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及雾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60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及雾化器,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包括安装在雾化器内的热风射流主体,雾化器包括封装连接的罐体和上罩,热风射流主体定位安装在所述罐体上,并位于所述上罩内;热风射流主体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发热芯及动力风机;发热芯还包括与贯穿其中部的加热风道,动力风机与加热风道对应,驱使风源朝向加热风道流动;热风射流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提取罐体内雾化液的雾化部件,部分雾化部件位于加热风道的出风口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并能够对雾化液雾化进行雾化和输送,能够适用多种温度环境下并进行稳定输送。种温度环境下并进行稳定输送。种温度环境下并进行稳定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及雾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是将液体分子团破碎成微小液粒分子并弥散于气体之中的装置。雾化器是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
[0003]雾化器已经广泛应用在多种行业中,其结构主要有四种,一种是超声波雾化器,一种是网式雾化器,一种是蒸发式雾化器,一种是压缩空气式雾化器。
[0004]其中,超声雾化器利用超声振动原理,将试液破碎以雾化;网式雾化器,是以高频网片振动、网片孔穴单向泵出原理,将试液破碎以雾化;蒸发式雾化器是利用加热器直接对雾化液加热以减弱液体分子间结合力,结合风机吹吸形成雾化;压缩空气式雾化器是利用气泵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部的高速气流形成文丘里负压效应,吸取储液罐里液体并随压缩的空气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使液滴破碎成雾状微粒从出雾管喷出。
[0005]液相至雾相的转化是雾化器核心工作环节,蒸发式雾化器是将雾化液加热到沸点实现蒸发,温度必须到雾化液的沸点;而超声波雾化器、网式雾化器、均采用雾化片直接整片浸没或雾化片单侧浸没在雾化液内,振动的雾化片在破碎液体的同时自身也会发热,但其温度为非控制物理量;压缩空气式雾化器是采用文丘里喷射原理雾化,通常也没有配置雾化液的加热器,因此,在不限于沸点又需要实现多种温度下的雾化,显然以上四种雾化器均难以满足要求。
[0006]目前四种雾化器均存在很大缺点:如超声波式、网片式雾化器储液罐体或雾化室体在使用中出现倾斜、晃动、液位开关失灵时,雾化振子可能出现缺液,因散热不良而瞬间烧毁;且超声波式、网片式的雾化振子正常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4000小时范围内;蒸发式雾化器是用加热丝缠绕吸满雾化液棉绳对雾化液进行蒸发式加热,如果缺液棉绳出现干烧甚至明火,雾化液棉绳的更换是单次或多次使用来设计的,使用寿命按几小时~百小时之内计,寿命短、更换频次太高;压缩空气式雾化器,需要产生≧KPa气压,所以一般采用活塞泵,在使用过程中活塞频繁往复移动摩擦,导致正常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4000小时范围内,而且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重;
[0007]在不同行业中,对于雾化液和雾化器的使用特性要求也不一样。例如,汽车后市场行业中,为了节能、减排、减少人们的燃油费支出,使用车载型雾化器把助燃剂作为雾化液进行雾化,通过发动机进气系统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使得发动机的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实现节能,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0008]车载型雾化器的使用有特定限制条件,如:无人监管、颠簸、移动场合、紧凑的空间、宽泛的温度环境、可适用于多种雾化液;功能完整而紧密、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体积轻小、使用维护成本低廉、无小螺丝的散落件风险、雾化液物性稳定、缺液无液均不烧
毁任何部件、显著的安全可靠性、超长寿命等等要求,基于目前市场上主流四类雾化器的明显的不足,此种特定限制条件下“极高普适性要求”的雾化器,就需要全新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及雾化器中,能够对雾化液进行有效稳定输送和雾化,并能够适用多种温度环境下并进行稳定输送。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包括热风射流主体,所述热风射流主体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发热芯及至少一个的动力风机;
[0011]所述热风射流主体还包括射流出口,所述射流出口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
[0012]所述发热芯包括与所述射流出口同向延伸的加热风道,所述加热风道贯穿所述发热芯中部,所述动力风机与所述加热风道对应,驱使风源沿所述加热风道朝向所述射流出口流动;
[0013]所述热风射流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提取雾化液的雾化部件,部分所述雾化部件位于所述加热风道的出风口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芯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缠绕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加热风道临近设置,所述电加热丝外接电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风道包括位于所述发热芯中心的中导向风道和设置在中导向风道周向上的多个外导向风道,所述导向风道和所述外导向风道均同向延伸;
[0016]所述中导向风道与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均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导向风道与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内均设有导向螺纹,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内所述导向螺纹的螺纹方向均相同。
[0018]所述外导向风道内所述导向螺纹的螺纹方向与所述中导向风道内所述导向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风机至少设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处,相邻两个所述动力风机之间通过导流器串联;
[0020]或,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动力风机。
[002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安装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发热芯密封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0022]所述发热芯上安装有温度开关和温度传感器,且所述的温度开关、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发热芯接触式装配。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预热进风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分布在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并朝所述下壳体的侧向延伸,在另一方向上,所述翅片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末端;
[0024]所述上壳体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同时所述上壳体的末端盖合所述下壳体的末端,多个所述翅片位于所述上壳体内侧。
[0025]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风机与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之间设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喇叭口。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的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所述雾化器还有罐体和上罩,所述上罩封装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热风射流主体定位安装在所述罐体上,并位于
所述上罩内。
[0027]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撑凸台;
[0028]所述罐体上设有注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热风射流主体隔断,所述注液口装有透气防溢式注液胶塞;
[0029]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上罩外部;
[0030]部分所述雾化部件通过所述出液口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部分所述雾化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并位于所述加热风道的出风口处。
[00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通过发热芯的一套的温度控制,能够对多目标,如空气、罐体内的雾化液、及雾化部件上的雾化液实现差值温度的同步加热,是功能高集成度的整体性设计;发热芯中各导向风道的贯通、及导向风道内的螺纹结构、对空气的折返式两段加热,都成倍提高传热效率,综合解决了最小空间体积限制下完成多目标加热、短加热体却要求高加热速率的难题;
[0033]发热芯的温度控制结合动力风机对雾化部件上的雾化液进行热风浴式的间接加热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雾化部件和雾化液的过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射流主体,所述热风射流主体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发热芯及至少一个的动力风机;所述热风射流主体还包括射流出口,所述射流出口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发热芯包括与所述射流出口同向延伸的加热风道,所述加热风道贯穿所述发热芯中部,所述动力风机与所述加热风道对应,驱使风源沿所述加热风道朝向所述射流出口流动;所述热风射流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提取雾化液的雾化部件,部分所述雾化部件位于所述加热风道的出风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缠绕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加热风道临近设置,所述电加热丝外接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道包括位于所述发热芯中心的中导向风道和设置在中导向风道周向上的多个外导向风道,所述导向风道和所述外导向风道均同向延伸;所述中导向风道与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向风道与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内均设有导向螺纹,多个所述外导向风道内所述导向螺纹的螺纹方向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用热风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风机至少设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处,相邻两个所述动力风机之间通过导流器串联;或,所述加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动力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用热风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华吴永忠丁维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维格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