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燃油供应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598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8
一种燃油供应系统包括中央油箱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油箱两侧的左翼油箱、右翼油箱、左翼集油箱和右翼集油箱。其中,燃油供应系统还包括左翼主输油管路和右翼主输油管路,在这两个主输油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供油泵,在一个供油泵的出口处设置有释压阀,且其下游连接有另一个供油泵,该供油泵分别与集油箱和中央油箱中的吸油口连接,并且在各吸油口与该另一个供油泵之间设置有管段阀。该结构可实现简化的超控供油架构,且能够降低系统的能耗、重量和成本。还涉及该燃油供应系统的操作方法。量和成本。还涉及该燃油供应系统的操作方法。量和成本。还涉及该燃油供应系统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燃油供应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设计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燃油供应系统,并且还涉及飞机燃油供应的相关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油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其向飞机的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APU)提供燃油,并保证供油安全。此外,燃油系统还对各个油箱的燃油消耗顺序进行控制,以配合飞机的载荷控制,并提高飞机运行的经济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飞机发动机的供油方式主要有直接供油、超控供油、转输供油等。而在燃油转输方面,则有通过电动泵转输、引射泵转输、重力转输引气增压转输等方式。下面将主要介绍一下超控供油与引射转输/重力转输组合的供油系统。
[0004]例如,在一种机型的燃油供应系统中,在机翼油箱中设置主供油泵,在中央油箱中设置超控泵。其中,超控泵对燃油的增压能力大于主供油泵,从而能够优先消耗中央油箱中的燃油。
[0005]在另一种机型的燃油供应系统中,对发动机的燃油供应采用超控架构,其中在中央油箱中设置超控泵,以超控位于飞机两翼的机翼油箱中的主供油泵。另外,通过引射转输的方式进行从中央油箱向集油箱的燃油转输。其中,当中央油箱中的燃油量(油位)降低到超控泵关闭的情况中,进行从中央油箱向机翼油箱的燃油转输。另外,通过重力转输的方式进行从机翼油箱向集油箱的燃油转输。
[0006]在应用中,注意到已有的燃油供应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给系统提供裕度,在每个油箱中设置两台供油泵,即,在左翼油箱、右翼油箱和中央油箱中各设置两台供油泵,共六台供油泵。由此,燃油供应系统中大功率的用电设备数量较多,能耗增加,并且系统的重量也较大。
[0007]其次,在采用超控供油的情形中,中央油箱的超控泵的性能需要高于机翼油箱中的供油泵,使得超控泵事实上被“过设计”,这会造成飞机承载更大的重量,并且还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在超控供油的架构下,一台中央油箱的超控泵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能够超控两台或更多台机翼油箱中的主燃油泵,而要将超控泵与主燃油泵的性能相匹配较为困难。
[0008]再次,对于三油箱布局的飞机来说,中央油箱载油量很高大,希望能够优先使用中央油箱中的燃油,因而采用超控泵进行超控供油。而该超控泵的使用会造成机翼油箱的主供油泵的长时间的额外能源消耗。
[0009]因此,需要对飞机的燃油供应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现有的系统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所描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飞机的燃油供应系统,该系统能够简化超控供油系统的架构,降低
能耗,且降低了设备间的性能匹配的难度。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供应系统,该燃油供应系统包括中央油箱以及分别设置在中央油箱两侧的左翼油箱、右翼油箱、左翼集油箱和右翼集油箱。其中,该燃油供应系统包括左翼主输油管路,该左翼主输油管路上连接有第一左翼供油泵和第二左翼供油泵,其中,第一左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左翼集油箱抽取燃油,第二左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左翼集油箱和中央油箱中的一个抽取燃油,在第一左翼供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一释压阀,第二左翼供油泵连接在第一左翼供油泵的下游。类似地,燃油供应系统还可包括右翼主输油管路,右翼主输油管路上连接有第一右翼供油泵和第二右翼供油泵,第一右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右翼集油箱抽取燃油,第二右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右翼集油箱和中央油箱中的一个抽取燃油,在第一右翼供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释压阀,第二右翼供油泵连接在第一右翼供油泵的下游。
[0012]具有上述结构的燃油供应系统可实现简化的超控供油架构,并且各设备之间的性能匹配难度也较低。另外,该结构允许以较低功率的泵来实现超控供油,从而能够降低系统的能耗,且有助于降低系统的重量和成本。
[0013]在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左翼供油泵与设置在左翼集油箱中的第一左翼集油箱吸油口相连,第二左翼供油泵与设置在左翼集油箱中的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和设置在中央油箱中的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分别相连接,其中,在第二左翼供油泵和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左翼切断阀,在第二左翼供油泵和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左翼切断阀。
[0014]类似地,第一右翼供油泵与设置在右翼集油箱中的第一右翼集油箱吸油口相连,第二右翼供油泵与设置在右翼集油箱中的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和设置在中央油箱中的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分别相连接,其中,在第二右翼供油泵和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右翼切断阀,在第二右翼供油泵和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右翼切断阀。
[0015]较佳地,该燃油供应系统的控制装置至少能够控制:第二左翼供油泵从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和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之一抽取燃油;和/或第二右翼供油泵从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和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之一抽取燃油。
[0016]较佳地,在左翼油箱中设置有第一半密封肋,左翼油箱的在第一半密封肋的靠近中央油箱一侧的部分形成左翼集油箱。类似地,在右翼油箱中设置有第二半密封肋,右翼油箱的在第二半密封肋的靠近中央油箱一侧的部分形成右翼集油箱。由此,左翼和右翼集油箱集成地形成在左翼和右翼油箱中,这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集成性。
