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27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配套设置,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池组件,密封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有密封框和齿形层,齿形层设置为密封框的内侧,电池组件整体包括有第一玻璃层。在将电池组件进行串联连接的时候,通过密封槽达到对每组电池组件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便于电池组件的整理收纳,密封框整体对密封槽进行包围,同时对电池组件的外侧进行包围设置,有效的增强对电池组件的密封性。有效的增强对电池组件的密封性。有效的增强对电池组件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件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廉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它是基于由光敏电极和电解质构成的半导体,是一个电气化学系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通常为金属氧化物,聚集在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上作为DSC的负极。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上铂。敏化染料吸附在纳米多孔二氧化钛膜面上。正负极间填充的是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
[0003]现有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模块的结构通常由导电玻璃、纳米材料层、电解质层、Pt层以及导电玻璃组成,这样的结构制作工艺虽然简单,但是最终得到的电池组件光电转化效率较低,实用性偏低,同时现有的组件结构并不能对电池进行防护,导致电池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输出不稳定。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实施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配套设置,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池组件,密封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有密封框和齿形层,齿形层设置为密封框的内侧,电池组件整体包括有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传输层、石墨烯层、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纳米层和线路槽,传输层位于电池组件的内部居中位置,石墨烯层位于传输层的顶端,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和纳米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线路槽。
[000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密封槽在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表面等距分布多组,且密封槽的内侧设置卡槽。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密封框设置多组,且对应密封槽的位置分布设置,密封框整体呈橡胶框状设置,外端设置线路开口。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配套设置,且均设置为导电玻璃层,对传输层、石墨烯层、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和纳米层进行包围设置。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传输层设置为空气传导层,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分别设置为材料为CuI的固体电解质层和材质为聚硅氧烷的固体电解质层。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纳米层设置为纳米二氧化钛层。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线路槽将每组密封槽相通连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1、该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将电池组件进行串联连接的时候,通过密封槽达到对每组电池组件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便于电池组件的整理收纳。
[0015]2、将电池组件放置在密封槽中的时候,密封框整体对密封槽进行包围,同时对电池组件的外侧进行包围设置,有效的增强对电池组件的密封性。
[0016]3、对电池组件整体进行包围设置的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在使用电池组件的时候,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组件的效率。
[0017]4、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采用两种不同的电解质与设置为空气传导层的传输层进行配合,达到进一步提高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效果。
[0018]5、将每组电池组件进行连接的时候,线路槽便于线路之间的连接和放置,达到将电池组件进行串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组件连接结构剖视图。
[0022]图1

3中:第一防护框1、第二防护框2、密封槽3、电池组件4、密封组件5、密封框6、齿形层7、第一玻璃层8、第二玻璃层9、传输层10、石墨烯层11、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纳米层14、线路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配套设置,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密封槽3,密封槽3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池组件4,密封槽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5,密封组件5包括有密封框6和齿形层7,齿形层7设置为密封框6的内侧,电池组件4整体包括有第一玻璃层8、第二玻璃层9、传输层10、石墨烯层11、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纳米层14和线路槽15,传输层10位于电池组件4的内部居中位置,石墨烯层11位于传输层10的顶端,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和纳米层14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线路槽15。
[0025]其中,密封槽3在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的表面等距分布多组,且密封槽3的内侧设置卡槽,在将电池组件4进行串联连接的时候,通过密封槽3达到对每组电池组件4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便于电池组件4的整理收纳。
[0026]其中,密封框6设置多组,且对应密封槽3的位置分布设置,密封框6整体呈橡胶框状设置,外端设置线路开口,将电池组件4放置在密封槽3中的时候,密封框6整体对密封槽3进行包围,同时对电池组件4的外侧进行包围设置,有效的增强对电池组件4的密封性。
[0027]其中,第一玻璃层8和第二玻璃层9配套设置,且均设置为导电玻璃层,对传输层10、石墨烯层11、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和纳米层14进行包围设置,对电池组件4整体进行包围设置的第一玻璃层8和第二玻璃层9,在使用电池组件4的时候,能够有效提高电池
组件4的光电转化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组件4的效率。
[0028]其中,传输层10设置为空气传导层,第一固定层12和第二固定层13分别设置为材料为CuI的固体电解质层和材质为聚硅氧烷的固体电解质层,第一固定层12和第二固定层13,采用两种不同的电解质与设置为空气传导层的传输层10进行配合,达到进一步提高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效果。
[0029]其中,纳米层14设置为纳米二氧化钛层。
[0030]其中,线路槽15将每组密封槽3相通连接,将每组电池组件4进行连接的时候,线路槽15便于线路之间的连接和放置,达到将电池组件4进行串联的效果。
[0031]工作原理:
[003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使用人员首先将电池组件4依次嵌入在第二防护框2表面开设的密封槽3中,电池组件4稳定的嵌入在密封槽3中,之后使用人员通过线路槽15将电池组件4需要连接的线路进行串联连接,从而保证电池的稳定输出,在使用的时候,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覆盖对接,密封框5对电池组件进行包围防护,避免空气以及外部水汽的侵蚀,每个电池组件4中设置的第一玻璃层8、第二玻璃层9相互密封,将石墨烯层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配套设置,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密封槽(3),密封槽(3)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池组件(4),密封槽(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5),密封组件(5)包括有密封框(6)和齿形层(7),齿形层(7)设置为密封框(6)的内侧,电池组件(4)整体包括有第一玻璃层(8)、第二玻璃层(9)、传输层(10)、石墨烯层(11)、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纳米层(14)和线路槽(15),传输层(10)位于电池组件(4)的内部居中位置,石墨烯层(11)位于传输层(10)的顶端,第一固定层(12)、第二固定层(13)和纳米层(14)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线路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3)在第一防护框(1)和第二防护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王子峰张科张贤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