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74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淬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感应加热器和淬火槽,感应加热器设置在淬火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淬火槽和感应加热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伸缩机构、“几”形架、定位托盘和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转筒和伸缩杆,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导槽,两个螺旋导槽相邻的端部分别相连,伸缩杆的外壁上设有条形凸块;转筒呈纵向设置,伸缩杆以条形凸块嵌设在螺旋导槽内的方式插接在转筒的上端;两个伸缩机构的转筒的下端通过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平衡稳定的、具有新型升降装置的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新型升降装置的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新型升降装置的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淬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支重轮是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四轮一带中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承载推土 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的重量,让履带能沿着支重轮滚动的方向前进。为了提高支重轮的硬度和耐磨度,需要对其进行淬火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工作效率高的双工位淬火装置进行操作。
[0003]支重轮的表面凹凸不平,采用普通的环形的感应线圈加热会因感应线圈与支重轮表面的间距大小不一,使得支重轮淬火、冷却后会不同部位的硬度不一样,大大影响了支重轮产品的质量。因此,可以采用形状与支重轮相同的感应圈体,通过升降装置将支重轮送至感应圈体内加热。
[0004]现有的双工位淬火装置,包括支重轮的双工位淬火装置,都是在淬火槽的一侧设置升降装置,然后将两个固定工件的固定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同一侧,使固定装置处于淬火槽的上方,一般升降装置都是采用丝杠传动,固定装置安装在丝杠螺母的一侧,丝杠和丝杠螺母受力不均衡,丝杠螺母与丝杠之间的磨损严重,丝杠也容易变形,因此,需要改变产品结构改善该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平衡稳定的、具有新型升降装置的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感应加热器和淬火槽,感应加热器设置在淬火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淬火槽和感应加热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伸缩机构、“几”形架、定位托盘和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转筒和伸缩杆,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导槽,两个螺旋导槽相邻的端部分别相连,伸缩杆的外壁上设有条形凸块;转筒呈纵向设置,伸缩杆以条形凸块嵌设在螺旋导槽内的方式插接在转筒的上端;两个伸缩机构的转筒的下端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个转筒连接在驱动装置上、另一个转筒通过轴承支撑在固定架上;“几”形架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几”形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定位托盘,定位托盘的中心设有与支重轮的内孔大小相适配的定位柱,定位托盘与感应加热器的位置相对应;驱动装置连接在转筒的下端。
[0008]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器加热腔的形状和大小与支重轮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支重轮放置在加热腔内时,加热腔内壁与支重轮之间具有1mm的间隙。
[0010]优选的,所述条形凸块的长度大于螺旋导槽的宽度。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辅助架,辅助架包括设有与伸缩杆相匹配的通槽的
导向板,导向板设置在转筒的上端。
[0012]优选的,所述“几”形架和定位托盘对称的设置在伸缩机构两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在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导槽,驱动装置不需要换向,就可以实现伸缩杆的往复运动,因此企业不需要像驱动丝杆一样选用价格较贵的伺服电机等正反转电机,极大的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而且,驱动其中一个转筒转动,就可以使两个伸缩杆同步伸缩,两个伸缩杆的设置方式不但避免了伸缩杆的自转,而且增强了伸缩机构的承重性。
[0015]通过设置所述
ꢀ“
几”形架和定位托盘对称的设置在伸缩机构两侧,使伸缩机构的受力平衡,提高了本装置的平稳性和耐用性,另外,驱动装置连接在转筒的下端,使本装置的重心低,也有利于保持其平稳性。
[0016]另外,当将两条旋向相反的螺纹导槽下端连接的下连接槽的中心线为水平线时,条形凸块在下连接槽内滑动的时间段内,定位托盘保持不动,可以将加工完成的支重轮取下、将待加工的支重轮套在定位柱上,本装置的动作过程非常巧妙的与操作工序相配合。
[0017]可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巧妙、平稳、耐用、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转筒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转筒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升降装置,2.感应加热器,3.淬火槽,
[0023]10.伸缩机构,11.
ꢀ“
几”形架,12.定位托盘,120.定位柱,13.驱动装置,14.齿轮,15.轴承,16.固定架,17.辅助架;100.转筒,101.伸缩杆,a.螺旋导槽,b.条形凸块,c.上连接槽,d.下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包括升降装置1、感应加热器2和淬火槽3,感应加热器2设置在淬火槽3的上方,升降装置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淬火槽3和感应加热器2。
[0026]所述感应加热器2加热腔的形状和大小与支重轮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支重轮放置在加热腔内时,加热腔内壁与支重轮之间具有1mm的间隙。
[0027]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两个伸缩机构10、“几”形架11、定位托盘12和驱动装置13。优选的,所述
ꢀ“
几”形架11和定位托盘12对称的设置在伸缩机构10两侧,这样使伸缩机构10的受力平衡。
[0028]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转筒100和伸缩杆101,转筒100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旋向相反
的螺旋导槽a,两个螺旋导槽a相邻的端部分别相连,如图4所示,伸缩杆101的外壁上设有条形凸块b;优选的,所述条形凸块b的长度大于螺旋导槽a的宽度。转筒100呈纵向设置,伸缩杆101以条形凸块b嵌设在螺旋导槽a内的方式插接在转筒100的上端;两个伸缩机构10的转筒100的下端通过齿轮14啮合,其中一个转筒100连接在驱动装置13上、另一个转筒100通过轴承15支撑在固定架16上,该轴承15的种类最好是选用能够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的回转支承。
[0029]“几”形架11设置在伸缩杆101的上端,“几”形架1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定位托盘12,定位托盘12的中心设有与支重轮的内孔大小相适配的定位柱120,定位托盘12与感应加热器2的位置相对应。
[0030]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1还包括辅助架17,辅助架17包括设有与伸缩杆101相匹配的通槽的导向板,导向板设置在转筒100的上端。
[0031]驱动装置13连接在转筒100的下端,驱动装置13采用固定转向的电机即可。
[0032]由于本装置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导槽a相邻的端部分别相连,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槽c和下连接槽d,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连接槽c和下连接槽d的中心线均为水平线,这样设置,伸缩杆101伸长到最长时,条形凸块b从上连接槽c的一端移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重轮双工位淬火装置,包括升降装置(1)、感应加热器(2)和淬火槽(3),感应加热器(2)设置在淬火槽(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淬火槽(3)和感应加热器(2);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两个伸缩机构(10)、“几”形架(11)、定位托盘(12)和驱动装置(13),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转筒(100)和伸缩杆(101),转筒(100)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旋导槽(a),两个螺旋导槽(a)相邻的端部分别相连,伸缩杆(101)的外壁上设有条形凸块(b);转筒(100)呈纵向设置,伸缩杆(101)以条形凸块(b)嵌设在螺旋导槽(a)内的方式插接在转筒(100)的上端;两个伸缩机构(10)的转筒(100)的下端通过齿轮(14)啮合,其中一个转筒(100)连接在驱动装置(13)上、另一个转筒(100)通过轴承(15)支撑在固定架(16)上;“几”形架(11)设置在伸缩杆(101)的上端,“几”形架(1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定位托盘(12),定位托盘(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焕春苏秋麟邵瑞
申请(专利权)人:永生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