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7581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并将所述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照质量分数为30%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粉剂;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粉剂中加入苯乙烯和引发剂形成混合粉剂;步骤三: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特别是涉及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切除、感染以及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骨缺损的病历越来越多,对于骨缺损修复的治疗,尤其对大面积,形态复杂的骨缺损修复仍没有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因此对骨缺损及骨修复材料的研究刻不容缓。在众多的骨替代材料中,与HA相比,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HA形成活性,较高的骨结合强度,更好的降解性,能直接促使干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具有骨诱导作用
[0003]生物玻璃是指具有与骨组织形成化学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与骨组织和软组织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在植入体内后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即与体液发生离子反应,最终在玻璃表面形成类似骨中无机矿物的低结晶度碳酸羟基磷灰石层(HCA),因化学组成与生物体的骨骼相似,容易与周围的骨骼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即骨性结合,具有优良的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生物相容性,已成为材料科学、医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学科的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研发成功,更是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又一突破性进展,广泛开展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0004]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因其良好力学性质、可注射性、稳定的性质等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骨水泥之一,但是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不够,同时其骨诱导作用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能够通过将质量分数为30%的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内,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在降解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硼离子,促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通过促进骨盐的沉积而增强骨组织的强度,降低其固化放热峰值。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并将所述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照质量分数为30%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粉剂;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粉剂中加入苯乙烯和引发剂形成混合粉剂;步骤三: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基

β

丙酸噻亭混合制成液剂,并在液剂内加入促进剂,将步骤二中的所述混合粉剂与液剂按照固液比为2.6: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步骤四:所述步骤三中的液剂和混合粉剂混合后形成面团状,并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分子量不断扩大,最终产生高分子聚合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液剂倒入混合粉剂内后搅拌30s。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粉剂粒
径小于40μ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粉剂的粒径为10

15μ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加入到固体运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粉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再按照固液比将液相加入到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为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为0.6g,液相为1.0ml。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的应用,将步骤四中混合后呈面团状的粉剂液剂混合物在关节置换术中植入手术部位,并于体内继续完成后续聚合反应并塑形直完全固化。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将质量分数为30%的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内,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在降解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硼离子,促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通过促进骨盐的沉积而增强骨组织的强度,降低其固化放热峰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7]实施例:
[0018]实施例1:
[0019]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取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并将所述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照质量分数为30%的比例加入到固体运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形成粉剂,其中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粉剂粒径小于40μ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粉剂的粒径为10

15μm;
[0021]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粉剂中加入苯乙烯和引发剂形成混合粉剂;
[0022]步骤三: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基

β

丙酸噻亭混合制成液剂,并在液剂内加入促进剂,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粉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再按照固液比2.6:1将液相加入到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30s,其中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为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为0.6g,液相为1.0ml;
[0023]步骤四:所述步骤三中的液剂和混合粉剂混合后形成面团状,并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分子量不断扩大,最终产生高分子聚合物;
[0024]通过测试得知,其复合骨水泥固化时间平均值为11min,固化放热峰值为68℃。
[0025]对比实施例1:
[0026]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取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并将所述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照质量分数为10%的比例加入到固体运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形成粉剂,其中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粉剂粒径小于40μ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粉剂的粒径为10

15μm;
[0028]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粉剂中加入苯乙烯和引发剂形成混合粉剂;
[0029]步骤三: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基

β

丙酸噻亭混合制成液剂,并在液剂内加入促进剂,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粉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再按照固液比2.2:1将液相加入到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30s,其中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为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为0.2g,液相为1.0ml;
[0030]步骤四:所述步骤三中的液剂和混合粉剂混合后形成面团状,并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分子量不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并将所述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照质量分数为30%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粉剂;S2:将步骤一中的粉剂中加入苯乙烯和引发剂形成混合粉剂;S3: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基

β

丙酸噻亭混合制成液剂,并在液剂内加入促进剂,将步骤二中的所述混合粉剂与液剂按照固液比为2.6: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S4:所述步骤三中的液剂和混合粉剂混合后形成面团状,并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分子量不断扩大,最终产生高分子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液剂倒入混合粉剂内后搅拌30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粉剂粒径小于40μ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官澳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