[0017]较佳地,在第一半密封肋的下部设置有左翼肋部单向阀,第一半密封肋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同样地,在第二半密封肋的下部设置有右翼肋部单向阀,第二半密封肋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孔。
[0018]较佳地,在左翼集油箱与左翼油箱的在左翼集油箱的外侧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左翼转输管路,左翼转输管路中设置有左翼转输引射泵,用于从左翼油箱的在左翼集油箱外侧的部分向左翼集油箱转输燃油。在右翼集油箱与右翼油箱的在左翼集油箱的外侧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右翼转输管路,右翼转输管路中设置有右翼转输引射泵,用于从右翼油箱的在右翼集油箱外侧的部分向右翼集油箱转输燃油。
[0019]较佳地,在第一左翼供油泵和第二左翼供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成,使得燃油能够从第一左翼供油泵朝着第二左翼供油泵的方向流动,但防止燃油沿着从第二左翼供油泵向第一左翼供油泵的方向流动。在第一右翼供油泵和第二右翼供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成,使得燃油能够从第一右翼供油泵朝着第二右翼供油泵的方向流动,但防止燃油沿着从第二右翼供油泵向第一左翼供油泵的方向流动。
[0020]对于第一左翼供油泵和第二左翼供油泵的设置位置,它们可以设置在左翼集油箱中,也可设置在中央油箱中。同样地,第一右翼供油泵和第二右翼供油泵也可设置在右翼集油箱中,或者设置在中央油箱中。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左翼供油泵为左翼主油泵,第二左翼供油泵为左翼超控泵。由此,在此结构中,可由左翼超控泵对左翼主油泵进行超控。类似地,第一右翼供油泵为右翼主油泵,第二右翼供油泵为右翼超控泵。
[00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左翼供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左翼支管路,在左翼支管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释压阀,且在左翼支管路中设置有第一释压切断阀。在此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供应系统,所述燃油供应系统包括中央油箱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油箱两侧的左翼油箱、右翼油箱、左翼集油箱和右翼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应系统还包括:左翼主输油管路,所述左翼主输油管路上连接有第一左翼供油泵和第二左翼供油泵,其中,所述第一左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所述左翼集油箱抽取燃油,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所述左翼集油箱和所述中央油箱中的一个抽取燃油,在所述第一左翼供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一释压阀,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连接在所述第一左翼供油泵的下游;和/或右翼主输油管路,所述右翼主输油管路上连接有第一右翼供油泵和第二右翼供油泵,所述第一右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所述右翼集油箱抽取燃油,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被设置成从所述右翼集油箱和所述中央油箱中的一个抽取燃油,在所述第一右翼供油泵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释压阀,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连接在所述第一右翼供油泵的下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翼供油泵与设置在所述左翼集油箱中的第一左翼集油箱吸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与设置在所述左翼集油箱中的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和设置在所述中央油箱中的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分别相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和所述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左翼切断阀,在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和所述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左翼切断阀;和/或所述第一右翼供油泵与设置在所述右翼集油箱中的第一右翼集油箱吸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与设置在所述右翼集油箱中的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和设置在所述中央油箱中的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分别相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和所述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右翼切断阀,在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和所述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右翼切断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应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左翼供油泵从所述第二左翼集油箱吸油口和所述第一中央油箱吸油口之一抽取燃油;和/或所述第二右翼供油泵从所述第二右翼集油箱吸油口和所述第二中央油箱吸油口之一抽取燃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翼油箱中设置有第一半密封肋,所述左翼油箱的在所述第一半密封肋的靠近所述中央油箱一侧的部分形成所述左翼集油箱;和/或在所述右翼油箱中设置有第二半密封肋,所述右翼油箱的在所述第二半密封肋的靠近所述中央油箱一侧的部分形成所述右翼集油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密封肋的下部设置有左翼肋部单向阀,所述第一半密封肋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或在所述第二半密封肋的下部设置有右翼肋部单向阀,所述第二半密封肋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翼集油箱与所述左翼油箱的在所述左翼集油箱的外侧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左翼转输管路,所述左翼转输管路中设置有左翼转输引射泵,用于从所述左翼油箱的在所述
左翼集油箱外侧的部分向所述左翼集油箱转输燃油;和/或在所述右翼集油箱与所述右翼油箱的在所述左翼集油箱的外侧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右翼转输管路,所述右翼转输管路中设置有右翼转输引射泵,用于从所述右翼油箱的在所述右翼集油箱外侧的部分向所述右翼集油箱转输燃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左翼供油泵和所述第二左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昊徐铭浩金雨婷董林康朱德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