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及一体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85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包括用于在塑料安瓿的表面植入静电的静电植入组件、用于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密封于封闭空腔内的密封组件、与密封组件连接的用于抽取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抽真空组件、与密封组件连接的用于将镀层物料气化并电解为等离子体并向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输入等离子体以使塑料安瓿的外表面静电吸附等离子体进而形成阻隔镀层的等离子体产生组件以及用于将塑料安瓿转移至静电植入组件内植入静电和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转移至密封组件内的转移组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的塑料安瓿一体成型机。安瓿一体成型机。安瓿一体成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及一体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安瓿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的塑料安瓿一体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安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的容器,且相对于玻璃安瓿具备安全和便于打开的优点,但阻隔性相对较低,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的透过会对塑料安瓿内部的药液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保证药品的质量,提高塑料安瓿的阻隔性尤其重要。
[0003]现有的阻隔方案通常是对塑料安瓿进行密封包装,在塑料安瓿的外部套设阻隔袋,并在阻隔袋中填充氮气等惰性气体来阻隔外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这样就需要额外的包装设备进行包装,同时需要额外使用阻隔袋和氮气等资源,且包装后的塑料安瓿成品的体积也会相应增大,而需要更大的外包盒,保存不便,生产成本高,使用过程中需要打开阻隔袋。
[0004]现有的塑料安瓿的加工,为提高产品的阻隔性,包装产品品质,加工过程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6156069U,通过阻隔性膜材形成阻隔腔,在阻隔腔内设置吸氧剂以包装塑料安瓿,成本高,保存和试样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及一体成型机,以解决现有的塑料安瓿的阻隔方案成本高,保存和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包括用于在塑料安瓿的表面植入静电的静电植入组件、用于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密封于封闭空腔内的密封组件、与密封组件连接的用于抽取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抽真空组件、与密封组件连接的用于将镀层物料气化并电解为等离子体并向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输入等离子体以使塑料安瓿的外表面静电吸附等离子体进而形成阻隔镀层的等离子体产生组件以及用于将塑料安瓿转移至静电植入组件内植入静电和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转移至密封组件内的转移组件。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进一步地,等离子体产生组件包括用于接收并气化镀层物料以产生镀层气体的气化单元、与气化单元连接的用于抽取气化单元的内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抽真空单元、布设于气化单元上的用于对气化单元施加电压以在真空环境下将镀层气体电解为等离子体的电解单元以及分别与密封组件和气化组件连接的用于将等离子体通入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传输单元。
[0009]进一步地,气化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将镀层物料密封于收纳空腔内的气化壳体以及布设于气化壳体上的用于高温气化收纳空腔内的镀层物料的加热器。
[0010]进一步地,抽真空单元包括与气化壳体连接的用于连通镀层物料所处收纳空腔的
第一抽气导管、布设于第一抽气导管上的用于控制抽气流量的第一抽气控制阀以及与第一抽气导管连接的用于通过第一抽气导管抽取镀层物料所处收纳空腔内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第一抽真空器。
[0011]进一步地,电解单元包括布设于气化壳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布设于气化壳体的第二侧壁上的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用于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提供电压的第一供压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布设并用于通电后电解收纳空腔内的镀层气体以产生等离子体。
[0012]进一步地,传输单元包括分别与固定组件和气化壳体连接的用于将收纳空腔内的等离子体通入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传输导管以及布设于传输导管上的用于控制等离子体流量的传输控制阀。
[0013]进一步地,静电植入组件包括用于布设于塑料安瓿的第一侧的第一电离线、布设于塑料安瓿的第二侧的第二电离线以及分别与第一电离线和第二电离线电连接的用于向第一电离线和第二电离线提供电压的第二供压电源,第一电离线和第二电离线相对布设并用于形成电离空气的电离区域以在塑料安瓿经过时植入静电。
[0014]进一步地,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布设于塑料安瓿的第一侧的第一密封罩、与第一密封罩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一密封罩朝靠近或者远离塑料安瓿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布设于塑料安瓿的第二侧的第二密封罩以及与第二密封罩连接的用于驱动第二密封罩朝靠近或者远离塑料安瓿的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相对布设并用于相互靠近围合形成密封塑料安瓿的封闭空腔或者相互远离形成塑料安瓿的转移间隙。
[0015]进一步地,抽真空组件包括与密封组件连接的用于连通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第二抽气导管、布设于第二抽气导管上的用于控制抽气流量的第二抽气控制阀以及与第二抽气导管连接的用于通过第二抽气导管抽取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第二抽真空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塑料安瓿一体成型机,其包括上述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首先通过转移组件将塑料安瓿转移至静电植入组件,静电植入组件对塑料安瓿的表面植入静电;再通过转移组件将已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转移至密封组件内,密封组件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密封于封闭空腔内;然后通过抽真空组件抽取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最后通过等离子体产生组件气化并电解镀层物料以产生等离子体,并将等离子体通入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内,真空环境下的塑料安瓿通过静电均匀吸附等离子体以形成阻隔镀层,从而大大提高塑料安瓿的阻隔性,尽可能阻隔外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保证塑料安瓿的内部药液的质量;本方案通过转移组件、静电植入组件、密封组件、抽真空组件和等离子体产生组件相互协同配合,以在塑料安瓿的表面形成阻隔镀层,大大提高塑料安瓿的阻隔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进行额外的密封包装,塑料安瓿的体积基本不变,取出塑料安瓿后可直接使用,在提高阻隔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保存和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塑料安瓿一体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00、真空外镀模组;110、静电植入组件;111、第一电离线;112、第二电离线;120、密封组件;121、第一密封罩;122、第二密封罩;130、抽真空组件;131、第二抽气导管;132、第二抽气控制阀;133、第二抽真空器;140、等离子体产生组件;141、气化单元;142、传输单元;150、转移组件;151、第一支撑台;152、第二支撑台;200、注压模组;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塑料安瓿的表面植入静电的静电植入组件(110)、用于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密封于封闭空腔内的密封组件(120)、与密封组件(120)连接的用于抽取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抽真空组件(130)、与密封组件(120)连接的用于将镀层物料气化并电解为等离子体并向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输入等离子体以使塑料安瓿的外表面静电吸附等离子体进而形成阻隔镀层的等离子体产生组件(140)以及用于将塑料安瓿转移至静电植入组件(110)内植入静电和将植入静电的塑料安瓿转移至密封组件(120)内的转移组件(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产生组件(140)包括用于接收并气化镀层物料以产生镀层气体的气化单元(141)、与气化单元(141)连接的用于抽取气化单元(141)的内腔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抽真空单元、布设于气化单元(141)上的用于对气化单元(141)施加电压以在真空环境下将镀层气体电解为等离子体的电解单元以及分别与密封组件(120)和气化组件连接的用于将等离子体通入塑料安瓿所处封闭空腔的传输单元(1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其特征在于,气化单元(141)包括用于接收并将镀层物料密封于收纳空腔内的气化壳体以及布设于气化壳体上的用于高温气化收纳空腔内的镀层物料的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其特征在于,抽真空单元包括与气化壳体连接的用于连通镀层物料所处收纳空腔的第一抽气导管、布设于第一抽气导管上的用于控制抽气流量的第一抽气控制阀以及与第一抽气导管连接的用于通过第一抽气导管抽取镀层物料所处收纳空腔内的空气以形成真空环境的第一抽真空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安瓿真空外镀模组,其特征在于,电解单元包括布设于气化壳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布设于气化壳体的第二侧壁上的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用于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提供电压的第一供压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布设并用于通电后电解收纳空腔内的镀层气体以产生等离子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段金平刘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