内部,且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泵D水泵半径延伸方向设有净水排水管A、净水排水管B、净水排水管C、净水排水管D。
[0008]还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位于汲水部分顶端。
[0009]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以圆周90
°
均匀分布安装于汲水口内部。
[0010]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的泵轴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1]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的叶轮转动面垂直于液面。
[0012]排污嘴中心、排污道中心与排污泵中心位于同一纵轴线。
[0013]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泵D以圆周90
°
均匀分布安装于净水腔内部。
[0014]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泵D的泵轴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5]净水排水管A、净水排水管B、净水排水管C、净水排水管D设有90
°
弯头。
[0016]当细滤网污物较多时,增加汲水泵A、汲水泵B、汲水泵C、汲水泵D的汲水量,关闭净水排水泵A、净水排水泵B、净水排水泵C、净水排水泵D,同时开启排污嘴与排污泵。
[0017]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此装置通过引入备用太阳能电池与可冲洗复用的细滤网,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同时,具备极强的适用性;其结构简单,生产技术成熟,具有极高的推广性价比,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化工、生态保护等领域液面漂浮物收集与打捞。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俯视图
[0020]图中:1.汲水口;2.防撞护垫;3.粗滤网;4.净水腔;5.细滤网;6.排污嘴;7.排污道;8.排污泵;9.排污管;10.备用太阳能电池;11.净水排水管A;12.净水排水泵A;13.汲水泵A;14.净水排水管B;15.净水排水泵B;16.汲水泵B;17.净水排水管C;18.净水排水泵C;19.汲水泵C;20.净水排水管D;21.净水排水泵D;22.汲水泵D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图,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
[0023]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1;防撞护垫2;粗滤网3;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防撞护垫2牢固安装于粗滤网3,粗滤网3牢固安装于汲水口1,保证防撞护垫2与粗滤网3位于汲水口1边缘,起到防撞与过滤功能;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以圆周90
°
均匀分布安装于汲水口1内部,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的泵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其叶轮转动面垂直于液面,为汲水提供动力。
[0024]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5;排污嘴6;排污道7;排污泵8;排污管9。细滤网5底部设有排污嘴6,排污嘴6中心、排污道7中心与排污泵8中心位于同一纵轴线,排污道7将净水腔4与排污泵8连接,可使净水腔4以纵轴线为轴进行旋转。
[0025]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4;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管D20;净水排水泵D2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以圆周90
°
均匀分布安装于净水腔4内部,且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的泵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水泵半径延伸方向设有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管D20,各个排水管设有90
°
弯头,将净水排水管的排水沿圆周切线方向排出,可为本装置提供旋转动力。
[0026]此装置配有备用太阳能电池10,其位于汲水部分顶端
[0027]将此装置放置于待净化漂浮性杂质的容器、坑、池内液体中,此装置漂浮于液面,
带有漂浮物的液面在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提供动力下,通过汲水口1流入本装置。粗滤网3可滤除较大尺寸的坚硬漂浮物,避免其吸入汲水泵造成泵体卡涩或损坏。在本装置最大圆周半径边缘配有防撞护垫2,用以保护本装置与容器、坑、池内壁。待过滤液体通过细滤网5过滤后,漂浮性杂质被细滤网5阻拦,过滤后的净水流入净水腔4,通过净水腔4配备的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提供动力,将净水通过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管C17、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汲水部分、污物过滤部分、净水排出部分;汲水部分包括汲水口(1);防撞护垫(2);粗滤网(3);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防撞护垫(2)牢固安装于粗滤网(3),粗滤网(3)牢固安装于汲水口(1),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安装于汲水口(1)内部;污物过滤部分包括细滤网(5);排污嘴(6);排污道(7);排污泵(8);排污管(9);细滤网(5)底部设有排污嘴(6),排污道(7)将净水腔(4)与排污泵(8)连接;净水排出部分包括净水腔(4);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管D(20);净水排水泵D(21);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安装于净水腔(4)内部,且净水排水泵A(12)、净水排水泵B(15)、净水排水泵C(18)、净水排水泵D(21)水泵半径延伸方向设有净水排水管A(11)、净水排水管B(14)、净水排水管C(17)、净水排水管D(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10),太阳能电池(10)位于汲水部分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面漂浮物汲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汲水泵A(13);汲水泵B(16);汲水泵C(19);汲水泵D(22)以圆周90
°
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卓群江致远晏雨实陈凯崔凌飞李刚陈思明金卫阳秦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