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10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包括集装箱箱体、上角件机构、下角件机构、钢索,集装箱主体包括四个上角件和四个下角件布置于箱体八个顶角处,上下角件对称设有自锁机构并通过钢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集装箱各自对应的上角件机构和下角件机构在吊装时的自动装卸的作用,可以实现上下集装箱之间的的紧固连接,卸载时通过调动集装箱上角件机构触发下角件松懈装置,达到自动松懈的作用,从而避免集装箱在紧固过程中布置大量的紧固件的过程,操作快速、方便,大大降低了因人员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人员操作的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装箱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在各行各业物品运输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被运输物体实现标准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
[0003]当前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主要通过绑扎件和紧固件将集装箱上下左右固定为一个整体,从而避免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损坏的危险,提高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财产损失。由于传统的集装箱运输需要布置大量的绑扎件以及紧固件,集装箱之间通过布置大量的紧固件来固定箱体保持集装箱的稳定,完成货物运输后拆卸集装箱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大量的紧固件进行拆卸,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浪费时间。操作不当还会发生事故,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4]申请号为202111091164 .6,名称为“一种带自锁装置的集装箱”专利技术专利也披露了一种自带紧固件的集装箱,但是其装卸工作只通过吊动上角件机构吊钩护套,将力传输给下角件机构,达到装卸的效果,但由于集装箱重则多达几十吨,上角件机构的吊钩护套长时间承受较大的拉力易损坏,并且由于下角件机构多由锁扣摇杆、锁扣连杆、提拉快等小构件组成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导致下角件机构经常承受较大的力而使结构变形破损,严重时会导致构件损坏,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极大安全隐患。下角件机构多由小构件组成,结构复杂,部件众多安装不便,易损坏。下角件机构的锁扣臂暴露于集装箱下角件外侧,装载作业时易磕碰受损变形,且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暴露于外面的锁扣壁易受海水以及潮湿空气腐蚀,影响锁扣臂的强度,严重影响集装箱的运输安全。使用场景单一,不易使用于海上船舶运输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通过装载时集装箱角件自动与下集装箱角件扣住锁定,卸载时可通过吊机调动集装箱上角件触发松卸装置达到自动松卸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装卸效率,解决现有集装箱装卸工作中,人工安装卸载集装箱绑扎紧固件的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包括长方体集装箱箱体,该集装箱箱体的八个角设置有角件结构,设置在集装箱箱体上部的四个角件结构设定为上角件结构,设置在集装箱箱体下部的四个角件结构设定为下角件结构,上角件结构与下角件结构
对称设有自锁机构并通过钢索连接,钢索贯穿箱体,一端与上角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下角件机构相连。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角件顶部镂空且内部设有吊环,吊环呈“扇形”,上角件底部中心设有一圆孔可供钢索穿过并与“扇形”吊环相连,吊环上与钢索连接处设有金属护套,便于非吊装状态下吊环可自由转动并平放于上角件底部;上角件与箱体侧面共面的侧壁上分别开有可供上角件锁钩与之固定的锁孔,锁孔上端为平面结构,下端为圆弧状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钩分别设置于下角件与箱体侧面共面的两个内壁上,锁钩凸块朝外,且凸块上表面为平面,保证工作状态下锁钩与锁孔紧密贴合。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角件底部镂空,与箱体共面的两个侧壁中心位置处开有可供锁钩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通过的方形开孔,锁钩通过支撑板设置于与箱体共面的下角件两个内壁上,支撑板在上述下角件两个内壁上分别对称布置于方形开孔两侧边角处,锁钩通过转动轴杆与支撑板连接,转动轴杆垂直方向上设置于上下连接点中间位置并穿过锁钩水平连接于支撑板上。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钩背面设有上下两个连接点,上连接点连接有一弹簧,下连接点与钢索一端相连;弹簧一端与锁钩上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下角件顶坐对应侧连接点相连,下角件顶坐固定于下角件顶部中心位置,高度为下角件高度一半,下角件顶坐中心垂直方向设有开孔穿过下角件顶部中心,可供钢索通过,下角件顶坐开孔底部边缘呈圆弧状,便于钢索滑动,减小摩擦。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钢索一端贯穿箱体穿过上角件中心底部开孔与吊环金属护套相连,另一端穿过下角件顶部中心以及顶坐开孔与两个锁钩背面下连接点相连。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钢索整体为单根布置,钢索在下角件顶坐底部开孔处有一分叉点,将钢索一分为二,呈两根钢索分别与两个锁钩背面下连接点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钢索上端设有制动金属块,制动金属块位于上角件底部中心开孔下端,制动金属块呈长方体固定于钢索上,且截面尺寸大于上角件底部开孔尺寸。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集装箱各自对应的上角件机构和下角件机构在吊装时的自动装卸的作用,可以实现上下集装箱之间的的紧固连接,卸载时通过调动集装箱上角件机构触发下角件松懈装置,达到自动松懈的作用,从而避免集装箱在紧固过程中布置大量的紧固件的过程,操作快速、方便,大大降低了因人员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人员操作的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自锁机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角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角件内壁结构透视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钢索与一侧锁钩连接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钩结构示意图。
[0021]图7 为本专利技术下角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8 为本专利技术下角件打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9 为本专利技术角件紧固松懈过程示意图。
[0024]图10 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过程示意图。
[0025]图中:1

下角件机构,11

锁钩,111

转动轴杆,112

上连接点,113

下连接点,114

凸块,12方形孔,13下角件顶坐,131

下钢索孔,132

顶坐连接点,14

弹簧,15

锁钩支撑板,2

上角件机构,21

吊环,211

金属护套,22

锁孔,23

上钢索孔,3

箱体,4

钢索,41

制动金属块,42

分叉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集装箱箱体,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八个角设置有角件结构,设置在集装箱箱体上部的四个角件结构设定为上角件结构,设置在集装箱箱体下部的四个角件结构设定为下角件结构,所述上角件结构与所述下角件结构对称设有自锁机构并通过钢索连接,所述钢索贯穿箱体,所述钢索一端与所述上角件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角件机构相连,所述上角件顶部镂空且内部设有形状为“扇形”的吊环,所述上角件底部中心设有一圆孔可供所述钢索穿过并与所述吊环相连,所述吊环上与所述钢索连接处设有金属护套,所述上角件与箱体侧面共面的侧壁上分别开有可供上角件锁钩与之固定的锁孔,所述锁孔上端为平面结构,下端为圆弧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角件与箱体侧面共面的两个内壁上,所述锁钩凸块朝外,且凸块上表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角件底部镂空,与箱体共面的两个侧壁中心位置处开有可供锁钩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通过的方形开孔,所述锁钩通过支撑板设置于与箱体共面的下角件两个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全自动锁定装卸角件的船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在下角件两个内壁上分别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祥蒋印苏慧琳仲启春朱贤杰王文庆李泓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